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周人小国寡民,僻居西部,面对东部的广大众民,不得不设计一套统治机制——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的制度,这一封建制度包括两个要素:一是分封子弟与亲戚,在紧要的地点戍守,彼此援助,构成一个庞大的控制网络;二是笼络不同文化的族群,寻求合作。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文缛节,以朝贡、觐见、通婚、封赏等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周人分封的子弟,通常率领姬姓的军人若干,加上一些殷人遗民,一同住在封国城市之内,谓之为
“国人
”,封地所在的一些主著族群,住在城外或自己的城市内,其首领与上层人士则与封君及国人互通婚姻。
——摘编自许体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型与开展)
材料二
简单地说,秦汉郡县制是一种地方行政二级制,那是最重要的一级行政区郡之长官管理一郡之军事、经济、文化和司法,其俸禄与中央九卿相当,为二千石,其地位也与九卿相等。县是低于郡的行政区,县之长官称为长或令,主要负责县内的赋税征收,兵源募集,政令及法令的推行,故县之长官也被称为
“亲民之官
”。郡的长官郡守(太守)、县的长官县令(长)都由国君直接任免,职位不能世袭,他们代表中央对地方行使统治权,遵循国家的法令,来承国君的意旨行事。秦汉郡县制自创立以来尤其是奉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广,对来汉乃至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王泽伟、范楚平《秦汉郡县制对我国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分封制的历史作用。(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郡县制与西周分封制的不同。(4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到秦汉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