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期
|
劳动模范评选概况
|
典型代表
|
20世纪50年代
|
党和政府开展了3次劳动模范评选大会,分别在1950年(464名)、1956年(4703名)、1959年(3267名)。三年间共评选了8434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评选的标准是依据劳动竞赛而定的,主要内容是忠于职守、努力工作、踏实肯干等。
|
“万能工具胎研制者”王崇伦、“盐田大改造”孙华喜、“我国第一粒滚珠创造者”宋世发、“第一位女火车司机”田桂英
|
20世纪60至70年代
|
劳模评选一度停滞,直到1977年全国性劳模评选活动才得以恢复,分别在1977年评选1次,1978年和1979年各评选2次。
|
“铁人”王进喜
|
20世纪80至90年代
|
劳模分布的职业日渐多元,由最初的产业工业、农民到企业家、科学家等,劳模的形象不断扩展和丰富。劳模文化的内涵也日趋与时俱进,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义轻利”“敬业乐群”思想,还结合时代所需,演化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
一心为乘客的公交售票员李素丽、“两弹元勋”邓稼先、“氢弹之父”于敏、“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吴运铎、“抓斗大王”包起帆、“当代愚公”李双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
21世纪初至今
|
每五年召开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会议,劳模评选标准不断充实和完善。在倡导踏实肯干的劳动态度和技艺卓越的劳动能力的同时,添加了“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等指标,并愈加重视劳动道德品格及精神要素。
|
宇航员杨利伟、体育明星姚明、普通农民工张小斌、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私营企业主永芝、“网络语音架构师”贾磊、拯救国家人民健康于危难之际的功勋模范钟南山、陈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