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历史二模试题

适用年级:不限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8 浏览数:807

一、选择题

1.

2020年8月,习近平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提倡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也有一位人士,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他是(  )

A.墨子B.孟子C.庄子D.韩非

2.

秦的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开创的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基本模式是(  )

A.禅让制B.郡县制C.行省制D.分封制

3.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呈现的主要特征是(  )

A.国家统一与吏治清明B.科技落后与经济停滞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社会繁荣与文化开放

4.

一个朝代的兴衰与统治者的政策密切相关。从下列表格可以看出,加速三个王朝灭亡的共同政策因素是(  )

统治者

商纣王

秦始皇

隋炀帝

政策

对外征伐,修筑豪华宫殿,

征收繁重的赋税,施用酷

刑等

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

税,大规模地征调民

力服徭役和兵役,实

行严苛的法律等

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征发大批的劳动力,

营建一系列重大工

程;屡次发动战争等

A.实行残暴统治B.加强中央集权C.实行民族压迫D.加强文化专制

5.

下列事件能体现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的是(  )

A.文成公主入藏B.玄奘西行天竺C.鉴真东渡日本D.遣唐使来华

6.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最早出现的是实物货币,现今又有了网络货币。纸币最早出现在我国(  )

A.秦朝B.唐朝C.北宋D.南宋

7.

如图是某博物馆收藏的三枚印章,它们代表的机构管理的相同区域是今(  )

元朝宣政院印

明朝朵甘卫都指挥使司印

清朝册封七世达赖金印

A.东北地区B.新疆C.西藏D.台湾

8.

近代有人主张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 ,力图建立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的理想社会。提出这一主张的是(  )

A.农民阶级B.洋务派C.维新派D.革命派

9.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界;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 与诸国仇敌 的组织……”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0.

辛亥革命是矗立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这里 丰碑 的含义是指(  )

A.揭开了新民主义革命的序幕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实现了完全的民族独立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11.

1949年6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 八一 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 八一 两字能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是因为(  )

A.新文化运动B.武昌起义C.秋收起义D.南昌起义

12.

某同学在学习 人民解放战争 这一单元内容时,将其划分为 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战、夺取胜利 四个阶段。揭开了 战略进攻 序幕的是(  )

A.转战陕北B.挺进大别山C.三大战役D.解放南京

13.

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政策调整时间轴,其中①阶段推动农村政策调整的法律文件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国土地法大纲》

14.

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的契约。这种新的土地经营形式是指(  )

A.农业合作化B.人民公社化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土地集体经营

15.

对于1971年10月25日发生的一件大事,美国代表布什说: 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的代表们 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 。这个 转折点 是(  )

A.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万隆会议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

16.

帝国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 材料中的 帝国 是(  )

A.亚历山大帝国B.古罗马帝国C.阿拉伯帝国D.汉王朝

17.

下图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它体现的是(  )

A.雅典的民主政治B.印度的种姓制度C.罗马的奴隶制度D.法兰克王国的封君封臣制

18.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这体现了(  )

A.人文主义B.神权至上C.维新思想D.科学精神

19.

如图反映出法国大革命的什么特点?(  )

A.政体出现反复B.时间旷日持久C.革命最终失败D.具有世界影响

20.

下列数轴图呈现了17~18世纪的若干重大事件。它们反映的时代潮流是(  )

A.推翻本国封建统治B.反抗外国殖民侵略C.进行资产阶级革命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1.

高效、便捷的高铁网,让城市之间的关联度变得更加紧密,极大地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城市圈逐渐开始成为 一小时圈 甚至 半小时圈 。下列发明标志着铁路时代到来的历史事件是(  )

A.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B.英国瓦特改进了蒸汽机C.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D.奥托发明了煤气内燃机

22.

7世纪,日本从中国文明中受益;19世纪,日本又完成了国家现代化的成功转型。下列有关日本 受益 转型 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B.促进资本主义发展C.开始对外侵略扩张D.削弱中央集权

23.

观察如图,下列主题最适合__▲__处的是(  )

A.凡尔赛体系的出现B.华盛顿体系的确立C.一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形成D.二战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24.

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政府制定了很多法律法规,如通过了《紧急银行法》整顿金融;通过《农业调整法》稳定农产品价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指导。这些措施的特点是(  )

A.采取自由放任政策B.通过立法干预经济C.提高福利缓和矛盾D.优先发展金融信贷

25.

联合国在防止局部武装冲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反对军事侵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裁军扩散领域作出了积极贡献。这反映了联合国(  )

A.促进了国际合作B.促进了经济发展C.解决了贸易争端D.维护了世界和平

二、材料题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边境战争不断。
材料二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统治集团之间的和亲现象不胜枚举,唐朝的和亲具有典型意义……在唐帝国存在的近三百年里,唐朝与少数民族正式和亲共有二十三次。

——崔明德《对唐朝和亲的一些考察》

材料三  宋朝先后与多个北方民族建立的多个政权形成对峙。与这些政权的和、战关系,也成为贯穿两宋的一条重要历史线索。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四  中国边疆最早确立于秦汉之际……在长期边疆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

——周平、李大龙《中国的边疆治理:挑战与创新》

(1)材料一中指出的西汉时期 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 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蕃和亲的具体事例。(写出一例即可)唐蕃和亲有何意义?(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与宋对峙的政权名称两例。历史上灭亡南宋的是哪一王朝?(4分)
(4)以元朝和清朝前期为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 有哪些?这对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什么意义?(4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材料二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内容

部门

1953年比例(%)

1957年比例(%)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材料三  1957年底,我国兴建156个工业基地,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1万多个,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措施?(4分)
(2)从材料二的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在这一时期下达了怎样的任务?有什么意义?(6分)
(3)材料三表明我国在此期间取得一系列成就,联系所学知识,列举出这一时期在交通运输方面的两个成就。这一时期形成了我国哪一重要工业基地?(6分)

28.

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的扩展,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深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出现现代化。英国迅速崛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到1850年,火车冒着蒸汽在英国2 000英里的铁轨上轰鸣运行,将人和货物迅速、便宜、可靠地运到分布在各地的车站,给制造业、商业和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据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等整编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崛起的两大因素。(4分)
材料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全部新工业仿佛一夜之间蹿升起来,但是在所有的新进展中,或许最重要的是在工业和民用中使用电力。此时科学研究成果在工业上得到更直接的应用,出现了大规模生产技术。公司制替代合伙关系成为标准,股份公司成立后,股票持有者是公司的所有者,但实际上,他们几乎毫不参与公司的管理决策,管理决策权归董事会。

——摘自《世界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特点。(4分)
(3)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力量进一步增强,主要国家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某同学根据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制作了思维导图,请填写空白处的内容。(4分)
材料三  马克思主义是最科学、最完整、最严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形成,是直接服务于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改造世界的实践理论。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在运用时不能生搬硬套,必须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摘自刘建军《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苏联(俄)、中国都不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请各举一例重大成果。(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