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北京市海淀区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北京市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32 浏览数:694

一、单选题

1.

我国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简表如下。

名称

地域

成就

仰韶文化

黄河中游

制作彩绘陶器,培植出粟等主要作物

大汶口文化

黄河下游

制作红陶并使用磨制石器,会建红烧土排房

河姆渡文化

长江下游

居民种植水稻,并掌握养蚕缫丝技术

据此说明当时我国境内原始文化的特点是(  )

①分布广泛,多姿多彩     ②已经进入农耕定居生活状态

③已经进入新石器时代     ④形成政权与族权结合的国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

下图为侯马盟书中的一片。侯马盟书是春秋晚期晋国世卿赵鞅同卿大夫间举行盟誓时用毛笔写在玉片上的约信文书,既包括加强宗族内部团结以打击敌对势力的内容,也有其他卿大夫宣誓效忠赵氏的誓约等。该盟书反映东周时期的政治现象是(  )

A.文明精粹,铁制工具广泛使用B.诸侯争霸,诸侯国数目减少C.礼崩乐坏,卿大夫专权夺利D.文化繁盛,甲骨文已相当成熟

3.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对秦孝公说: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这则史料可用来说明(  )

A.秦孝公的变法主张B.商鞅变法的成效C.秦统一六国的过程D.商鞅的变法思想

4.

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城设置的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是(  )

A.河西四郡B.西域都护府C.北庭都护府D.奴儿干都司

5.

《资治通鉴》记载, 魏主下诏,以为: 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宜改姓元氏……’”。材料中 魏主 是指(  )

A.任用李悝变法的魏文侯B.顺应民族交融的北魏孝文帝C.敢于进谏唐太宗的魏征D.发兵灭蜀的曹魏权臣司马昭

6.

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亡的教训,注重调整统治政策,统治期间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 贞观之治 。下列史事中属于唐太宗的统治措施是(  )

A.设立中朝并向地方派刺史B.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C.选官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D.设文渊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7.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在唐中后期发生了重要变化。记载这一变化的史料是(  )

A.废井田,开阡陌 奖励耕战 B.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
C.量出以制入 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 D.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8.

下图是敦煌莫高窟壁画《胡旋舞》。胡旋舞是来自西域游牧民族的一种舞蹈。隋唐时期的乐舞风格多样,具有壮阔欢腾的特色。在文化交流史研究中,该画所属史料类型是(  )

A.文献史料B.口述史料C.音像史料D.图像史料

9.

宋元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下列各项反映这一发展面貌的是(  )

①纸币的出现与广泛应用      ②外贸税收成为重要的财源

③都城商品贸易相对繁荣      ④玉米等高产粮食作物传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

余靖在《武溪集·契丹官仪》中记载, 领番中职事者……谓之契丹官,枢密、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 领燕中职事者……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 。史料反映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

A.秦朝的三公九卿制B.魏晋时的九品中正制C.辽朝的南、北面官制D.清朝的奏折制度

11.

北宋《欧阳文忠公文集》记载: 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各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 欧阳修的这段记载说明北宋(  )

A.科举制度更强调公平B.更加重视家庭门第观念C.租佃契约关系更普遍D.宋词创作进入鼎盛时期

12.

元朝时,中央政府加强对西藏地区管理的措施是(  )

A.中央设宣政院B.设立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C.派遣驻藏大臣D.册封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

13.

史载: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我朝 是指(  )

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14.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分别系统记载了中国古代医药学、农学、工艺学的相关知识。这体现出明清时期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

A.程朱理学影响周边国家B.出现总结性传统科学技术巨著C.四大发明陆续传到西方D.出现培养军事人才的新式学校

15.

1752年到1800年之间,有1.05亿银元流入中国,而1808年到1856年之间,则有3.84亿银元流出中国。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丝银贸易发展B.棉纺织品在中国倾销C.鸦片大量输入D.茶叶等大量输往美国

16.

某条约中有这样的条款: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这一条款应该出自(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7.

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陆续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民用企业、新式海军和近代学校。学术界将这一系列举措称为(  )

A.洋务运动B.戊戌维新C.预备立宪D.新文化运动

18.

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下列内容出自该条约的是(  )

A.现定稍宽其(鸦片)禁……洋药(鸦片)准其进口 B.在中国通商口岸,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C.“(各国)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 D.中国民人概不准在(使馆)界内居住 “(各国)常留兵队,分保使馆

19.

某学生整理课本内容,梳理出如下时间轴。由此可知,其学习内容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百日维新 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20.

读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柱状图。
对图中数据变化的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              ②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③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开展        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1.

李大钊在1919年出版的《新青年》 马克思研究专号 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李大钊1920年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这些活动的意义是(  )

A.初步提出学习西方的主张B.宣传了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C.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提出 工农武装割据 的思想

22.

中国共产党在大会宣言中首次明确提出民主革命 最低纲领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该会议是(  )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

23.

从1931年11月到1934年1月,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三次民主选举并颁布选举法细则,许多地方参加选举的人占选民总人数的80%以上。据此能说明(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B.工农武装割据 思想提出C.确定土地革命的总方针D.根据地实现普遍广泛的民主

24.

下图是《卢沟桥事变示意图》。该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
202201172134245149

A.中国局部抗战开始B.中国全面抗战开始C.全面抗战路线形成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25.

某学生绘制了抗战时期的时间轴(部分),如下图。图中空格处应该填写的事件是(  )

A.东北抗日联军成立B.平型关大捷C.百团大战D.辽沈战役

26.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群众创造的投票方法有:赞成谁,就把豆子投放在候选人背后的小盆中,或在候选人背后的小篮里放一支筷子,或在写有候选人名字的纸上用点燃的香烧一个小洞。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政府B.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C.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27.

下图是1949年刊发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内容之一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国旗制作分解图 图片。这次会议召开的目的是(  )

A.庆祝抗日战争胜利B.准备召开七届二中全会C.争取渡江战役胜利D.筹备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28.

为了确保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 上海国棉一厂发出开展增产节约和劳动竞赛号召 (如下图)。图中反映的这一情形出现在(  )

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90年代D.进入21世纪后

29.

1978年4—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派出三个代表团出国考察经济。其中,谷牧副总理率领的代表团赴法国、西德、瑞士、丹麦和比利时等欧洲五国考察,参观了工厂、农场、港口、市场、学校、科研单位、城市设施和居民区等。他们考察的目的是(  )

A.推动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B.制定三线建设的布局规划C.致力于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D.了解并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30.

2011年香港GDP较回归前的1996年增长54%;2011年澳门GDP较2000年翻了两番多,年均增长率达12.5%。这说明(  )

A.祖国统一大业已经完成B.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正式成立C.九二共识 促进两岸交流D.一国两制 保持港澳繁荣稳定

二、材料阅读

31.

国家统一和家国情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汉兴,因秦制度,崇恩德,行简易,以抚海内。至武帝……开地斥境……(地方分为)凡十三部,置刺史。

——《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上》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朝和汉朝国家管理制度建设的表现及其影响。(6分)
材料二
(宋太祖)数遣使者分诣诸道,选择精兵。凡其才力伎(技)艺有过人者,皆收补禁军,聚之京师,以备宿卫。厚其粮赐,居常躬自按阅训练,皆一以当百。诸镇皆自知兵力精锐非京师之敌,莫敢有异心者,由我太祖能强干弱支,致治于未乱故也。

——【宋】司马光《涑水纪闻》卷一

材料三
禁兵者,天子之卫兵也……其最亲近扈从(皇帝出巡时护驾侍从)者,号诸班直……余皆以守京师、备征伐……太祖鉴前代之失,萃精锐于京师,虽曰增损旧制,而规模宏远矣。太祖惩藩镇之弊,分遣禁旅戍守边城,立更戍法,使往来道路,以习勤苦、均劳逸。故将不得专其兵,兵不至于骄惰。

——【元】脱脱等《宋史·兵志》

(2)指出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史料类型。(2分)依据两则史料归纳北宋初年统治政策调整的举措。(4分)
材料四

创办企业

心愿口号

善举

1873年,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是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经营的机器缫丝厂。

还哺祖国

开米铺和药铺,赈济贫民、赠医送药;办义学教育农家子弟;捐巨资兴修水利工程、道路等

1898年,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大生纱厂,厂名取自《周易》天地之大德曰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资本企业。

实业救国

制造之业,莫重于钢铁

创办师范、农科、商业、纺织等学校,兴建博物苑、剧院、公园等公共设施等。

(3)请任选表中一位实业家,结合时代背景简要说明其家国情怀。(4分)
材料五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摘录(1941年5月1日中共边区中央局提出,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
(一)团结边区内部各社会阶级,各抗日党派,发挥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智力,为保卫边区、保卫西北、保卫中国、驱逐日本帝国主义而战。
(二)坚持与边区境外友党友军及全体人民的团结,反对投降分裂倒退的行为。
(十七)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
(十八)欢迎海外华侨来边区求学,参加抗日工作,或兴办实业。

——据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1—1942)》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述 纲领 制定的目的和背景。(4分)

32.

时代风貌与时代精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进入春秋时期以后,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和提高,人们开始在各级宗主贵族的 公田 之外开垦 私田 ,并且逐渐把主要精力用于自己新开辟的 私田 上。一些诸侯国先后进行田制和税制的改革,试图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财政来源。例如,齐国管仲主持推行 相地而衰征 的措施,按照土质的肥瘠与产量的高低折征相应的税额;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 初税亩 ,在公田劳役剥削之外,开始对个体平民的私田加征实物税。继春秋后期取得公布成文法的立法成就之后,战国时期各主要诸侯国先后对旧制度进行系统的变法改革,陆续制定和颁布了一批成文法典。其中以魏国李悝主持制定的《法经》最有代表性,对后来各国的立法,特别是秦国商鞅制定秦律影响极大。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制史》第5版

(1)指出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6分)
材料二
艰苦奋斗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还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共产党百年史,就是一部党领导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历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艰苦奋斗通过①红船精神、②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③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及④西柏坡精神等革命传统精神凸显出来。在新中国成立至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艰苦奋斗通过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及 两弹一星 精神等建设精神彰显出来。

——摘自迟成勇《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内在品质》

(2)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具体史事,从材料中标示的①②③④任选一种精神,说说你对此革命精神内涵的理解。(4分)
材料三
(3)依据材料,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建设者表现出来的时代风尚。(2分)结合所学,举例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4分)
材料四
2020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比2015年增长10256亿元,稳居世界第二;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2%。知识产权产出居世界前列,通过《专利合作条约》途径提交的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第一。一些基础和前沿领域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若干领域实现从 跟跑 并跑 领跑 的跃升。2020年我国发明专利一共授权53.9万件,同比增长17.1%。其中,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申请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在过去五年,我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申请由2016年的0.24万件增长至2020年的1.44万件,年均增长达57.1%。2020年,提交申请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企业数量达到5600余家,超过上年数量的2倍。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和《辉煌70年》等

(4)依据材料,提炼一个合适的主题。结合所学,分析材料反映的建设成就取得的原因。(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