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一模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0 浏览数:548

一、单选题

1.

战国时期思想家申不害认为,威胁君主地位的主要危险来自左右大臣,要防止臣下察觉到国君的意图和虚实,必须 无为而治 ,即 藏于无事,示天下无为 。对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

A.强权术以威慑臣下B.道法并用以维护统治C.扬礼义以教化民众D.外儒内法以加强集权

2.

翦伯赞先生在《中国史纲要》中记述秦汉饮食时说,天子宴享群臣之时, 管统钟鼓,异音齐鸣 ,民间酒会也是 富者钟鼓五乐 中者鸣竿调瑟 。秦汉饮食文化重视礼乐本质上反映了(  )

A.百姓生活富足B.君主专制加强C.儒家地位独尊D.社会风气奢靡

3.

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一直都有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 的说法。图1描绘了宋代人们喝茶斗茶时的情景。该图反映了(  )

图1 宋代《斗茶图》

A.儒道精神渗入茶文化B.饮茶习俗从官方传到民间C.士大夫热衷文人画风D.时人关注精神世界的需求

4.

元代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大都依次为路、府、州、县,但边疆行省则有所不同。图2为云南行省管理层级结构示意图。该图表明元朝的行省制度(  )

图2

A.完善了少数民族地区郡县设置B.具有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特点C.扩大了地方行省的民政事务权D.运用犬牙相入原则以节制边疆

5.

明清时期,李时珍十年中多次远行,踏遍青山尝百草;徐霞客头戴 远游冠 ,手拄铁杖,游遍 九州五岳,问奇名山大川 ;顾炎武遍游华北,写下《天下郡国利病书》。这些学术考察旅游活动(  )

A.深受宋明理学思想的影响B.反映市民阶层的需求C.旨在总结古代科技的成果D.体现文人的闲情逸致

6.

1862年5月,英、法分别派军舰开赴宁波,并威胁要太平军和平退出宁波。太平军将领黄呈忠立即驳斥: 宁郡何能摒弃! 炮战五小时后,宁波失守。英国和法国海军舰长均被击伤。上述史实表明(  )

A.中外反动势力同恶相济B.国内战争加剧民族矛盾C.太平天国坚持民族立场D.农民运动缺乏斗争策略

7.

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后迅速崛起,太古、怡和两家外国航运公司展开恶性降价,最终三方签订三次 齐价合同 。自此,上海轮船招商局与太古、怡和成 三分天下 之势,成为国内航运业最重要一方。这主要反映了(  )

A.民族资本发展步履维艰B.近代企业抵制外资扩张C.实业救国思潮方兴未艾D.外资公司实力渐趋衰微

8.

关于新文化运动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割裂旧文化。但有学者指出,仅凭新文化运动对旧文化的批判就断言割裂,实在是低估了旧文化的生命力。这一学者的观点(  )

A.过于强调了新旧文化的对立关系B.对传统儒家伦理道德竭力推崇C.深受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影响D.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较为客观

9.

表1是建国初期举办的部分艺术品展览会统计表。据该表信息可推知(  )

表1

时间

名称

主办单位

195310

苏联画家盖拉西莫夫中国水彩画展览会

中国美术协会

195410

民主德国艺术代表团旅行中国作品展览会

中国美术协会

19556

印度艺术品展览会

中印友好协会

19559

印度阿旃陀壁画1500年纪念展览会

中印友好协会

195610

印尼美工团作品展览会

对外友好协会

A.中国外交政策趋于成熟B.贯彻 双百 方针成效显著C.睦邻友好外交成果丰硕D.社会主义阵营不断巩固壮大

10.

我国从50年代开始,地方如省级、县级人大都没有常委会,人民委员会是它的常设机关,而人民委员会既是行政机关,又是立法机关。1979年以后这一状况得以改变,同时把人民代表的直接选举由乡镇扩大到县。这表明(  )

A.中国特色民主制度不断完善B.政治协商制度日益健全C.基层民主实现形式更加丰富D.改革开放正向纵深推进

11.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般性消费品和生产资料普遍供不应求的状况基本结束,基础产业 瓶颈 制约的状况明显缓解。到2001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7595亿元,比1989年增长3.6倍,年均增幅高达15.9%。上述状况主要得益于(  )

A.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B.社会消费观念发生改变C.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D.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

12.

15世纪的意大利学者阿尔贝蒂提出 德行战胜命运 ,摈弃任何悲观主义和宿命论的思想,颂扬使家庭和城市变得富裕而获得光荣的人的劳动,认为尘世的富裕和繁荣是上帝赞同的象征,人的好运或厄运的根源在于人本身。这一观点(  )

A.易致个人私欲膨胀社会混乱B.提倡生而平等主张民主政治C.适应早期资产阶级利益诉求D.突出人的力量否定宗教神学

13.

1871年,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一文中,指出 工人合作社联合会组织的调查委员会受委托,统计那些应该交还给工人的、原业主遗弃的工场和编制财产清单册。于是 剥夺者被剥夺了 ”。这表明巴黎公社(  )

A.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直接指导B.打碎旧的上层建筑C.注重建立企业财产管理制度D.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14.

1888年,某画家在山坡散步,突然注意到了一片被阳光照耀的干草堆,于是开始绘画构图,仅着眼于干草堆本身、干草堆的光影变化、天空以及地平线。绘成后的《干草堆》画面和煦壮丽,令平平无奇的干草堆成为了艺术象征。该作品(  )

A.以浪漫主义风格描述自由奔放B.以现实主义视角触动内心世界C.以印象主义技巧彰显个性特质D.以现代主义画风指引传统反思

15.

图3漫画中,一辆 商业 (business)火车正呼啸前进,但前方的铁路干线却一片混乱,标有 通往复兴之路 (toward recovery)的主干道尚在施工,旁边两人拿着 实验路线 (experimental lines)的计划书争论不休,右方支线铁轨己铺好一段,但仍忙乱不堪。该漫画反映了美国(  )

图3 《主线路在哪里?》(1934年)

A.新政乱象引发人们对经济复苏的担忧B.国家政策摇摆不定激起人民强烈反对C.政局动荡混乱导致地方政府各自为政D.以工代赈使失业者获得更多就业岗位

16.

墨西哥作为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国,是发展中国家参与一体化的代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智利,开始积极寻求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机会,其他拉美国家也不断加强与墨西哥的经贸关系,以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靠拢。上述现象反映了(  )

A.世界贸易体系趋于成熟B.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C.发达国家占据优势地位D.贸易保护成抬头之势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由于郡县的集权特征和其军事性质能使其调动一切资源,秦国曾普遍在边境上设置郡县来防范犬戎。秦统一后,匈奴盘踞 河南地 ,直接威胁秦都关中地区。秦朝领土虽然空前广阔,但大部分都是被征服的六国故地。而周朝实行的分封制,导致各国在文字、风俗习惯等方面各有不同。因此,秦朝采用郡县制来保障对六国的文化影响。对于五岭等新征服的边远地区,秦始皇采纳李斯等人的主张,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

——摘编自黄栋法《综论秦国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统一县的建制,根据县的区域大小、事务繁简、户口及财赋多寡等方面,将县划分为一、二、三等。 县设县政府,于省政府指挥监督之下,处理全县行政、监督地方自治事务 于不抵触中央及省之法令范围内得发布县令,并得制定县单行规则 。县政府设县长一人,负责综理全县行政事务,有权任免县政府职员及县属区长、乡长等。

——摘编自张皓《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史》

(1)据材料一,概括郡县制在当时所具有的制度优势。 (8分)
(2)据材料二,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县制的特点。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县作为基层的行政机构在历史上长期沿用的原因。 (8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2 英国棉布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百分比

年代

向欧、美输出 (%)

向欠发达世界输出(%)

向其他国家输出(%)

1820

604

318

78

1840

295

667

38

1860

190

734

77

1880

98

820

82

1900

71

863

66

表3 主要工业国家重要地位的排列顺序

位次

1860

1870

1880

1900

1

英国

英国

美国

美国

2

法国

美国

英国

德国

3

美国

法国

德国

英国

4

德国

德国

法国

法国

——均摘自(美)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19.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分)
材料
日本明治维新过程中文明与文化的 离异 回归 现象,在东亚具有普遍性。1840年,眼看一个老大帝国在鸦片战争中败于远来的 夷狄 小邦,日本朝野为之震动,这可视为日本人现代觉醒的开端。1853年美国 黑船来航 或称 佩里扣关 ,成为日本近代历史的重要转折点,甚至可以看做明治维新的起点。明治政府实施以西方国家为榜样的 文明开化 政策,号召动员国人学西方,下令神佛分离,儒学被全盘否定,西装被定为官服。画家放弃了自己的民族风格,民族音乐让位于贝多芬、瓦格纳。一时间, 欧化 铺天盖地。但是,这样的 欧化 如无本之木,缺乏支撑点,很快被 日本化 回潮所压倒。冈仓天心针对 全盘西化 的倾向,提出了以回归儒学、恢复民族自觉、重建日本文化为目标的 亚洲觉醒论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 文明开化 的历史背景。(6分)
(2)据材料指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文明与文化 离异 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明与文化 回归 的原因。 (6分)

20.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分)
材料
孔子虽 罕言利 ,但他不排斥 ,且表明在 义以为上 的前提下,可追求合理的利益与财富。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主张 以义制利 ,认为财富分配不均匀是导致纷乱的根源,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同时代的古希腊哲人柏拉图强调 所谓财富,如其所有者不是公正、有德性的,即不能称之为财富 ,懂得 以德生利 才是长久之道。在财富分配的方法上,柏拉图提倡 公有制 的原则。在理想国中,国民谁也不能拥有私有财产,统治阶级——哲学家和武士 除了绝对的必需品之外 ,不能够拥有 金和银以及凡希望幸福的人们常有的一切 。柏拉图同时强调精神财富的重要性,物质财富仅是一种下等财富。

——摘编自朱晨蕾《孔子与柏拉图财富论之比较分析》

(1)据材料概括孔子的财富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政治经济背景。(6分)
(2)据材料比较孔子与柏拉图财富观的异同,说明他们的财富观对当今社会具有的现实意义。(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