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广东省肇庆市二模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2 浏览数:2417

一、单选题

1.

表1 春秋战国时期部分典籍对周公的记述表

典籍

记载

《尚书·大传》

周公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墨子·贵义》

周公旦朝读书百篇,夕见漆十士

《孟子·离娄下》

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据表中内容可知,新兴的士阶层借助周公(  )

A.重建礼乐秩序B.构建理想政治C.倡导重儒风尚D.恢复贵族政治

2.

汉初相继为相者都是追随刘邦的开国元勋,到了惠帝(高祖之子)时,所任丞相曹参、王陵、陈平既是勋旧又是皇帝的长辈。每遇大议,皇帝甚至亲自到相府议政。这一现象说明,汉初(  )

A.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趋于完备B.君主至尊局面改变C.丞相掌握中央行政中枢的权力D.臣僚弄权现象凸显

3.

唐初《唐律疏议》明确规定:(长安城)闭门鼓后,开门鼓前,有夜行者,皆为犯禁。《唐会要》记载:840年,唐文宗下令京城夜市应该禁断。《新唐书》记载:881年,谏议大夫萧廪奏请皇帝应该厉行宵禁。据此可知,唐代(  )

A.注重提升都城的经济功能B.重视对城市实施规范化管理C.依照法律规划和建设城市D.进一步打破城市的坊市界限

4.

宋代的政治弱势地位,使其缺乏了朝贡贸易中对政治目的的追求,而复归了贸易中的经济属性,使得政府和民间商人集团在这种经济联系中获得了好处。宋代的这一 追求 (  )

A.有利于海外贸易的发展B.推动了全国性商业中心的产生C.改变了重农抑商的政策D.促进了 天朝上国 观念形成

5.

晚明思想界由 家孔孟而户程朱 的局面变为 家孔孟而人阳明 的新格局。这一变化表明(  )

A.市民阶层的文化诉求发生改变B.理学失去官方尊崇地位C.重建儒家信仰理论任务的完成D.阳明心学的影响力扩大

6.

1867年,洋务派奏请在同文馆内专设天文算学馆时,遭到了强力的反对。对此,慈禧指出:朝廷设立同文馆,取用正途学习。原以天文算学为儒者所当知,不得目为机巧。不过借西法以印证中法,并非舍圣道而入歧途。材料反映出当时(  )

A.西学获得朝廷的尊崇B.中西体用之争偃旗息鼓C.传统观念受到了冲击D.洋务派改变自强求富方针

7.

1903年,邹容的《革命军》 出版不及一月,数千册销行殆尽 。1911年,清政府组织 皇族内阁 ,不少立宪派认识到清王朝无诚意立宪,从此与清廷离心。武昌起义后的两个月内,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这表明当时(  )

A.民主革命是大势所趋B.革命主体力量发生了改变C.清王朝中央权威式微D.国民思想文化实现了革新

8.

五四运动时期,上海裕昌祥毛巾打出广告:救国不尚空谈,请大家喝的、吃的、穿的、用的都要用国货。中国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生产的香烟名为 新爱国香烟 ,得到了广大民众的积极响应。这些做法(  )

A.意在推动反帝爱国运动进入高潮B.彰显了实业家义利并举的精神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D.获得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支持

9.

1938年11月,毛泽东指出:如果想把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事先经过国民党同意,那么,它不同意,怎么办?总之,我们不能破坏统一战线,但又不可以自己束缚自己的手脚。毛泽东这一指示的落实(  )

A.使全党认清了民主革命前途B.使敌后战场成为全国抗战主战场C.推动了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D.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0.

1963年,著名画家周瑞庄绘制了年画(如图1)。该作品(  )

图1

A.说明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基本完成B.倡导了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风尚C.体现出人们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D.助推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代的到来

11.

投机倒把 原意指看准时机行情,转手倒卖,以攫取暴利的非法活动。 投机倒把罪 在1979年出现在我国《刑法》中,到1997年 投机倒把罪 被取消,《投机倒把条例》也于2008年1月撤销。这一变化(  )

A.意在增强基层社会活力B.奠定了国家建设法治化社会的基础C.改变了商业经营的方式D.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12.

在向帝国迈进的时候,罗马所有阶层在对外战争中都表现出一种极其动人的公民精神。在帝国统治时期,帝国逐渐抹去了罗马公民和省区属民之间的差别,并且由于两类人民的同化,保证了省区人民可享受法律上的平等保护。据此可知,万民法的形成(  )

A.克服了城邦意识的局限性B.扩大了帝国的管辖范围C.加剧了外邦人之间的矛盾D.推动了法律程序的完善

13.

1685年,法王路易十四撤销了 南特赦令 ,大肆迫害胡格诺教徒,法国大批信奉新教的工匠和富商带着资金技术来到荷兰。荷兰政府对于他们的到来给予了精神上的欢迎和政策上的支持,荷兰的工场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据此可知,荷兰此举(  )

A.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B.践行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C.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D.有利于确立殖民霸权地位

14.

光荣革命 后,根据英国宪政的惯例, 国王不可能犯错误 ,这就造成王权的每一次行使,皆有某一位大臣为其负责。1702年,贵族议员德雷克明确指出:如果内阁大臣提出建议,就应该为此负责;而他们如果不提供建议,则应该为此辞职。可见,当时的英国(  )

A.议会中的 第三院 已出现B.责任内阁制正在形成C.国王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D.议会下院掌握行政权

15.

美国商人阿曼德·哈默提议:以100万美金在美国收购小麦,海运到彼得格勒,然后,以物易物,再将价值100万美元的毛皮和其他货物运回美国。这一建议直接获得了苏俄高层和列宁的批准。这表明苏俄(  )

A.打开了社会主义改革闸门B.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C.积极推行 新经济体制 D.与资本主义国家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16.

表2 美国1979年与1997年社会发展数据统计表(部分)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值(1979年基数为100)

中等家庭收入增长值(1979年基数为100)

最富裕的1%家庭收入增长值(1979年基数为100)

1979

100

100

100

1997

138

109

240

据表中数据可知,这一期间的美国(  )

A.对经济的干预加强B.经济发展陷入困境C.社会的不平等加大D.通货膨胀问题严重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图2为西方传教士利玛窦送给明万历皇帝的礼物——《坤舆万国全图》(摹本)

图2

材料二
1584年,当利玛窦第一次在广东肇庆向中国人展示世界地图时,一些士大夫对于地图不是将中国放在中央而是推到东方一角上,提出愤怒抗议。为迎合中国人的观念,利玛窦 抹去了福岛的第一条子午线,在地图两边各留下一道边,使中国正好出现在中央 ,以此为基础绘制成《坤舆万国全图》。即使如此,明清时期的典籍大多仍然怀疑利玛窦等人宣传的近代世界观念,视之为 邪说惑众 。当利玛窦、李之藻、徐光启等人过世后,世界地理知识很快被人所遗忘。直至鸦片战争爆发后的1842年,作为最高决策者的道光皇帝还曾向将军奕经询问:英吉利国距内地水程,据称有七万余里,其至内地所经过者几国?克什米尔距该国若干路程,是否有水路可通?该国与英吉利有无往来?

——摘编自王艳娟《论鸦片战争前后国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坤舆万国全图》出现的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坤舆万国全图》在鸦片战争前不受重视的原因,并谈谈你的启示。(8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全面抗战开始后,高校内迁。1937年11月,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因长沙连日遭日机轰炸,学校又西迁昆明。1938年4月,学校改称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简称 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前后共存在了8年11个月。其实际校务主持人梅贻琦说: 我们做教师做学生的,最好最切实的救国方法,就是致力学术,造就有用人才,将来为国家服务。 在教授们的带领下,联大师生足迹遍布云南及川贵各地,认真地进行考察,对铝、锡、铁等矿产都有新发现。师生们办刊物、编副刊、组社团,使抗战时期的新文化运动,迅速开展到一个新阶段。西南联大的学生,很多被分配到大后方的公立私立中学里,把西南联大的优良传统带到了学校和各族学生中。

——摘编自杨立德《西南联合大学对抗战建国的贡献》

材料二
口号作为教育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反映了人们对教育的现实诉求和价值期待。20世纪50年代末, 学习、劳动、锻炼三不耽误 成为这一阶段最有代表性的教育口号;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这一教育口号在当时深入人心。

——摘编自谢翌等《新中国教育口号的价值嬗变与理性审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南联合大学的贡献。(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材料中三个时期教育价值观念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12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表3 某历史著作的目录(局部)

章节

章节标题

章节内容

23

欧洲人对世界各大洲的探险

近代早期亚洲的贸易和冲突

全球性的交流

24

罗马天主教会的分裂

集权国家的形成

早期资本主义社会

科学与启蒙运动

25

新世界

美洲的殖民社会

欧洲人在太平洋

请根据章节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给第23章和第24章两章分别添加合适的章节标题,并说明理由。

四、材料阅读

20.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唐朝初年的租庸调制度本以均田制为基础,租,每丁每年纳粟或稻;调,随乡土所产,每丁每年纳绢或麻;庸则是每丁每年服役二十日,不服役则需纳绢代役。国家有事,则需加役十五日。天宝年间,户口版籍更新不及时,使得户部掌握的户籍信息与户口不一致。富裕民众掌握着大量土地,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数量有限,少地或无地的民众日益增多。同时,富裕民众大多通过为官为僧来逃避课役,而贫困民众因无地或者少地而无力承担课役。官吏催逼虽严,而财赋却难以保障。在这种情况之下,杨炎建议推行两税法。户口不再分为主户和客户,以现居住地登统在户籍之中,按照贫富差异征收赋税,依户等纳钱,依田亩纳米粟。夏、秋两征之。其中租庸调、杂徭役悉数减省。

——摘编翻译自《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比较两税法与租庸调制度的不同。(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税法推行的背景。(6分)

21.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英日两国于1902年1月30日签署了主要是针对俄国的《英日同盟条约》。因为双方的互有所需,该条约于1905、1911年两度得到续订。1904年,日本利用同盟的保障发动对俄国的战争,并取得了胜利。1914年,日本借英日同盟的名义向德国宣战,出兵中国山东,取代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日本逐步由亚洲强国走向世界强国。自1915年起,英国等协约国向日本订购军需物资,到1918年,在短短约四年时间之内,日本对外贸易增加了3倍。但是,一战后,英国许多官员对待英日同盟的态度可以概括为, 英王陛下政府应该避免在中国承担支持日本 特殊利益 的义务 。最终,在美国的强力推动下,英日同盟在华盛顿会议上最后被四国同盟所取代。

——摘编自王蓉霞《再谈英日同盟及其解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日同盟对日本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日同盟被取代的原因。(6分)

22.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曹彬(931—999),字国华,真定灵寿(今河北石家庄)人。北宋建立后,乾德二年(964),参与攻灭后蜀,以不滥杀著称。开宝七年(974),率水陆军十万攻灭南唐,次年克金陵。又决策伐北汉和攻辽,以功擢枢密使,被后世誉为 宋良将第一 。古代功高震主之臣大多不得善终,但是曹彬不仅生前显赫,死后荣耀,而且余泽悠长。其征战中多有保民之举,攻城时无丝丝金帛之贪,居官有朗朗忠君之心。位高权重的曹彬低调到在路上遇到士大夫的车子,一定让自己的车马先避让,平时从不直呼手下官吏的名字,以表示对他们的尊重。曹彬对子孙要求严格,培育有方,曹家被誉为 一门七俊杰,两门二贤后 。曹彬的七个儿子一并驰名天下;其孙女嫁给了宋仁宗,是一代贤后慈圣光献曹皇后;曹彬的外曾孙女嫁给了宋英宗,即历史上著名的宣仁圣烈高皇后。

——摘编自孙俊红《宋代股肱之臣曹彬自全之道的借鉴价值》

(1)根据材料,概括曹彬 余泽子孙 的精神。(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曹彬行为所反映的时代特征。(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