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发起新生活运动,规定条目分明,内容琐碎,如
“有暇时常至野外旅行
”;
“年未满六十岁者,不得设宴祝寿
”;提倡
“冷水洗浴
”、节约运动、升降旗礼、清除垃圾和污水、灭蝇竞赛、禁毒等。
“礼义廉耻
”是其理论基础,着力服务当前工作一直是新生活运动的主要目标。1939年2月,蒋介石在演说中重新诠释
“礼义廉耻
”,如
“义
”应该由原来
“正正当当的行为
”发展成为
“慷慷慨慨的牺牲
”。
——摘编自刘利民《新生活运动:构建社会理性的尝试》
材料二 如果用蒋介石集团当初定下的新生活运动的目标和准则来衡量,三年多的新生活运动既没有能够使
“五四
”以来日趋没落的儒家文化得以复兴,也没能实现所谓国民食衣住行方面的生活革命……甚至连最基本的整齐清洁也无法普遍做到,当然更谈不上
“挽救危亡,复兴民族
”。事实上,到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前,新生活运动已基本走向衰落,归于失败。
——摘编自关志钢、赵哲《抗战爆发前新生活运动的衰落及其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生活运动的特征。(6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生活运动失败的原因。(9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