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山东省普通高中高三12月联合质量测评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19 浏览数:838

一、单选题

1.

《礼记》中有 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道德经》中有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墨子》中有 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 。从中看出三者均主张(  )

A.关注社会,倡导和谐B.具有民本思想C.关注社会,倡导统一D.推行仁政理念

2.

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 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光武帝这一做法旨在(  )

A.加强中央集权B.确保决策独断C.提高行政效率D.削弱三公权力

3.

下表所示为唐代文学作品对两税法实施后的社会状况的记述。这可以用来说明两税法的实施(  )

内容

出处

饶阳因富得州名,不独农桑别有营。日暖提筐依茗树,天阴把酒入银坑。

《送张使君赴饶州》

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长为贩卖翁。

《贾客乐》

兖州有民家妇姓贺氏,里人谓之织女,父母以农为业,其丈夫则负担贩卖,往来于郡。

《太平广记》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C.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D.消弭政府对农民的控制

4.

嘉靖二年,日本使宗设、宋素卿分道入贡,互争真伪。市舶中官赖恩纳素卿贿,右素卿,宗设遂大掠宁波。给事中夏言言倭患起于市舶。遂罢之。据此推知(  )

A.闭关锁国政策开始实行B.对外贸易受到严格限制C.对外贸易受到基层质疑D.市舶贸易导致倭患严重

5.

某学习小组为研究中国近代重大事件,搜集到以下图片,据此可知(  )

A.地主阶级主动融入世界B.学习西方先进制度以图富强C.传统华夷观念彻底打破D.地主阶级被动学习挽救危机

6.

1894年《申报》报道: 日本蕞尔岛国,矿产有限,库藏空虚,一有战事,则纸币不能流通,商贾为之远引,厘市萧条,盖藏告匮,其困乏可立而等也。 今日之中国已非往日可比,各省设立局厂,岁费巨款制造兵船,日异而月新。……大可与日本从事于疆场,且使战国者知中国大有人在,不敢存轻量之心,挽回大局在此一举。 该报道表明(  )

A.中国近代化成效显著B.符合社会转型的需要C.营造维新变法的氛围D.对日本缺乏全面认知

7.

以下内容摘自九一八事变后日方的两封电报: 看来,关东军奉行的方针是在满铁沿线各地同时采取积极行动 这次事件,完全是军部计划好了的行动 我凭良心,不能说 九一八 之事,系由中国军队炸轨而起。 这两封电报表明(  )

A.日本侵占东北蓄谋已久B.中日民族矛盾日益激化C.中国缺乏反侵略的准备D.中国政府坚持抗战方针

8.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当中苏边界冲突发生后,中国对于战争的危机感十分强烈,所以当美国表现出与中国展开战略合作的意愿时,中国便走上了联美抗苏的道路,这也使得中国的外交战略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中国外交战略的这一转变(  )

A.消除了中美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B.弱化了国家利益中意识形态因素C.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D.加速了美苏两极格局瓦解的进程

9.

1982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集体所有的耕地、林地、草地、滩涂以及荒山等的使用,必须服从集体的统一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准私自占有;集体划分给社员长期使用的自留地、自留山以及宅基地,所有权仍属集体。上述材料表明(  )

A.党中央和政府高度关注农业的发展B.土地集体所有是农村改革的基础C.集体划给社员的土地不得随意开发D.农民按照集体统一规划进行生产

10.

为维护民主制度,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陶片放逐法,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放逐对民主有威胁的人;但是到了公元前417年,雅典公民大会决定 这一立法立即废止 。这一变化(  )

A.反映了雅典政体发生了根本性变化B.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走向繁荣C.表明雅典民主制度是多数人的暴政D.反映了公民大会掌握最高权力

11.

下表所示是近代西方学者的一些观点。以下观点的共同之处是(  )

人物

观点

文德尔班

因为人文主义哲学运动内在的推动力也就是对崭新的世界知识的迫切需求,此种需求最后在自然科学建立和自然科学按原则而扩展的过程中获得了实现

丹皮尔

人文主义毕竟为科学的未来的振兴铺平了道路,并且在开阔人们的心胸方面起了主要作用。只有心胸开阔了,才有可能建立科学

罗素

文艺复兴思想家们再一次强调了以人为中心,在这样的思潮中,人的活动应当以其自身价值而受到重视,科学的探索因此也开始以新的惊人步伐向前迈进

A.文艺复兴重视人现实生活的价值B.人文主义促进了近代科学的诞生C.自然科学发展是文艺复兴的基础D.科学主义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12.

在英国第一次宪政改革过程中,当宪法危机产生时,威廉四世(1830—1837年在位)和他的父辈们一样,在短短几天时间里,频繁更换首相的人选,挑选自己满意的内阁首领。这表明英国(  )

A.责任内阁集体对君主负责B.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待于完善C.《权利法案》遭到了破坏D.宪章运动导致君主权力扩大

13.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许多国际机构纷纷建立,其建立的初衷是促进各国行政部门之间的国际合作,解决纠纷。机构拥有监督成员国该行政部门的权力,如1865年建立的国际电报联盟、1873年成立的国际气象组织等。到1914年,这样的组织已经有30多个。这些组织(  )

A.有效维持了欧洲的和平局势B.为国际联盟的建立提供借鉴C.确立了战后国际秩序的构想D.有利于推动欧洲经济的发展

14.

有学者认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主张民族自决和人权自由的一方取得了胜利,而且这场胜利迅速将那个依靠霸权来实现资本无限积累,依靠战争和掠夺来稳固资本扩张基础的 帝国主义时代 ,连同此前在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起过重要作用的殖民政治和殖民统治都淘汰出局了。 这一观点(  )

A.强调了二战所带来的社会变化B.否定了欧洲列强殖民扩张的本质C.表达了对欧洲国际地位的担忧D.是二战冲击旧有国际秩序的体现

15.

下图反映了二战以来关税与世界贸易总额变化的概况。图示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D.建立机制保障贸易自由

二、材料阅读

16.

宋朝经济发展的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西方汉学家把宋朝的转折点称为一次 复兴 或者一次 商业革命 。某历史小组为探讨 宋代商业革命 这一主题,搜集了以下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酒店多点灯烛沽卖,每分不过二十文,并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又有外来托卖灸鸡、燠鸭、羊脚子、点羊头、脆筋巴子、姜虾、酒蟹、獐巴、鹿脯、从食蒸作、海鲜时果、旋切莴苣生菜、西京笋。……唯焦竹架子出青伞上,装缀梅红缕金小灯笼子,架子前后,亦设灯笼,敲鼓应拍,团团转走,谓之 打旋罗 ,街巷处处有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

材料二
两宋时期通航的海港至少有20多个,设有市舶机构的港口就有十多个。宋代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至少在60个以上,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印度及孟加拉湾沿岸地区、红海周围及东非沿海地区。进口商品在北宋前期不超过50种,至南宋增至300余种,大致可分香料、宝货、药材、矿产、燃料、纺织品和动植物初级制品等几大类;输出商品以手工产品为主。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市舶收入(官府的进口税)为三十万缗,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为二百万缗。开创出一个中国主导国际贸易的时代,并基本上垄断了中国到印度的航运。

——摘编自《简明中国经济史》与金开诚《海上丝绸之路》

(1)材料一对探讨这一主题有何价值?(5分)
(2)材料二又从哪些方面深化了对该主题的认识?(8分)
(3)对这一主题研究还需要从哪些角度补充材料?(4分)

三、开放性试题

17.

晚清时期,中国人的领海主权观念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简介

1804

加罗林号案发生后,美国商人向广东当局提交了抗议书,传达了领海管辖的概念,指出中国应在领海行使管辖权。可惜,这份抗议书根本没有送到中国地方大员手中,对中国近代领海观念的产生也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1863年前后

《万国公法》首次向中国介绍了领水理论。这一理论在随后的普丹大沽口事件中得到了运用。当大沽口事件发生后,中方向德使提出抗议,指责其兵船在中国洋面扣留丹麦商船侵夺了中国权利。正是借助《万国公法》介绍的领海主权理论进行辩驳,总理衙门才感到理直气壮,迫使德方认错。

1868

中美《续增条约》第一条就详细规定了水面管辖权问题,这说明当时清政府开始具备利用国际法知识来维护领水权力的朦胧意识。

18741875

荷兰公使提出由该国出面在中国设立救生船队。李鸿章明确提出船只必须由中方管辖,其理由是沿海离岸十里均归本国管辖。日舰到朝鲜沿海擅自测量其海道而被朝鲜炮台轰击,日本公使森有礼向中国提出抗议,李鸿章予以驳斥,认为兵船测量他国海岸违反了《万国公法》。这表明,李鸿章初步掌握了领海理论。

20世纪初期

在日俄战争中的领水中立权交涉、澳门水界交涉、中日二辰丸案交涉以及东沙岛交涉等事件中,都或多或少地能够看出清政府的领水主权观念已经大大超过了19世纪中后期的水平,运用领水理论来捍卫国家主权的自觉性大大提高了。

——摘编自刘利民《国际法的传播与晚清领海主权观念的嬗变》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晚清国人海权观念变化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18.

文物会 说话 ,文物是历史的写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文物一                               文物二 
文物一:志愿军战士宋阿毛的绝笔信——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1950年11月28日,志愿军发起了长津湖战役,宋阿毛所在的59师177团六连奉命固守死鹰岭高地,配合第27军阻击南逃之敌。在这次战役中,177团6连和180团2连,都成建制地冻死在阵地上。长津湖战役,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 路程最长的退却 。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正是因为中国有千千万万个像这名战士一样的人,我们才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胜利……
文物二:1955年国家粮食部发行的全国粮票——粮票是特定的历史文物,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财政经济困难,粮食供求矛盾突出,为解决粮食问题,1953年国家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将粮食掌握在国家手中,1955年国务院制定《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之后各种粮食票证便铺天盖地地进入社会,买粮必须出具粮票。1978年以后,粮食产量连上台阶,粮票逐渐失去作用;1993年以后,粮票在全国范围内终止流通。
解说词是结合事物的图像、实物等进行解释说明的文辞,它通过对事物进行准确描述,使观众和听众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特征、意义等。根据上述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任选一件文物为其写一段解说词。(要求:围绕与文物相关的历史事件展开,介绍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2分)

19.

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1600年,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垄断中英印贸易;英国殖民者对印度进行的掠夺是十分惊人的。最初是利用沿海商站进行不等价贸易掠夺财富。……攻陷迈索尔首府后,他们一连抢劫3天,其中仅王室珍宝即达1500万英镑。……在英国工业革命前夕和工业革命进行的过程中,从广大殖民地掠夺来的财富的数量极为庞大惊人。
工业革命后,其资本主义扩张是建立在占据工业发展优势的基础之上。英国依靠其商品和重炮轰击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大门,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占领大量殖民地,建立起 日不落 的庞大殖民帝国。…… 日不落帝国 在一定意义上是英国的工业家、企业主开创的,而不是殖民军队和海军将领们通过征服缔造的。
材料二
在19世纪50年代——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

——马世力《世界史纲》

根据材料结合英国近代史的相关内容,说明殖民扩张与工业革命的关系。(12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