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四川省成都市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21年 题数:16 浏览数:4038

一、单选题

1.

孔子曾经倡言: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孔门弟子子夏进而提出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的命题;孟子也指出,东夷之人的舜和西夷之人的周文王,均以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事功 得志行乎中国 。这些言论反映了当时(  )

A.以德治国思想的新发展B.大一统 观念深入人心C.文化认同已进至新境界D.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2.

据司马迁《史记》等记载,胡亥当政时期法令和吏治严苛、赋敛无度、百姓困穷而皇帝却不收容救济。近年湖南出土的《秦二世元年十月甲午诏书》则展现出胡亥重视赦免罪人、 德惠 吏民的皇帝形象。这说明(  )

A.秦亡的传统认识已被颠覆B.研究历史需多重证据C.出土文献相对更具可信度D.秦末的历史得到厘清

3.

《唐律疏议》明确规定:“(私藏)弩一张,加二等(处罚);甲一领及弩三张,流两千里;甲三领及弩五张,绞。 若化外人(外国人)来为间谍,或传书信与化内人(本国人),并受化外书信,知情容止(包庇)者,并绞。 这说明唐王朝(  )

A.刑法细密严酷B.加强边疆地区管控C.对外交往收紧D.重视维护国家安全

4.

南宋高宗时,监察御史方庭实上疏反对向金人求和,他指出 天下者……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 。孝宗死时,因光宗拒不主持丧礼,导致政局动荡,众大臣在征得太皇太后同意后,强迫光宗禅位于宁宗。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皇权受到文官体制的威胁B.伦常观念受到冲击C.士人 与君共治 意识强烈D.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5.

清嘉庆年间(1796—1820),四川各州府官员统计上报辖地人口时,大都认为 户口虚实无关政要 。1820年与1812年相比,各州府上报人口除泸州只增加2.5%之外,其余州府增幅在20%—30%以上,最高达55.1%。这折射出清朝中期(  )

A.州府虚增人口敛财成风B.政府对民众人身控制有所放松C.农业经济迅速恢复发展D.原有的基层治理体系逐渐瓦解

6.

19世纪40年代以后,上海地区的农民多从传统的棉稻种植转向蔬菜种植,每年六七熟,获利较多,洋葱、马铃薯、 欧洲种 花菜等种植者日多,蔬菜在当地种植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这种转变(  )

A.得益于稻粮产量的迅速提升B.实现了传统产业向近代转型C.满足了民族工业的市场需求D.反映了上海城市规模的扩张

7.

清末时期,严复曾经提出 母健儿肥 ,实现强母、强儿、强国、强种。梁启超反对妇女缠足,更进一步希望妇女读书识字,投入经济生产。他们意在倡导(  )

A.解放女性以实现自由和平等B.增强民力启发民智以挽救危机C.发展体育运动以增强国民体质D.革新风俗以推动民族民主革命

8.

图2为1906年《北京画报》刊出的《恭贺立宪》,再现了当时学生队伍举着大清龙旗和 日新学堂 恭贺立宪 的旗子,途经《中华报》等新式报馆时喜气洋洋的场景。半个月后,赞成立宪的《中华报》因涉嫌质疑立宪虚实被清廷查封。由此可知(  )

图2

A.清廷统治基础正在萎缩B.晚清新学主导社会发展C.改良主义顺应时代潮流D.民众参政意识不断高涨

9.

20世纪二十年代,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创刊初期,共产党员恽代英、萧楚女等人通过通信栏与青年交流互动,主要内容如表2。这些交流互动(  )

表2

政治问题

文化教育问题

生活问题

揭露帝国主义与军阀压迫民众情形

探讨政治运动

指导青年到民间去开展农村运动

揭露反动教育界压迫学生的情形

开展教育斗争

研究社会科学

关于家庭

关于婚恋

关于就业

A.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B.提升了国民革命的社会氛围C.催生了家庭革命与教育革命D.推动了土地革命的深入发展

10.

20世纪四十年代中期,成都茶馆最多时达到1000多家,茶馆从业者近10万人,比1931年时的茶馆数量多了近一倍,从业人数多了近9倍。由此可知,当时的成都(  )

A.民族文化得到弘扬B.市民生活闲适安逸C.传统经济模式稳固D.社会人口流动增强

11.

表3是1962—1965年资本主义国家自费来华游客统计表(部分)该表所反映的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表3

1962

1963

1964

1965

人数单位:人

50

400

1289

3915

所占外国来华游客总数比例

5%

398%

533%

87%

A.中国的外交战略发生调整B.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潮流C.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升D.万隆会议打开中国外交新局面

12.

1983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了动画片《蝴蝶泉》,以中国山水画的雅致秀美为基调,艺术地再现了白族青年猎人霞郎与蝶妹的忠贞爱情故事。此后,这类艺术风格的作品相继出现。这反映出(  )

A.对外开放孕育了社会创新活力B.党的民族政策推动了思想解放C.社会变革助推了传统文化复苏D.市场经济繁荣决定了文艺风尚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失业人口一度高达60余万人。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上海市政府开办了一些传习所,又筹集民间资本兴办了一些民生工厂,前后安置失业工人数千人。在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振兴实业的同时,政府还兴办了主要培养青年学生劳动技能的职业教育。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通过法规,把失业保险列为重要险种,但由于资金缺乏而无法推行。受多种因素制约,上海市政府治理失业的成效并不显著。

——据谭玉秀《民国时期城市失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材料二
建国初期,上海失业人口高达67万余人。在政府拨款救济的同时,上海总工会发出 全市在业工人捐助一天工资 的号召,得到了全市工人的踊跃支持,全国人民也开展了对上海失业工人的捐助运动。上海市政府鼓励来自周边各省的失业工人回乡生产,并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 一五 计划实施期间,政府严格控制资本家解雇工人。1957年,上海失业人口降至3万余人。

——据吴文俊《上海失业问题及其治理研究(1949—1957)》

材料三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大量简单劳动岗位消失,上海失业人口剧增。2001年,上海启动 4050项目 ,将40岁以上的女性和50岁以上的男性列为重点帮扶的再就业群体。所有 4050项目 都必须经过社会公开招标,中标者在政府扶持和市场中介监督下实施。政府还鼓励大龄下岗职工自主创业,由政府给予免费指导、培训和税费减免。五年来,上海创造了职业培训100万人,再就业近百万人的奇迹。

——据宸星《让百万下岗职工走上就业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治下的上海解决失业问题措施的特点,并分析其解决失业问题成效不佳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解决失业问题的意义。(7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上海21世纪初解决失业问题措施的新变化。(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典籍中的北宋相国寺

太祖皇帝初幸相国寺,至佛像前……问当拜与不拜?僧官奏曰:不拜。问其何故,对曰:在佛不拜过去佛。太祖会心一笑。 ——欧阳修《归田录》

    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他物者,必由于此。太宗皇帝……命重建三门……亲填金字额,曰大相国寺

    ——《燕翼诒谋录》

    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无所不有。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本朝进士题名,皆刻石于相国、兴国两寺,盖效慈恩也。

    ——高似孙《纬略》

天子……按例上元幸集禧观、相国寺。    ——脱脱《宋史》

国朝凡水旱灾异,有祈报祈求和酬谢上天之礼于相国寺

    ——徐松《宋会要辑稿》

    辽国人使使臣于相国寺、集禧观拈香,不依旧例重行立两列站立,其馆伴使副宋接待官员……不合依随没有纠正……罚金三十斤。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赐高丽使人使臣相国寺烧香。    ——慕容彦逢《搞文堂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围绕 从相国寺看北宋 这一话题,自拟题目,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解读北宋的社会面相。(要求:可围绕一种或多种面相进行解读。论题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西汉武帝时,政法苛严,酷吏辈出,连朝廷大臣也 安危不可知 ;其统治后期,更是贿赂公行,冤狱遍地。汉昭帝(前87年—前74年在位)曾颁布特赦令,把汉武帝时遗留的积案一次清理,全部免予究治。汉宣帝(前74年—前48年在位)继位后,亲自审理案件,宣布 子首匿(隐藏罪行)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祖)父母 都不再连坐,下令凡触犯他名讳的人免于刑事追究,并恢复文景时期平(公平)狱缓(和缓)刑的传统政策。汉宣帝设置 廷尉平 官职四人,专助廷尉决疑案,平冤狱,把治狱的好坏作为考核官吏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一政策调整,使宣帝时 政教明,法令行 ,西汉王朝得以继续维持兴盛。

——据顾奎相、陈浣《中国古代改革史论》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宣帝刑狱改革的特点。(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宣帝刑狱改革的影响。(8分)

16.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何刚德(1855—1936年),福州人。他在任江西抚州知府期间,设农局,开农学课,走访调查农产情况,撰成《抚郡农产考略》。与强调粮食自给的传统农书相比,何刚德在书中记述了多种农作物的详细售价及其变动情况。他鼓励农民在 棉花行中隙地 种芝麻, 棉花地旁者 种绿豆……还主张用当地的甘蔗加工制糖,用竹子加工造纸等。他曾发出 西法能以萝卜、酿酒,本省郡产萝卜,仅供蔬菜之用,有利源而不知,可惜也 的感叹。《抚郡农产考略》于1903年完成后,为农商部所采,为乡农之参助,部分文字连载于《江西官报》,但书中很多合理可行的举措并未达到理想实效。

——据张志翔等《何刚德(抚郡农产考略)农业经济思想初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何刚德的农业经济思想。(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何刚德的农业经济思想。(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