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壬戌学制发轫于1915年,经不断修正,1922年北洋军阀政府公布了
“新学制体系
”,史称
“壬戌学制
”。它一反清末民初仿照日本学制的模式,采用美国的
“六三三四
”的单轨形式,故又称
“六三三学制
”。该学制经国民党政府修修补补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这个学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学制。
学制以七项标准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即:1.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2.发挥平民教育精神;3.谋个性之发展;4.注意国民经济力;5.注意生活教育;6.使教育易于普及;7.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
该学制规定:高级小学、初级中学可以设立职业科,高级中学分为普通、农业、工业、商业、师范等科目。
——摘编自袁强《中国近现代的教育改革》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壬戌学制产生的原因和意义。(14分)
材料二
英国幼儿教育是在18世纪后期
“自由
”与
“博爱
”的思想影响下产生的。1816年,欧文在苏格兰为纺织厂的工人建立第一所幼儿学校;1911年,麦克米伦姐妹在德普特福创建
“户外保育学校
”,招收所有5岁以下儿童,特别是贫民和工人的幼儿。在英国,由于受到卢梭、欧文等哲学思想的影响,游戏成为幼儿教育的正规课程,是
“教育过程中的一部分
”。1988年,英国颁布《教育改革法》,第一次在英格兰和威尔逊实行全国课程,加强了政府对幼儿教育的干预。20世纪90年代以后,《兰伯尔德质量报告》和《皇家艺术学会报告》都强调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兰伯尔德质量报告》建议学前课程应当建立在八个主要学习领域,《皇家艺术学会报告》指出,应当为所有3—4岁的孩子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摘编自蒋盈《英国幼儿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改革研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幼儿教育的特征。(8分)
材料三
中国古代提出培养的
“圣人
”、
“成人
”、
“君子
”等,就是当时社会所需要的一种全面发展的人。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教育家,强调尊重儿童个性,培养生气勃勃、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并积极参与生活的人。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等在自己的实验基地,有计划地实施了德、智、体、美及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1995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摘编自薛小雷等《浅谈“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的教育”》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外教育有何相同之处。(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