2022届八省八校高三第一次T8联考(湖南卷)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22 浏览数:1116

一、单选题

1.

商代职官中巫、史等各级宗教官数量庞大。西周宗教官数量减少,其长官为 太史 ,主管册命、祭祀、观测制订天文历法、教育贵族子弟等事务,且因熟悉政令典则,常在周王左右以备咨询。这一变化反映了西周(  )

A.国家治理的人文性提升B.太史 左右国家朝政C.政府重视科技教育发展D.逐渐摆脱宗教观念束缚

2.

汉初施行 约法省禁 ,废秦时连坐法、残损肢体的肉刑等。昭宣年间推动 平理刑狱 ,废除了武帝时期许多酷法,并设置了廷尉平一官,专助廷尉决疑案、平冤狱,把治狱好坏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内容。以上做法反映了(  )

A.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B.西汉重视官吏的考核和管理C.历史反思推动政策调整D.西汉君主历来重视法制改革

3.

对比图1、图2中汉武帝时期和南北朝时期我国农牧分界线的变化。这一农牧分界线的变化(  )

A.缘于北方农业耕作技术退步B.反映南北经济逐渐趋于平衡C.体现南方游牧经济发展迅速D.说明政局变化影响经济格局

4.

唐前期,关中261个军府拥兵26万,约占全国军府总数和兵力总额的40%。唐玄宗天宝年间,却设置了安西等九个节度使和一个岭南五府经略使,十镇兵力驻军约49万人,约占当时全国总兵力的86%。这一举措(  )

A.体现了唐内重外轻的布局B.为唐朝衰落埋下隐患C.遏制了边疆少数民族叛乱D.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5.

元朝《市舶则法》规定,诸王、驸马、权豪、势要、僧、道等 下番(到国外去)博易到物货……依例抽解 ,行省官、宣慰司官、市舶司官不得 拘占舶船 ,不得 捎带钱物,下番买卖 。这些规定(  )

A.说明元朝严格限制外贸活动B.提高了外贸管理效率C.反映政府重视规范海外贸易D.有利于实现外贸平衡

6.

清朝除中央设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外,民族地区的地方行政管理列表如下。

地区

举措

西藏

设驻藏大臣与当地达赖、班禅共管,清廷监督实行金瓶掣签

新疆

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原维吾尔族头领伯克可世袭,由清廷委任并为其定品级

蒙古

设盟、旗两级单位,盟长、旗长由蒙古王公担任,清廷任命

云贵

在条件成熟地区取消了土司世袭之制,依汉制设立府、厅、州、县,任命流官管理

据表可知,清朝(  )

A.对蒙古地区管理最为薄弱B.实行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C.在云贵全面实现改土归流D.采取以夷变夏的治国方针

7.

下表为1865—1890年上海市场不同产地煤炭所占份额表(节选)

产地

英国

美国

澳洲

日本

中国

合计

份额

%

%

%

%

%

1865

51325

563

11217

123

28689

344

91231

1870

17210

216

5705

75

27730

349

23009

290

5759

73

79413

1875

10552

74

3450

24

34981

243

79127

55

15693

109

143793

1880

7406(4%)

16651

91

148013

807

10944

6

183014

1890

2793

12

256

01

11680

47

222255

90

10474

4

247458

——资料来源:日本外务省《通商汇纂》《中国旧海关史料》等

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英美澳煤炭质量远低于日本煤B.煤炭市场的变化折射上海近代化发展C.日本工业化水平逐渐超越英美D.西方列强无暇东顾导致日本独霸市场

8.

20世纪初期,中国各地新式学校音乐课程中教唱的学堂乐歌,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乐歌以简谱记谱、选外国曲调填中文歌词,如唱道 近追日本远欧美,世界文明次第开。少年努力咸自爱,时乎时乎不再来 男女平权天赋就,岂甘居牛后 今吾国势危且急,要图强速速速 等。学堂乐歌的流行(  )

A.说明流行音乐成为文化主流B.反映了西学东渐的兴起C.有利于思想启蒙和社会动员D.体现革命思想深入人心

9.

1913年底,袁世凯改革县官选任制度。规定科举出身、获得学堂文凭或具备实际行政经验者有资格入选,笔试内容为现行法令、国际条约、策问、文牍等,面试重经验及应对表现。考试合格者在分发各省前须被大总统接见,分发应回避本籍。这一改革(  )

A.旨在改革传统的选官制度B.顺应了地方自治需求C.避免了各省长官徇私任亲D.致力于恢复统治秩序

10.

1933年,国民党成立江西食盐火油管理局,实行 计口售盐 。苏区政府国民经济部组织群众用旧墙土或坟墓等地方泥土熬硝盐,鼓励群众 打破不愿动土的迷信 。1934年苏区江西省7个共建成土法熬盐厂582个,其中属于合作社的224个,机关团体的44个,群众私人的314个。这主要反映当时中国共产党(  )

A.反 围剿 失利影响经济发展B.组织生产自救以打破经济封锁C.意在推进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D.破除封建迷信使群众觉悟提高

11.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正式提出: 大力发展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争取在15年左右时间内,基本上做到使全国青年和成年,凡是有条件和自愿的,都可以受到高等教育。将以15年左右时间普及高等教育,然后再以15年左右时间从事提高工作。 这反映当时中国(  )

A.制订了适合国情的教育规划B.形成了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C.贯彻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D.教育领域出现了 的倾向

12.

公元前213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五世致信色萨利城市拉瑞萨当局说,你们或许可以看看罗马人的做法, 在奴隶获得解放时,把他们纳入公民队伍,让他分享官职。通过这种方式,罗马人不仅扩展了他们的国家,而且建立了大约70个殖民地 。腓力五世意在说明(  )

A.开放公民权有利于国家发展B.城市管理要加强公民参政意识C.解负令有助于扩大公民基础D.罗马帝国建立得益于殖民扩张

13.

西方传统宗教认为 宗教事是圣事,世俗工作是俗事 ,世俗职业不能称 天职 ,不具神圣性。马丁·路德指出,鞋匠、农民等和受了圣职的牧师一样,承担了工作的责任。加尔文进一步强调,努力劳作就是履行 天职 ,就能成为上帝的 选民 天职 一词内涵的变化(  )

A.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B.体现了民众追求政治上的平等C.反映了西方职业观宗教色彩浓厚D.表明罗马教会思想专制的瓦解

14.

19世纪20年代摄影术在法国发明后,受到公众青睐,摄影业很快成为法国的一种商业形态。对此,19世纪中期法国诗人波德莱尔说: 所有配得上艺术家称号和真正酷爱艺术的人,是不是也该用艺术去搞乱工业呢? 据此可知(  )

A.艺术进步有赖于技术革新B.艺术创造巨大商业利润C.商业发展得益于技术发明D.技术进步冲击艺术领域

15.

下图为 1947年法国漫画家的作品《我们把布局图都交给了美国人》 。漫画中矮个子是当时的法国总理拉马迪埃,高个子是已经辞职的戴高乐。该漫画的创作(  )

A.受到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B.抨击了美国的殖民扩张政策C.源于对法国经济安全的担忧D.反映美法合作意图对抗苏联

16.

有人认为,当今世界已经进入 个人全球化 时代,机器、劳动力、设备、能源等实体物质将不再是决定生产力和竞争力的决定性要素。这一论断主要基于(  )

A.新科技革命与经济增长模式变化B.世界经济凸显互联互通C.世界多极化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D.个人主义成为世界潮流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湖南长沙窑初建于初唐至中唐时期,中晚唐时期窑工们将岳州窑青瓷点彩技艺和洛阳地区的唐三彩流动浸润式彩釉装饰工艺相结合,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青釉釉下彩和模印贴花工艺,逐渐走向兴盛。作为商业性瓷窑,它器形多样,实用性强,价格低廉,产品经湘江远销海外,成为唐代三大外销瓷窑之一。为迎合顾客的需求和审美,装饰纹样上常常能看到莲花纹、摩羯纹、葡萄纹、椰枣纹等图形,还多饰以诗词、俚语,开创了诗词装饰瓷器的先河。五代时期战乱频仍,行业竞争剧烈,海外市场不断衰退,长沙窑逐渐断烧。

——摘编自张思桐《唐代长沙窑外销瓷器的产品特点及历史文化价值》等

材料二
清中后期,湖南醴陵以釉下青花粗瓷为主打的陶瓷业逐渐起步。1906年,熊希龄在醴陵创办瓷业学堂,成立瓷业公司,引进制瓷机械及技术人员,始产细瓷。其烧制的釉下五彩瓷突破了长沙窑单色技艺,1915年夺得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世界闻名。民国年间一度瓷厂倒闭、技术失传。新中国成立初,依托国家贷款支持,瓷厂逐渐恢复生产。20世纪60年代,按原料开采、产品分类、机械制造、运输储备等门类,多家企事业单位被调整改组,初步形成了专业分工协作配套体系。国庆十周年制作的 胜利杯 进入中南海,产品成为国家领导人日用瓷,还成为国宴瓷、国家陈列瓷以及外交礼品瓷代表。1978年后私营瓷厂兴起,1984年对美产品出口数和创汇额名列全国第一。21世纪初,独创一种耐高温红色釉烧制而成的瓷器,被意味深长地命名为 中国红 。在晚清瓷业学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湖南轻工高级技工学校,被誉为中国陶瓷行业技能人才的 黄埔军校 ,醴陵被誉为 红色官窑 ,醴陵釉下五彩瓷被誉为 国瓷

——摘编自张广核《国瓷的前世今生——醴陵釉下五彩瓷发展综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长沙窑的产品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较长沙窑,醴陵制瓷业发展历程的显著不同,并阐释醴陵釉下五彩瓷成为 国瓷 的原因。(9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欧陆游学 是17—19世纪初英国盛行的一种生活和文化交流现象。光荣革命后,军事经验不再是新型政府公职人员的主要评判标准,崇尚经验主义哲学的英国人对实地考察情有独钟,青年精英们进入公学、大学后完成1~3年的游学,才算完成成长必修课。游学主要目的地是法国巴黎和意大利名城。贵族子弟们要去学习各国礼仪,研习舞蹈、箭术和骑术;要精通各国上流社会重视的法语,以备将来在政坛和外交界使用;还要考察各国社会民情和政治、法律制度,提高对不同民族文化的鉴赏力。

——摘编自阎照祥《17—19世纪初英国贵族欧陆游学探要》

材料二
1912年初,在教育总长蔡元培支持下, 留法俭学会 成立,提出 欲造新社会、新国民,更非留学莫济,而尤以民气民智先进之国为宜 。一战结束后,勤工俭学运动进入高潮,仅1919—1920年间就有20批近2000名学生赴法。留法学生蔡和森 猛看猛译 ,获得了大量关于欧洲和俄国革命的消息,翻译了《共产党宣言》以及列宁的《国家与革命》等著作,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1920年,旅法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1921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支部之一。后不断扩大的旅欧党团组织,创立共产主义研究会,开展华工工作,成立出版委员会,邓小平负责编辑刻印的党团机关刊物《赤光》,成为旅欧华人中极受欢迎的刊物。

——摘编自易化《负笈渡海,追求真理——百年前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19世纪初英国贵族欧陆游学兴盛的历史背景。(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带来的影响。结合材料谈谈对游学的认识。(8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20世纪上半叶中外历史事件简表(部分)

19146

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暗杀

19336

罗斯福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19174

列宁发表《四月提纲》

193578

共产国际七大通过《关于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决议》

19196

列强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签订《对德和约》

193511

南京国民政府规定通用法币,禁止白银流通,实行白银国有

19213

俄共十大通过了关于征收粮食税的决议

19374

苏联宣布二五计划超额、提前完成

19227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二大

19387

毛泽东正式发表《论持久战》

192910

美国纽约华尔街股市大崩溃

19421

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共同宣言》

19319

日本驻中国东北关东军炸毁沈阳附近柳条湖段南满铁路

19459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

从表格中提取至少三条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四、材料阅读

20.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规定 奏销钱粮米石,物价工料,必须详查核实,开造清册具奏,毋得虚开浮估 。随后命亲信怡亲王、隆科多等四大臣主事,下辖左右两司,设满汉郎中各二员,员外郎各二员,主事各二员,笔帖式十员。 凡一切钱粮奏销事务,均由会考府审核 。会考府可批复审查新案件,也可对积年旧案,调取有关档案或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查核。会考府不隶属于任何部门,也非部院管辖,独自承担案件审查,即使如怡亲王允祥所辖户部、允禩所管工部,也会不时被会考府抽查。办案时直接受命于皇帝,亦可直接上呈奏本或请旨,在往来函件行文上均属平行文,其中不乏对所查部门的批评指责之词。雍正三年八月,皇帝上谕: 会考府本属有益,但恐设立日久,多一衙门即多一事端……着将会考府停止。

——摘编自张建斌《雍正朝经济审查机构:会考府》

(1)根据材料,概括雍正朝会考府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雍正朝设置会考府的影响。(4分)

21.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加大了对第三世界的扩张、渗透和争夺。在中东,苏联介入阿以冲突,支持阿拉伯国家,反对以色列;在亚洲,苏联支持印度入侵巴基斯坦,扶植越南,并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在非洲,介入安格拉内战,扶植亲苏政权;在拉丁美洲,发展与古巴的特殊关系,将古巴绑在苏联的战车上。勃列日涅夫声称: 地球上没有哪个角落的情况不以某种方式加以考虑。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是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对第三世界扩张的顶点。但此后苏联深陷阿富汗战争,阿富汗成为苏联的 滑铁卢 ,对第三世界的扩张势头渐缓。

——摘编自张英姣、孙启军《论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对第三世界扩张的后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对第三世界扩张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对第三世界扩张的影响。(4分)

22.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秦九韶(约1208—1268),四川人。1247年撰成《数书九章》一书。其在《序》中握出 数与道非二本 ,数学 大则可以通神明、顺性命,小则可以经世务、类万物 ,撰此书可通过数学而 进之于道 。全书共18卷9大类,即大衍类,天时类、田域类、测望类、赋役类、钱谷类、营建类、军旅类、市物类,上至天文、星象、历律、测候,下至河道、水利、建筑、运输,各种几何图形和体积,钱谷、赋役、市场、牙厘的计算和互易,许多计算方法和经验常数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书中提出的 大衍求一术 (即现代数论中一次同余式组解法,比西方著名数学家高斯1801年建立的同余理论早500多年,被西方称为 中国剩余定理 )和 正负开方术 (以增乘开方法求高次方程正根的方法),是非凡的数学创造。《数书九章》是国内外科学史界公认的一部世界数学名著,被誉为 算中宝典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等

(1)根据材料,概括秦九韶数学成就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九韶取得数学成就的原因。(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