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河北省唐山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河北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19 浏览数:564

一、单选题

1.

表1为同一事件在不同史籍中的历史记载,这说明(  )

表1

记载

出处

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

《史记·夏本纪》

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战国策·燕策一》

A.史料年代越久远信度越高B.时代变迁决定历史叙述C.历史事实存在多元化表述D.历史评述缺乏客观标准

2.

《为吏之道》记载 和平毋怨 慈下勿陵,敬上勿犯 施而喜之,敬而起之,惠以聚之,宽以治之 刚能柔,仁能忍 正行修身 等内容。这反映出秦朝(  )

A.确立儒家思想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B.形成以儒家思想为标准的察举制度C.形成以儒入法礼法结合的立法规范D.对官僚政治下官员素质有较高要求

3.

宋朝史料记载: 二虏(辽、西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比之汉、唐,最为强盛。 这表明辽和西夏(  )

A.军事力量超越了汉唐B.都城的建设规模宏大C.政权存在封建化倾向D.与中原政权长期对峙

4.

洪武年间,朱元璋颁行《教民榜文》,宣讲 圣谕六条 ,强调以里甲为基础在基层推广教化;永乐年间,明成祖将《蓝田吕氏乡约》颁降天下,令人诵行;正德以后,一些硕儒乡绅倡行乡约,视乡约为维持地方秩序之妙方。这说明(  )

A.地方行政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B.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得以强化C.百姓对封建政府依附关系松弛D.程朱理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

5.

明朝中期,番薯 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 ,玉米 种一收千,其利甚大 。清代以来,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 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这反映出(  )

A.科学种植是新物种推广的关键B.中国与欧洲经济交流日益频繁C.列强加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玉米番薯成为主要的粮食作物

6.

唐初实行租庸调制,针对成年男子征收;两税法实行后,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和资产征收户税;明朝后期的一条鞭法,赋役合并、一概折银,由丁、田共同承担;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将丁银分摊到田亩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由此看出在古代赋役沿革中(  )

A.货币地租取代实物地租B.农民赋役负担不断减轻C.征税标准更趋于合理化D.政府对基层管理的松弛

7.

1931年9月,英国放弃金本位制,英镑随之大幅贬值;罗斯福上台以后,禁止黄金自由流通,大幅提高黄金价格并持续收购黄金。白银每盎司价格从1932年0.27美元上涨到1933年的0.45美元,到1935年更升至0.67美元。对此,中国政府的主要应对措施是(  )

A.进行币制改革,实行白银国有禁止流通B.制定所得税暂行条例,开征个人所得税
C.发表 改订新约 宣言,主张关税自主D.废除了国内关税,实行统一的国境关税

8.

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在各级政权机关的工作人员组成上,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应该保证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担任。这一规定(  )

A.推动了革命根据地的迅速发展B.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制度建设C.从根本上保证了抗日战争胜利D.是国共合作建立联合政府的尝试

9.

图1是1949—2008年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

图1 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

A.1949年与新中国建交的都是社会主义国家B.1964年法国是首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
C.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1992年建交高峰与国际局势剧烈变动相关

10.

改革开放初,农村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入20世80年代,城市国企改革全面展开,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其共性特点是(  )

A.将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的分离B.实行多种形式的生产资料所有制C.确立市场调节为主的管理体制D.由农民和工人自下而上自发进行

11.

图2是体现古罗马法治精神的正义女神像,头戴王冠,身穿白袍,眼蒙白布,左手天平,右手举长剑。图3是我国人民法院的法徽,由麦穗、齿轮、华表和天平组成。二体现的共同理念是(  )

A.人民群众利益至上的执政理念B.对公平和正义的不懈追求C.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和谐统一D.捍卫权力制衡的司法体制

12.

1771年,英国人阿克莱特在德文特河上的克罗姆福特建立了近代的第一家水力纺纱厂,但是工厂的选址却受到了水源的限制,只能够建在靠河的地方,并且离城镇很远。此类工厂的建立(  )

A.对生产动力的变革提出新要求B.是科学理论突破的直接产物C.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D.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快速发展

13.

1813年10月,在德意志莱比锡附近,俄罗斯、奥地利、普鲁士及其他欧洲各国与法兰西第一帝国进行了一场决战。因参战国家和民族众多,被反法同盟国家称为 民族会战 。拿破仑最终战败,半年之后拿破仑退位。 由此可见,拿破仑对外战争(  )

A.摧毁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B.激发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C.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失败D.推动了欧洲国家民主政治的建立

14.

进入19世纪,英国先后进行了1832年、1867年和1884—1885年三次议会改革。三次议会改革后英国(  )

A.正式形成了责任内阁制度B.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C.逐步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D.基本实现成年男子的普选权

15.

1936年,卓别林主演的电影《摩登时代》,讲述了美国大萧条时期,主人公夜以继日地工作,已经产生幻觉,把别人的鼻子当成螺丝钉来拧,甚至将自己卷入流水线的皮带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美国人民工业化建设的积极性高涨B.经济大危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C.工业发展一定程度恶化了生产环境D.发达国家人们的精神生活日益空虚

二、材料阅读

16.

【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
材料一

部分朝代地方行政层级管理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和地方政府废置纷繁,分合靡定, 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沿革损益,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地方层级管理变化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地方层级管理变化的规律性认识。(4分)

三、开放性试题

17.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1904年1月13日由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近代由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系统学制。因制定颁布于旧历癸卯年,故又称《癸卯学制》。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后,学堂选官、留学毕业生选官一直是清政府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
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癸卯学制》特点,并简析其领布的意义。(12分)

18.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2021年10月25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日。1971年,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的提案,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
材料

联合国第二十六届大会2758号决议(中文版和英文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 联合国2758号决议 的内容,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19.

【社会保障与法律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老人将持有地让与家庭成员、亲属,或者非亲属人员,换来食物供给保证和类似养老金或退休金之类的其他利益。在实行敞田制的地区,庄园、村庄的非耕地、休耕地都是敞开的公用地,包括穷人在内的每个共同体成员都可以在公共地放牧牲畜,获取生产生活所需树干、树枝、灌木等燃料,获取建造、修缮房屋的地皮和材料,拾取遗落的羊毛,获取食用和出售的野生植物及其果实,等等。教会以教堂、修道院和建立慈善院来济贫,在国家尚未建立济贫体系的情况下,教士有责任劝说共同体成员照顾穷人。

——摘编自王学增 《中世纪英国乡村贫困与社会济助研究》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工业生产中的伤亡事故频繁,工人生活条件与健康状况不断恶化。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俾斯麦政府通过立法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自1883年起,俾斯麦政府相继颁布了《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为工人及其家属、工伤者提供医疗保障,同时也为老年人及伤残者提供养老金和津贴。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英国解决贫困问题的救助方式。(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后期德国加强立法的重点,并简析其历史背景。(8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社会救助和法律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共同价值。(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