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23. 安徽省安庆市2014年高三模拟考试(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安徽省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12 浏览数:194

一、单选题

1.

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概念发生了时代性的变化,原来 民人屯聚之所谓村,有商贾贸易者谓之市,设官将禁防者谓之镇 ,现在是 民聚而庙,交易其所 谓之 市大而形胜会焉谓之镇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江南市镇都由军镇演变而来B.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市镇的兴起C.市镇的兴起让江南的村落消失了D.市镇中普遍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2.

黄宗羲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1663年出版的著作《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要早近一百年,有人称它为 另一部《人权宣言》”。这两部著作的主要共同点是(  )

A.批判封建专制、提出民主思想B.构建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C.主张法治,反对礼教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3.

1923年10月10日,冠生园公司在《工商新闻》国庆增刊上刊登吿白: 足以爱国而欲救国者,莫不由工商着手……爱国者,必纪念此国庆日,受购国货者,是真爱国。本园各种牛肉果子食品,是完全国货,故爱者诸君,皆热心提倡而购食之。 ”从材料中不能解读出的信息是(  )

A.表达了该公司恭贺国庆赞成民主共和B.借国庆宣传国货,具有商业广告意识C.该吿白将购买国货与爱国联系在一起D.表现了民族资本家的实业救国情怀

4.

吴虞指出: 孝之义不立,则忠之说无所附,家庭之专制既解,君主之压迫亦散。 新文化运动的斗争矛头直指(  )

A.旧文学B.旧道徳C.君主专制D.愚昧迷信

5.

新中国成立初期,两大阵营对立,被迫实行 一边倒 的外交方针(倒向社会主义阵营);1953年—1954年,在与资本主义的印度等国处理外交关系时又提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这表明(  )

A.新中国放弃了 一边倒 的方针B.受到中印关系正常化的推动C.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影响到外交政策D.新中国外交方针进行了调整

6.

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这成为新阶段国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以下关于上海开放进程的农述,不正确的是(  )

A.80年代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B.长三角沿海经济开放区即以上海为中心
C.上海浦东成为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D.上海自由贸易区与北美自由贸易区有着相同的贸易规则

7.

《十二铜表法》笫八表第十二款规定: 适逢夜盗,杀之无罪。 第九表第一款: 法勿因私而立。 第三款:授权之狱官或仲裁者,经查决狱讼而取赂者,当诛。以下表述不符合材料中成文法精神的是(  )

A.法律至上B.根本上维护平民的利益C.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D.限制了贵族对法律随意解释

8.

英国学者韦尔斯认为: 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 由此可见宗教改革的本质是(  )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B.反世俗君主的民主革命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9.

下图是发表于西方某报纸上的漫画《欧盟的真实内幕》,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此漫画(  )

3212. 陕西省2014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文综历史试题

A.暗示欧盟内部矛盾尖锐,前景堪优B.反映了各国的经济状况和政治地位C.显示了各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D.表明欧盟各国要团结一致共渡难关

10.

启蒙思想家宣传的理性、科学、自由、平等、民主、法制等是人类共同的追求,虽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影响不同,但都对社会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启蒙思想在北美的主要影响是(  )

A.动摇了封建专制统治的根基B.建立欧洲式的资产阶级代议制C.阻止了黑人奴隶制的建立D.奠定了民族独立的理论基础

二、材料阅读

11.

国家政策是经济管理有形的手,对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商鞅对秦孝公说: 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农者寡而游者众,故其国贫危。其境内之民,皆事商贾,为技艺,避农战,如此亡国则不远矣。 他在变法中规定: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其妻子儿女为官奴婢)”。
材料二 苏联的一枝独秀和它所采取的 计划 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 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 一时之间, 计划 一词成为时髦的名词。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撒切尔信奉货币主义理论,上台后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她主要采取四项措施,一是私有化,二是控制货币,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量。撒切尔的一系列政策确实取得效果。从1983年起情况好转,到1988年英国已走出危机,经济增长率超过了欧美国家的平均水平,通货开始稳定,失业率也持续下降,达到了正常水平。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的经济思想,分析其提出的依据。(6分)
(2)材料二中西方人士为什么纷纷前往苏联取经?这种取经最成功的事例是什么?这对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撒切尔改革的背景。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经济政策调整的看法。(14分)

12.

从清华学堂至清华学校,再到国立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当时是由美国 退还 的部分 庚子赔款 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并开设研究院。1928年更名为 国立清华大学 ,拥有文、法、理、工等院系,盛极一时。
材料二 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十分重视研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以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以及研究院讲师李济为代表的清华学者,主张 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 ,形成了著名的 清华学风 ,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培养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术大师。
材料三 1937年,(清华大学)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长沙临时大学迁到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北京复校,有5个学院26个系。
材料四 1978年以来,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过程中,清华逐步复建了理科、经济、管理、人文、社会科学等各学科,恢复了综合性大学的布局,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以上材料均引自《清华大学校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华大学创办和初期发展的时代背景。(8分)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清华大学创办初期的办学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华大学南迁及迁回的主要原因。(6分)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78年以来,清华大学进入 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的主要原因。(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