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年份
粮食
棉花
油料作物
甘蔗
1952年
163.42
1.30
4.19
7.11
1957年
195.05
1.64
10.39
1965年
194.53
2.09
3.62
13.39
1978年
304.77
2.16
5.21
21.11
1980年
320.56
2.07
7.69
22.80
1984年
407.31
3.25
11.91
39.51
1987年
402.41
15.25
46.85
孟德斯鸠
《罗马盛衰原因论》
“罗马人民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和荣誉感,培育了自由的精神和完善的法律制度”
爱德华·吉本
《罗马帝国衰亡史》
“罗马帝国吸取、发展了希腊文化的自由精神,建立了体现民主、自由精神的坚实政治制度”
二、材料阅读
——摘编自徐浩然《苏联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摘编自新华网《新中国档案;我国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三、开放性试题
阶段
状况
北洋政府时代
(1912—1928 年)
1913年,美国正式承认中华民国的北洋政府,取代大清与美国之间政府相互承认,现代的中美关系被建立起来。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在美国的调停下,中国出巨资从日本手中赎回山东主权
国民政府时代
(1927—1949 年)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向中日双方禁售军火,奉行中立政策。至1938年12月,中国方获得美国1500万美元桐油借款。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开始全力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1945年抗战最终获得了胜利,美国支持中国担任常任理事国。中国内战爆发后,英国选择援助国民政府。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退守台湾后,继续受到美国的军事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1949—1978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美国长期处于对立与隔绝状态,支持在朝鲜半岛及越南的反美战争。后来中苏交恶,出于共同对抗苏联的需要,在基辛格穿针引线下,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北京,中国大陆与美国关系逐渐“解冻”
(1978年至今)
1979年,美国正式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同时宣布与退守台湾的中华民国断交。90年代以来,由于苏联解体,中美关系进入一个充满摩擦与坎坷的时期。但中美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发展,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人文交流与地方合作以及国际事务等领域展开了广泛交流与合作
四、材料阅读
——摘编自郭成康《18世纪清朝国家政体变革再思考》
——摘编自梁淑英《国际难民法》
——摘编自《明史·于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