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19 浏览数:874

一、单选题

1.

先秦时期,有思想家提出: 故尚贤使能,则主尊下安;贵贱有等,则令行而不流;亲疏有分,则施行而不悖;长幼有序,则事业捷成而有所休。 这些主张(  )

A.强调了君主集权的重要意义B.代表了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C.蕴含了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D.体现了国家治理的现实需求

2.

东汉末年为了对抗农民起义,出现了许多 坞堡 。坞堡是豪强地主以血缘和地域为载体,以宗族与乡里为纽带而形成的武装组织,且耕且战,自保自存。这一组织(  )

A.是政府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B.加强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因素D.有利于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

3.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所著《帝范·崇文》中有如下记述: 当乎之际,则轻甲胄而重诗书,是知文武二途,舍一不可;与时优劣,各有其宜;武士儒人,焉可废焉。 据此可知,唐太宗(  )

A.认为治国应该因势而异B.推崇科举制度C.主张提升官员文化素养D.倡导儒学复兴

4.

汉代察举制中科目最盛的三科是孝廉、贤良文学和茂才,唐代设有 贤良方正 直言极谏 科。宋代要求外郡推荐考生 须是履行(指行为)无恶、艺业及等者 。清代特设孝廉方正科。这说明古代官员的选拔(  )

A.重视对官员德才的考核B.抑制了豪族对政权的垄断C.废除以诗赋取士的旧制D.克服了凭恩荫选官的弊病

5.

《明会典》记载了明朝前期进口货物交易情况。其部分货物交易情况,列表如下:

货物名称

苏木

胡椒

乌木

檀香

计量单位

规定价格

500

3

500

500

与琉球贸易价格

10

30

与暹罗贸易价格

5

25

40

10

与满刺加贸易价格

20

40

10

注:1贯=1000文;“—”表示数据缺失。
据此可知,明朝前期(  )

A.朝贡贸易特征明显B.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C.抑商政策有所松动D.国内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6.

19世纪70年代,上海租界建成自来水厂,率先引进有线电报和电话,80年代又引进了电灯。1884年,上海至南京的电报线延伸至长江中游的汉口,1899年汉口电报局兼办电话。之后重庆也引进了饮水、照明、通讯等设施。这表明近代城市设施的兴办(  )

A.由民族企业家主导B.沿海、沿江与内地同时进行C.与开埠通商紧密联系D.遍及城乡为民众所普遍接受

7.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出台了《考选委员会组织法》、《典试委员会组织法》、《公务员任用法》、《公务员考绩法》等一整套文官考试任用、俸禄发放、奖惩与考核的法律。这表明当时的公务员制度(  )

A.较为科学完善,并得以全面实施B.进行了制度化法律化的探索C.提升了官员素质,杜绝了腐败现象D.组织严密,保证了政府的效能

8.

图1是1949—1956年我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数量变化曲线示意图。图书馆数量的变化(  )

图1

A.是贯彻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方针的结果B.体现了社会变革和生产关系的调整
C.反映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事业的成就D.一直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

9.

表2是 五四宪法 八二宪法 的章节顺序比较简表。两者章节顺序的变化说明我国(  )

表2

章节顺序

五四宪法

八二宪法

第一章

总纲

总纲

第二章

国家机构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第三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徽、首都

国旗、国徽、首都

A.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B.建成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C.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D.充分保障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

10.

下表是1955~1960年与中国建交国家统计表,对表格反映的史实解读完全正确的是 (  )

时间

国家

时间

国家

1955

阿富汗、尼泊尔

1958

柬埔寨、伊拉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

1956

埃及、叙利亚、也门

1959

苏丹、几内亚

1957

斯里兰卡

1960

加纳、古巴、马里、索马里

A.一边倒 政策取得丰硕成果B.中国加强与不结盟运动合作C.中国与西方国家出现建交高潮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贯彻

11.

观察表4,造成 希腊时代 希腊化时代 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表4

    时代

内容

希腊时代

公元前54世纪

希腊化时代

公元前4世纪2世纪末

社会思想

理想主义、地方主义

现实主义、国际主义

教育

私学盛行

公学盛行

商业

有限的商业活动

广泛的海路商业活动

A.罗马帝国的建立B.世界帝国 的形成C.海洋文明的影响D.世界性航路逐渐形成

12.

从10世纪开始,在英国、法国等地,逐步产生了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认为国王的触摸可以治愈患者的皮肤病,这种观念在17、18世纪达到高峰。这一现象可以说明(  )

A.欧洲医学水平长期停滞不前B.王权观念和民族国家得到发展C.启蒙运动对西欧影响有限D.英法民众卫生意识显著增强

13.

来自异域的糖、咖啡、茶、巧克力,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和欧洲社会。源自亚洲的甘蔗种植与蔗糖制造技术被欧洲殖民者传播到美洲,引发了 蔗糖革命 人口大迁移 ,催生出种植园经济和殖民地奴隶制度。这表明(  )

A.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B.奴隶贸易由此开始C.人口迁移引发物种交流D.欧洲阶级结构发生变革

14.

表1是英国高级官员罗素和阿伯斯诺特对1854年关于重建文官制度的《诺斯科特——屈威廉报告》的看法。据表可知,两人都(  ) 

人物

看法

罗素

现在是女王任命大臣,大臣再任命他的下属,将来如果考试委员会代替女王,我们将坚决反对

阿伯斯诺特

对报告中关于原有的文官选任制度的批判是有失公允的责难,给地位尊崇者的心灵带来了惨痛的危害

A.承认文官制度重建的紧迫性B.强调文官改革将会破坏英国宪政基础C.否定文官制度改革的必要性D.认为文官改革政策加剧英国社会动荡

15.

表4为1967年前后坦桑尼亚中学历史试卷的问题设计。其变化表明坦桑尼亚政府的意图是(  )

1967年前

1967年后

1.许多欧洲国家是非常成功的殖民势力。你对此如何解释?

2.人们普遍认为古希腊文明为现代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解释为什么这样?1962

3.简短描述如下各项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性:雅典、游牧民族、新石器时代、神圣罗马帝国、伽利略。1962

1.我们可以从古代非洲帝国学到什么?

2.讨论1957年加纳独立对其他非洲国家的影响。1967

3津巴布韦是非洲人的成就,评价该说法。1969

表4

A.增进国民的民族文化认同B.否定西方的文化和意识形态C.号召民众支持不结盟运动D.增进与其他非洲国家的团结

二、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
南海一号 是迄今为止在环中国海区域发现的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南宋远洋贸易商船,于2007年开始打捞。以下是 南海一号 水下考古发掘出的部分文物及其说明。
(1)简要说明以上考古发现的历史价值。(11分)
(2) 南海一号 在诸如船主身份、船上人员是否逃生、当时船上生活如何、木质船为何长年不腐等方面仍存在谜团,专家如果继续深入研究,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入手。(2分)

三、开放性试题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表7 民国初年的主要政党

名称

创立时间

代表人物

宗旨

中华民国宪政党

19123

伍廷芳

博采民国宪法,确定纯粹中华政体

统一党

19123

张謇

巩固全国之统一,促进共和政治

共和党

19125

黎元洪

防止分裂,便利政务进行,实行共和政治

国民党

19128

孙中山、宋教仁

促成政治统一,维持国际和平

民主党

19128

梁启超

拥护法律自由,调和社会利益

材料二
中国从前的命运在外交……而今后的命运,则全在内政。一个主义、一个党,是国民革命不变之最高原则、民族复兴唯一正确之路线,是领导革命建设国家的总机关,永为中国唯一的革命政党。

——摘编自《中国之命运》(1943年3月10日发表,由蒋介石授意,陶希圣执笔)

材料三
在中国人民面前摆着两条路, 光明的路和黑暗的路。有两种中国之命运,光明的中国之命运和黑暗的中国之命运。或者是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中国,就是说,光明的中国,中国人民得到解放的新中国。或者是另一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分裂的、贫弱的中国,就是说,一个老中国。我们应当用全力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反对另外一种黑暗的前途和黑暗的命运。

——摘编自《两个中国之命运》(1945年4月23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的开幕词)

提取材料信息,对辛亥革命以来中国政治体制建设的探索进行解读。(14分)

四、材料阅读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1969年12月18日基辛格在一次记者招待会说道: 我们的目的是清除对外政策中的一切感情用事 我们一向都表明,我们没有永久的敌人。我们对其他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特别是像共产党中国这样的国家的判断,将以它们的行动为依据,而不是以国内的意识形态为依据 。1971年7月9日,基辛格在极其秘密的状态下,从巴基斯坦飞越喜马拉雅山进入中国,打破了冰冻多年的中关关系的坚冰。

——摘编自沙靖宇《基辛格的现实主义外交思想与中关关系正常化》

材料二
中华文明不是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而是作为一种永恒的自然现象在历史上出现。古代中国疆域最大的时期,文化势力圈覆盖整个亚洲大陆,远非欧洲国家可比。中国不仅在人口和疆土上远远超过欧洲诸国,而且直到产业革命前,仍远比他们富饶。过去的2000年里,有1800年中国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都要超过任何一个欧洲国家。…… 对武力胁迫的厌恶 深深扎根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中国人更愿意倡导一种文化性的政治等级秩序,而不是通过军事征服扩大边界和势力范围。也不像美国那样要将自己的价值观传播到世界各地,中国传统上虽然有强大实力做后盾,但更主要是进行一种基于承认和互惠的超越地理范围的影响。

——摘编自亨利·基辛格《论中国》

(1)结合史实,指出材料一中基辛格出现有关言行的原因。(7分)
(2)谈谈你对材料二中基辛格对中国认识的理解。(6分)

五、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棉花帝国

在人类历史上,棉花产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历程。世界棉花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空间关系不断变化。
材料
分别对三幅图中的棉花产业发展信息进行阐释。(15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