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四川省资阳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7 浏览数:541

一、单选题

1.

《道德经》: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同 )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这一论述体现了(  )

A.孔子的 思想B.执政为民的理想追求C.墨家 兼相爱 的诉求D.无为而治 的理念

2.

唐世科举之柄,专付之主司 亦或胁于权势,或挠于亲故,或累于子弟,皆常情所不能免者。 至北宋, 又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 这一变化(  )

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B.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C.强化了中央用人权威D.增强了选人的公平性

3.

儒家传统中没有像佛学那么细密严谨的思辨体系,宋明理学以释、道的宇宙论和认识论成果为领域和材料,再建孔孟传统,将忠、孝、节、义上升到 天理 的高度,形成了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由此可见理学(  )

A.具有理论化、思辨化色彩B.使受众群体明显扩大C.符合当时治国理政的需要D.以恢复孔孟儒学为目标

4.

宋代的《农书》强调天时地利对于农业的重要性,指出耕稼是 盗天地之时利 ;总结了土壤改良的经验,同时对开辟肥源、合理施肥和注重追肥等措施都有精辟见解;讲到了稻作中耘田和晒田的技术要求等。以上材料体现出(  )

A.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B.精耕细作的农业传统模式C.政府重视土壤的改良D.中国农业科技在世界领先

5.

解读角度1:形体上,人的生理结构与天同类;解读角度2:意识上,人的道德情感源自上天;解读角度3:政治上,君主权力源自上天赐予。下列符合上述解读的历史概念是(  )

A.道法自然B.三纲五常C.格物致知D.天人合一

6.

宋朝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北宋《吕氏乡约》成为范本, 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 明朝后期,乡约改为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 六谕 ,常引用《大明律》来解释六谕,不遵乡约的百姓要受到处罚。据此可知明代的乡约(  )

A.道德教化作用减弱B.逐渐背离儒学宗旨C.约束力在逐渐增强D.具备法律同等效力

7.

从唐代传奇《李黄》到宋人词话《西湖三塔记》,再到明代冯梦龙的小说《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主要人物白娘子从一个故意害人的蛇妖形象发展成为大胆追求自由爱情的女性形象。文学作品中白娘子形象的变化根源于(  )

A.市民阶层的精神追求B.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C.封建纲常的不断强化D.心学下自我意识觉醒

8.

有学者认为:19世纪初,西方传教士的东来并没有使中国出现文化选择的问题。林则徐、魏源等人则是地主阶级改良派进行文化选择的最初探索者,特别是魏源。他们的文化选择表现出(  )

A.自省反思及功利性B.救亡图存的民族大义C.固守封建传统文化D.充分肯定西方的制度

9.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提到:1850—1899年的567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40%,自然科学占30%,历史、地理占10%,社会科学占8%,教育、哲学、文学和艺术占3.5%.据此可知,当时(  )

A.中体西用 思想传播中断B.维新思想得到较快发展C.学习西方受到实用观念影响D.崇尚科学成为主流思潮

10.

谭嗣同《仁学》中说,在人类形成之初,大家都是平民百姓,各有生业,不能同时管理好各项事务,所以共同推举其中的一人为君。君是由民共同推举的,也就必定可以由民共同废掉,……这是 天下之通义 。谭嗣同意在(  )

A.论证实行民主政治的合理性B.提倡君民都要信守契约C.阐释 民贵君轻 的思想内涵D.介绍 天赋人权 思想

11.

新文化运动时期有人称: 实业在英文为Industry,而Industry训(解释)为勤,不过是吾国 民生在勤'之古义……,且今不知利用祖宗所传之宝藏发挥而光大之,而习诵欧文眉飞色舞,时人对此顿露鄙夷之态者,随在而有 。材料表明(  )

A.中西文化存在着互通之处B.西学传播面临着一些阻力C.西方文化有一定的局限性D.传统文化比西方文化先进

12.

从1920年9月起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毛泽东连续发表《湖南建设问题的根本问题——湖南共和国》《 湖南自治运动 应该发起了》《为湖南自治敬告长沙三十万市民》等十余篇文章。可见,当时毛泽东的政治理想是(  )

A.政治改良、地方自治B.人民革命、当家做主C.中央分权、地方自主D.舆论自主、群众自治

13.

为了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一个纵向的历史的了解,郭沫若从1928年开始了对中国社会史研究,他通过对文献与实物史料分析,认为中国历史先后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阶段,这引起了学术界与思想界的强烈震动。郭沫若此举(  )

A.使学界对历史研究的方法趋同B.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C.让学界逐渐重视运用一手史料D.改变了民众对社会史的认识

14.

1948年初,彦涵前往石家庄获鹿县大河村持土改运动。随着土改的深入,大河村随即开展了选举工作,用原始的投豆子的方法选举村长。根据这次选举,彦涵创作了《豆选》。该作品体现了(  )

A.中国传统的文人画风格B.解放区已实现农民自治C.农民的民主意识已觉醒D.广大农民文化素养较高

15.

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在文中毛泽东提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这几个口号是怎样提出来的呢? 提出这几个口号的依据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B.中国社会的各类矛盾已消亡C.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即将展开D.承认社会上各种不同的矛盾

16.

1945年4月,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于党的历史上各次 倾错误作出了公正的批评和结论;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国以来党的重大历史问题作了总结和评价。两个 决议 的共同之处在于(  )

A.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B.体现了我党适时的进行自我完善C.结束了 倾在中央的领导D.引领着中国进入了新的发展方向

17.

下表为1977年到1982年我国高考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表。(  )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报考人数

570

610

4685

333

259

187

高效录取人数

27

402

284

28

28

32

录取比例

474%

659%

606%

814%

1081%

1711%

A.改革开放削弱了人们报考的热情B.改革开放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C.高等院校教育逐渐走向大众教育D.基层社会中 读书无用论 盛行

18.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政治论断的提出(  )

A.为缩小贫富差距、解决民众温饱问题提供了行动指南B.初步改变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阶段判断
C.初步改变了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定位D.是基于我国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现实

19.

古罗马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损害水道者、偷水者等要受制裁 禁止邻人使用暴力阻止下水道清扫和修理 洗羊毛活动必须在城外进行 赋予外国医生罗马市民权 等。表明罗马法(  )

A.重视对公共利益的保护B.贯穿环境保护的理念C.维护 人人平等 的原则D.体系完备、内容全面

20.

意大利人在14世纪以前并没有表现出对古典文化的巨大而普遍的热情来。这需要一种市民生活的发展,需要贵族和市民必须学会在平等的条件下相处,而且必须产生这样一个感到需要文化并有时间和力量取得文化的社交世界。 材料主要说明(  )

A.市民的选择决定了文化的取向B.思想变革需要社会环境的推动C.思想解放需要平等的政治环境D.新航路开辟推动文艺复兴开展

21.

卢梭是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歌德曾评价: 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卢梭开辟 新时代 的依据之一是他主张(  )

A.建立 理性宗教 B.防止权力的滥用C.运用科学和理性D.主权应属于人民

22.

达尔文主义影响深远。各国的民族主义赞美者认为它给了他们支持和正当理由;上、中层阶级激烈反对国家为促进较大的社会平等而做出的任何干预;按照世间的成就判断,软弱、低劣的诸土著民族则需要优越、强大的欧洲人进行保护和指导。这表明(  )

A.生物进化理论因需要而变化B.自然科学是社会科学的基础C.科学理论也可能被多元解读D.社会达尔文主义具有合理性

23.

赏析乐段,作品代表了该时期流行的一种文艺思潮。与该作品流派相似的是(  )

A.巴尔扎克《人间喜剧》B.凡·高《星月夜》、《向日葵》C.马尔克斯《百年孤独》D.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24.

奈斯比特《大趋势》中指出: 在日常生活当中,随着愈来愈互相依赖的全球经济的发展,我认为语言和文化特点的复兴即将来临。简而言之,瑞典人会更瑞典化,中国人会更中国化,而法国人也会更法国化。 作者旨在说明(  )

A.各国经济联系愈加紧密B.经济全球化促进民族化C.民族文化逐渐走向独立D.民族文化依赖全球经济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壬戌学制发轫于1915年,经不断修正,1922年北洋军阀政府公布了 新学制体系 ,史称 壬戌学制 。它一反清末民初仿照日本学制的模式,采用美国的 六三三四 的单轨形式,故又称 六三三学制 。该学制经国民党政府修修补补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这个学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学制。
学制以七项标准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即:1.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2.发挥平民教育精神;3.谋个性之发展;4.注意国民经济力;5.注意生活教育;6.使教育易于普及;7.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
该学制规定:高级小学、初级中学可以设立职业科,高级中学分为普通、农业、工业、商业、师范等科目。

——摘编自袁强《中国近现代的教育改革》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壬戌学制产生的原因和意义。(14分)
材料二
英国幼儿教育是在18世纪后期 自由 博爱 的思想影响下产生的。1816年,欧文在苏格兰为纺织厂的工人建立第一所幼儿学校;1911年,麦克米伦姐妹在德普特福创建 户外保育学校 ,招收所有5岁以下儿童,特别是贫民和工人的幼儿。在英国,由于受到卢梭、欧文等哲学思想的影响,游戏成为幼儿教育的正规课程,是 教育过程中的一部分 。1988年,英国颁布《教育改革法》,第一次在英格兰和威尔逊实行全国课程,加强了政府对幼儿教育的干预。20世纪90年代以后,《兰伯尔德质量报告》和《皇家艺术学会报告》都强调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兰伯尔德质量报告》建议学前课程应当建立在八个主要学习领域,《皇家艺术学会报告》指出,应当为所有3—4岁的孩子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摘编自蒋盈《英国幼儿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改革研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幼儿教育的特征。(8分)
材料三
中国古代提出培养的 圣人 成人 君子 等,就是当时社会所需要的一种全面发展的人。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教育家,强调尊重儿童个性,培养生气勃勃、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并积极参与生活的人。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等在自己的实验基地,有计划地实施了德、智、体、美及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1995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摘编自薛小雷等《浅谈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的教育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外教育有何相同之处。(3分)

三、开放性试题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党的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真理。同时,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全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者进行极为艰巨、极具挑战性的努力。一百年来,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博大胸怀吸收人类创造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 马克思主义 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证。(要点: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12分)

四、材料阅读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明末清初思想家的反思主要集中在君为臣纲的君主专制上,在三纲中,君为臣纲是核心。但由明朝覆亡引发的思考还不能有新的发展,他们能够怀疑和批判宋明理学,在那个时代已经是佼佼者,因此,说他们是启蒙哲人,是完全合理的。但是他们的思想武器仍然是先秦儒学,仍然是民本思想,没有……,清代的主流意识形态没有因他们的存在而有任何改弦更张的迹象。

——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
启蒙 就是开启智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因而, 自由 也是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这里所说的自由是指人们在政治、经济、宗教等领域追求自由、平等和民主的理念或理想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恩格斯称赞: 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 ,创造了法国历史上一个灿烂夺目的时代。

——摘编自郑晓宇等《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内容及思想》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启蒙思想产生的历史作用。(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