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19 浏览数:1136

一、单选题

1.

新石器时代晚期,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被龙山文化所代替。在此基础上,出现了黄帝、炎帝等大型部落,两大部落又进一步结合成为炎黄部落联盟,黄帝和炎帝被后世尊为华夏始祖。材料意在说明(  )

A.中原文明占据主导B.早期国家雏形产生C.多元一体发展趋势D.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2.

汉武帝规定,上至郡国守相,下迄县令、长、丞、尉,均不用本郡国人。东汉桓帝时政府颁布 三互法 规定,两州人士有婚姻者,则其家人不得交互为官。这些规定(  )

A.瓦解了宗法血缘体系B.确保了官员选拔的公平性C.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D.有利于防止官员结党营私

3.

唐代中央所设的高等学校主要是 六学 ,由国子监统一领导。前三学传授儒家经典及其注疏,后三学为专业性学校,分别学习律令、书法和文字学、数学。这说明唐代学校教育(  )

A.开专科教育先河B.注重发挥教化功能C.由官府垄断控制D.倡导知行合一思想

4.

为研究古代商业发展情况,某生收集了一些关键词。下列选项最能反映宋代商业发展特征的是(  )

A.交子 当铺 夜市 瓦子B.会子 瓦舍 票号 街市C.勾栏 庄票 契约 飞钱D.瓦肆 互市 通宝 商帮

5.

传统史家重视史表,称其谱列年爵,以简要的文字反映事件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清史以图录记史,以图补史、以图明史、以图证史。与史表相比,图录记史(  )

A.便于记载历史事件本末B.有助于文化的进一步普及C.淡化了文献资料的价值D.弱化了史学研究的严谨性

6.

1862年,英国首相巴麦尊指出:“……既然中国的政策是鼓励和世界各国的商业,那么对我们来说,如果不努力协助这个开明的中国政府从事于改进的努力,那是自取灭亡的 。基于上述认识,英国(  )

A.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B.协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C.支持清政府维新变法D.实行 以华制华 的政策

7.

1908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规定,城议事会议员由选民公选,而城董事会董事则由城议事会议员在本城的选民中选任,以2年为期,期满改选,再由现行政长官或转呈省行政长官核准任用,组成行政决策机构。据此可知,清政府地方自治改革(  )

A.具有近代民主色彩B.导致清政府统治崩溃C.体现分权制衡原则D.弱化了中央政府权力

8.

1932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布《对日战争宣言》,号召 全国工农兵及一切劳苦大众,在苏维埃的红旗之下,一致起来积极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彻底争得中国民族真正的独立与解放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坚持民族大义为重B.实现了战略重心转移C.力促国共合作抗日D.开启了革命的新道路

9.

改革开放以后,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社会上对此产生众多疑虑, 共产党员和资本家联合办企业,符合马克思主义原则吗 现在举办的中外合营企业和解放前的外国洋行有什么不同 等。针对这些疑虑,1982年,国家外资局编写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经验问答》进行解释。据材料可知(  )

A.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弊端认识深刻B.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C.思想解放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先导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0.

1996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据此可知,这一决议的主要目的是(  )

A.将改革的重心转移到精神文明建设B.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提供保障C.推动社会民主法治建设向纵深发展D.纠正不良现象以促进社会风气好转

11.

公元前445年,罗马制定坎努利斯法案,允许平民可以与贵族通婚,破除了婚姻方面的阶级界限。次年,罗马又设立了一种军事保民官的职位,规定军事保民官享有执政官的权力,并可由平民担任。这些做法意在(  )

A.实现公平正义B.维护平民利益C.完善法律制度D.稳定社会秩序

12.

图1是14世纪英国议会的一则令状。该令状表明当时(  )

A.英王在国家政权中处于主导B.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C.英国摆脱了天主教会的控制D.议会维护国王与贵族利益

13.

1503年,荷兰哲学家伊拉斯谟发表《基督战士手册》,强调基督教徒必须内心虔诚,反对只注意宗教仪式(如斋戒、朝圣、赎罪券)和口传教义,否定仪式和教士的中介作用。这一主张(  )

A.动摇了民众的宗教信仰B.重构了人与神的关系C.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D.冲破了传统思想束缚

14.

图2是发表于1935年的一幅政治漫画。漫画中象征 国联 的女子,试图以一臂之力将 战争 怪兽关在笼子里。该漫画的主旨是(  )

图2

A.肯定国联制止战争的作用B.揭露德意法西斯的野心C.批判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D.表达对国际局势的担忧

15.

1961年,赫鲁晓夫提出 非资本主义道路 的论述,认为摆脱殖民统治后的独立国家可以找到一条通向 社会主义的崭新出路 ,即 民族民主国家 过渡形式 。赫鲁晓夫当政期间,苏联向22个亚非国家提供38亿多美元的经济援助。据此推断,苏联意在(  )

A.应对马歇尔计划冲击B.促进亚非民族解放C.与美国争夺中间地带D.壮大社会主义阵营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大一统 指国家在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某历史兴趣小组以 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国家治理 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西汉王朝在边疆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设置 进行管理,而对于归附的边疆少数民族较大的群体设置 属国 进行统辖,在西域、西北、西南、南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根据各地区不同的情况,分别设置了军政机构对少数民族进行管理。唐代延续了汉代这一民族政策,羁縻府州制度便是这一政策在边疆政策治理上的一个创举。

——摘编自马亚楠《浅析中国古代因俗而治的边疆治理政策》

(1)研究本主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材料一中的史料?(6分)
(2)分析说明材料二所反映的特点与研究主题之间的联系.(4分)
(3)若进一步探究本主题,你认为还需要从哪一角度补充材料?举例说明。(3分)
(4)《三国演义》卷首语认为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2分)

三、开放性试题

17.

维新派效法西方,将 视为改造社会的关键,通过教育提高国民素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维新派的教育思想

思想

出处

    小学是学生身体成长的关键时期,应少做课多游戏,以养身健乐为主。中学生身体稚弱,除养体外可重点学习礼乐,礼以固其肌肤之会,筋骸之节……乐以涵养其性情,调和其气血,节文其身体,发越其神思。大学亦重体操,以行血气而强筋骸

康有为《大同书》

    尚武精神是急务,认为体操而外,凡击剑、驰马、蹴鞠、角抵、习射击枪、游泳竞渡诸戏的参与者,应该受到格外的鼓励和嘉奖,从而强种强国

《梁启超文存》

    盖生民之大要三,而强弱存亡莫不视此: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虑之强,三曰德行仁义之强。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

严复《原强》

提取材料信息,围绕 维新派的教育思想 ,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评析。(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四、材料阅读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区的面积日益扩大,如何对待现存的外资企业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重要课题。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认为外资企业一方面压制中国民族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一方面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包括侨民、外资企业)在旧中国依据不平等条约而享有的一切特权,另一方面则规定保护外国侨民在华的一切合法财产,允许外资企业在遵守人民政府的政策法令下继续经营。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国务院宣布管制在美的一切中国公私财产,并禁止在美国登记的船只驶往中国港口。随后中国政府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之美国政府和美国企业的一切财产,应即由当地人民政府加以管制,并进行清查 。对于其他西方国家的在华企业,除了少数企业予以征用外,凡关系国计民生的企业也予以代管,其他在华企业仍可独立自主经营,并未受到管制。但是由于封锁禁运,中国与西方的贸易关系基本中断,很多外资企业在华业务难以为继。
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仍坚持对中国实行全面禁运的政策。1953年,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 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也要 转变为社会主义的人民的企业,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民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 。为此中国对外资企业加速转让改造。

——摘编自孙玉琴《建国初期我国对西方在华企业的政策演变及其效应》

根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阐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外资政策的演变。(12分)

五、开放性试题

19.

基于不同的标准,学界对国际法史进行了不同的划分a.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

序号

学者

观点

德国国际法学者

李斯特

分为六个阶段:第一,古代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会;第二,1648年至1815年维也纳会议神圣同盟;第三,18151856年巴黎会议;第四,1856年至1878年克里米亚战争;第五,1878年至1900年海牙和会;第六,1900至今

奥地利国际法学者

菲德罗斯

分为九个部分:西近东;地中海地区;欧洲的基督教国际社会;阿拉伯哈里发、伊斯兰国际社会和土耳其帝国;欧洲的列国体制和古典国际法;美国革命、法国革命和工业革命以后的国际法;印度的列国体制;东亚中国和日本;世界的列国体制和普遍国际法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

杨泽伟

分为四个时期:国际法萌芽远古至1648;近代国际法(16481914;现代国际法(19141945;当代国际法(1945年至今

分别指出各学者对国际法的划分依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学者的划分依据加以说明。(1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