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沿革】(12分)
材料一
孔子将体育视为一种礼仪活动,并将这种
“礼
”作为人的体育活动中道德的界限和行为标准,而古代教育中宣扬的体育思想以及提倡的体育活动则是孔子实施
“仁
”教的一种手段,目的是把教育者变成理想的
“仁
”人。射礼作为一种实践
“礼
”与
“仁
”的手段和途径仅是为了
“明君臣之义
”、
“明长幼之序
”。
——摘编自于修涛《儒家思想对我国古代传统体育的影响》
材料二
谭嗣同认为汉宋士人和学派之
“任侠
”精神是
“依仁蹈义,舍命不渝
”,应予以继承和弘扬,只有弘扬尚武之风、武侠之风、体育之风,民才自强、国将不衰。他认为西方诸国的强大在于
“喜动
”,而中国的落后在于
“好静
”,倡导引进西方体育,以体育兴国强民。他还主张
“废缠足
”、兴办
“女学
”,使妇女和男人享有同样的接受教育、参与体育的权力。
——摘编自戴伟宇《中国近代思想家谭嗣同体育思想考略》
材料三
1917年,23岁的毛泽东以
“二十八画生
”的笔名在《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体育之研究》的6000字力作,他说:
“国力恭<茶>(nie,痴呆,精神不振)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忧之现象也
”。
“体者,载知识之本而寓道德之舍也
”,
“体育之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
”。提出学校教育
“三育并重
”,体育
“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进修勇而收效远
”,
“欲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蛮其体魄
”。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后,毛泽东仍始终坚持理念不变:为延安保育院小学题词
“又学习,又玩耍
”;祝贺全国青年们
“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
”;为中华体育总会题词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
——摘编自杨小波《毛泽东提出的“野蛮其体魄”,于今有何现实意义?》等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孔子和谭嗣同的体育思想。(6分)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发展体育的作用。(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