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北京市房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北京市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0 浏览数:231

一、单选题

1.

下列一组史料反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抗争的相关历史信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上述史料因类型不同价值也不同B.近代经济发展是人民抗争的根源C.抗争取胜使清政府收回国家主权D.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抗争呈多元化

2.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1885年,中法战争法军战败,法国内阁因此倒台,中法签订《越南条款》。同年,台湾建省

法国丧失了对越南的控制权,清政府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

B

1891年至1895年,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期间完成《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标志戊戌维新运动进入高潮

C

1895年,《马关条约》允许外国人在中国设厂制造,清政府不得不放开民间办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增多

推动了近代中国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

D

1901年,清末新政的内容有改革教育、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等

满足了立宪派的政治要求

3.

下图为1908年京师自来水有限公司第一次发行的股票。该公司在招股章程中规定 专集华股,不附洋股,凡本国民众,无论官、绅、庶均可入股,享受股东权利。 1910年京师自来水工程竣工,水厂投产,有了自来水,但购买者不多。为消除市民顾虑,公司散发传单进行宣传,并采取免费送水两个月等促销办法,逐渐打开销路。由此可以推断(  )
①该公司采用了一些新的经营方式和手段 ②民众对新生事物的接受有个渐进的过程
③该公司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经济主权 ④下图是我国第一次发行股票的历史见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

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 可见五四运动是(  )
①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主力军的全国学生运动
②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③中国人民为了拯救民族危亡的社会革命运动
④传播新思想新文化与新知识的思想启蒙运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

下列是取材于同一时期的两幅漫画。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
                                                                               民众纷纷走后方                                 军民齐心共协力

A.国共合作的实现保障了国民大革命的胜利B.打土豪分田地极大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C.抗日战争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团结意识D.国统区形成了以反美蒋为中心的爱国运动

6.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下列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按其出现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论述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
②明确提出我国建设 四个现代化 的伟大目标
③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整体推进改革的新阶段
④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④③D.③①②④

7.

分析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我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因素有(  )
①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②中国共产党能够准确把握国际形势
③始终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外交 ④新中国成立以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自治区、自治州及自治县(旗),逐步进行有关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工作。这些民族自治地方条例覆盖范围广,又有地方特色,这项工作的开展(  )

A.最初的依据是党和国家处理民族问题上 五个认同 的原则B.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正式颁布实施
C.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自治地方法规体系建设D.首次深刻说明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

9.

读下列《2011年至2018年中美日国内生产总值柱状图》。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中国和美国的差距总体上呈缩小趋势 ②中国远远高于美国和日本两国的总和
③日本和中国的差距整体上在逐步拉大 ④中国基础建设多个领域居于世界首位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0.

分析下表中人类早期区域文明的成就,可以得出(  )

古代中国

古代埃及

古代西亚

古代印度

古代希腊

青铜器

都江堰

太阳历

金字塔

《吉尔伽美什》

60进位制

种姓制度

创造从19的数字

城邦民主政治

帕特农神庙

A.城邦国家形成,各国文字出现B.早期各区域文明是同时产生的C.各地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D.文化多样,折射人类社会生活

11.

中世纪西欧部分城市特许状的内容如下: 任何个人来到这个市镇,只要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免受其先前领主的追捕。 任何人在林肯城城内按土地保有权购买土地,……一如其过去,不受任何干扰与迫害。 我保证我所有的沃灵福德市民在我的整个英格兰和诺曼底的土地上都有安全和平,并且无论他们在哪里。 这说明,西欧城市特许状(  )

A.规定了西欧封建社会中封君封臣的权利与义务B.适用于国王统辖范围内所有自治城市全体臣民
C.明确了中世纪西欧城市市民有一定的自由权利D.是保障城市臣民政治自由权利的唯一法律文件

12.

下图为16世纪至17世纪《西欧小麦价格指数变化曲线图》。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这一变化原因的是(  )

A.早期殖民扩张白银流入西欧B.西欧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C.三角贸易导致黑奴涌入欧洲D.新航路开辟促进了食物交流

13.

读下列两幅地图,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 
                                                               列强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18世纪晚期)           独立后的拉丁美洲
①民族独立运动改变了拉丁美洲的政治格局
②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任务仍然未完成
③海地成为美洲大陆第一个赢得独立的国家
④拉丁美洲国家在独立之后都建立了共和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4.

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或者交换农奴。农民可以得到土地,但必须交纳赎金。

1862年,美国林肯总统领导的联邦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86311日起,凡当时仍在叛乱的任何一个州或地区,其境内所有奴隶都应永远获得自由。

阅读上表中两个文件的内容节编,可以看出(  )

A.农奴制改革使农奴获得了完全自由B.两个文件都推动了本国近代化进程C.两国彻底废除旧制度实现民主政治D.美国全境禁止奴隶制促进南北统一

15.

1867年一位德国人在《自由的法律职业:对普鲁士司法改革的首要要求》中提到: 英国的经验显示,律师就像是有效制约政府权力的看门狗,他们在代理当事人的同时,也代理了所有阶层的利益。律师是为人们的福祉而努力。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1878年,德国颁布《国家律师法》,奠定了德国近现代律师制度的基础。以下对德国律师制度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使所有人直接参与法律事务 ②单纯为被审判者的利益考虑
③有利于减少法官对法律误读 ④有利于维护人权和司法正义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二、材料阅读

16.

左宗棠述评(10分)
材料一
1885年左宗棠去世后,清廷发布上谕:大学士左宗棠,学问优长,经济闳远,秉性廉正……同治年间,剿平发逆及回、捻各匪,懋建勋劳。穆宗毅皇帝深资倚任,……授为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朕御极后,特命督师出关,肃清边圉,底定回疆,厥功尤伟。……上年命往福建督办军务,劳瘁不辞。……讵意未及就道,遽尔溘逝。披览遗疏,震悼良深!
材料二
谭嗣同在《致贝元徴书》中说: 历观近代名公……更事既多,识力乃卓。 左文襄晚达,故沈观最久。其请造轮船之疏曰: 彼既巧,我不能安于拙;彼既有,我不能傲以无。 所至辄兴创机器,信知所先务矣。 邹容在《革命军》中讲左宗棠 忍心害理,屠戮同胞,为满人忠顺之奴隶。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左宗棠的主要活动。(4分)
(2)上述材料中对左宗棠的评价有哪几种观点?简要分析其理由。(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7.

百年大党(15分)
材料一
材料二
2021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其中提炼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主要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的百年奋斗,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1)根据材料一,能够确认哪些史实?(3分)
(2)阅读材料二、三,结合所学,对材料二中前两个时期党的重大成就进行评析。(10分)
(3)联系党的百年历史,谈谈你的认识。(2分)

18.

法治与民生(9分)
材料一

我国颁布的部分法律法规文件名称示意图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材料三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组织、个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应当依法给予拆迁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及个人生活体验,从法治与民生关系的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9分)
(要求:观点明确,信息提取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19.

文化交流与传播(9分)
材料一

领域

中古时期文化交流与传播情况摘编

数学、天文地理

8世纪印度数字传入阿拉伯,12世纪由阿拉伯传入欧洲,成为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10世纪,阿拉伯人修正古希腊人托勒密关于太阳轨道和行星轨道的计算方法。

科学技术

8世纪中国造纸术传入阿拉伯,后经由拜占庭、埃及、摩洛哥传入欧洲;指南针、火器等在13世纪经阿拉伯传入欧洲。

哲学思想

9纪阿拉伯人将希腊学者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译成了阿拉伯文,11世纪下半叶到13世纪又转译为拉丁文,传入西欧,启发西欧的思想文化。

医学

10世纪阿拉伯人总结希腊、印度等地区的医学知识,编纂《医学集成》,在西方医学研究中使用。11世纪阿拉伯医学家阿维森纳在《医典》一书中把脉象区分为48种,其中有35种与中国的脉象名称相同。

材料二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古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材料举例说明。(4分)
(2)阅读材料二,归纳《中国孤儿》与《窃国贼》两个剧本的相似之处,并从两个剧本中任选其一,分析其背景和影响。(5分)

20.

马克思的革命观(12分)
材料一
马克思曾指出: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的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马克思认为,革命具有自然意义,体现着人对自然的改造和对人自身的改造,革命是人们 改变世界 的一切实践活动。
材料二
1815年以前约30年期间,发生了两次 革命 。一次与法国有关,主要是政治性的,涉及政府组织、公共权力和权威、法律、个人权利以及社会各阶级的法律地位等。另一次 革命 主要是经济性的,涉及财富产生、制造技术、资本的形成以及消费者销售产品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关于革命的观点。(4分)
(2)结合材料二中两次 革命 的表述及相关史实,对 马克思关于革命的观点 加以阐释。(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