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海南省天一大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海南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4 浏览数:439

一、单选题

1.

史载,周公摄政,调动军队平定国内叛乱。此后,在分治殷民的同时, 封邦建国 ,捍卫周朝君主的中央权威。由图1可知,当时(  )

图1

A.周公成为 天下共主 B.诸侯国纷争致使社会动荡不安C.中央集权统治的形成D.姬姓诸侯国具有主体拱卫作用

2.

唐太宗时设立政事堂,一切重大政务都由政事堂会议讨论,而政事堂被认为是唐代的决策机构,后来能入政事堂开会的人会被称为 宰相 。唐太宗设立政事堂意在(  )

A.提高中枢行政效率B.创新中央决策机构C.强化中央集权统治D.树立宰相尊贵地位

3.

孟子所说的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与荀子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的比喻,在后世广为流传。由此可见,二位思想家都(  )

A.成长为一代儒学大师B.具有朴素民本思想C.生活在社会变革时代D.主张尊重自然规律

4.

古希腊政治雄辩家德摩斯梯尼指出,在雅典,你可以自由地赞美斯巴达的法律和生活方式,但在斯巴认却只能赞美斯巴达自己的法律。这表明,德摩斯梯尼(  )

A.欣赏斯巴达人的生活方式B.认为雅典城邦法律更完美C.意识到古希腊政治多元化D.赞美了雅典人的自由思想

5.

表1英国《大宪章》部分条款内容
据表1可知,《大宪章》(  )

A.加强了英国议会权力B.确立了议会君主制度C.否定了封建专制王权D.体现了封建贵族意志

6.

1912年12月至1913年初,中华民国举行第一届国会两院选举,国民党取得压倒性胜利,宋教仁兴奋不已,抨击袁世凯政府,满怀信心地准备北上,实现他的政治抱负。由此可见,当时(  )

A.国民党占据了主导地位B.南北双方政治矛盾已公开化C.孙中山失去革命领导权D.革命党人准备组织责任内阁

7.

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苏联、东欧国家片面地注重重工业,中国应该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这样反而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快些,会使它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这表明,毛泽东(  )

A.积极应对中苏关系破裂B.提出了中国工业化发展道路问题C.倡导重工业可持续发展D.意识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性

8.

据《隋书》记载,隋炀帝采纳裴蕴建议,在全国彻底清查户口,命令州县官员 大索貌阅 诸郡计帐进丁二十四万三千,新附口六十四万一千五百 。隋炀帝这样做意在(  )

A.加强对地方州县的控制B.促进国家人口快速增长C.增加国家财政赋税收入D.满足个人穷奢极欲生活

9.

明代 三法司 是指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 三法司 会审指重大刑狱要由三部门共同完成,刑部主审理、都察院主纠察、大理寺主驳正,这是当时重要的司法和监察制度。由此可见,明代(  )

A.实行严刑峻法政策B.力图避免司法监察权滥用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D.创新发展了古代司法制度

10.

罗马《十二铜表法》是最具世界性意义的法律文献之一,在公元前5世纪颁布后的近千年中,历代统治者从来都没有以明文直接废止它。这部文献(  )

A.成为世界上最早成文法B.代表了古代法律的最高成就C.体现了奴隶制法律风貌D.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11.

美国在1865年、1868年和1870年先后三次颁布宪法修正案,明确承诺保护公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利,确认了以契约自由和个人意思自治为中心的土地自由转让制度。这些规定(  )

A.融合了启蒙思想家的主张B.体现了宗教伦理与教化C.反映了民族独立发展要求D.具有了民法系基本特征

12.

20世纪60年代,从工厂到农村,从学校到机关,学雷锋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在雷锋精神感召下,全国出现了 草原英雄小姐妹 、焦裕禄等诸多先进典型。由此可见,20世纪60年代的 学雷锋运动"(  )

A.有利于新社会风尚形成B.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奠定基础C.改善了社会生活的品质D.促进了广大劳动者整体素质提高

13.

据《唐六典》记载,唐朝的鸿胪寺具有 凡四方夷狄君长朝见者,辨其等位,以宾待之 的职能。这表明,唐朝鸿胪寺(  )

A.专职负责国内民族事务B.负责开拓海外商业贸易C.侧重管理全国范围宗教D.掌管安排外来宾客事宜

14.

元代摩洛哥大旅行家伊本·巴图塔乘过中国海船,他说,中国海船每船可载1千人,船体宽阔,当时印度和中国之间的交通都操于中国之手。这反映了元代(  )

A.开始与摩洛哥建立起联系B.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C.造船技术有了大幅度提升D.通往印度的海路打通

15.

1944年7月,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蜚声全球的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输给了 一战成名 的美国人怀特,最终通过以怀特计划为蓝本、凯恩斯计划为补充的 布雷顿森林协定 。这一结果(  )

A.说明凯恩斯主义落伍B.导致了金本位制的崩溃C.有利于国际金融稳定D.使世界货币统一标准丧失

16.

1883年,美国颁布的《彭德尔顿法案》,被认为是美国文官制度确立的标志,同时在内容上确立了政务官和事务官分途而治的基本原则。这一法案的颁布和实施(  )

A.开创了西方文官政治先河B.降低了中央机构行政效率C.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D.反映了垄断资产阶级要求

17.

宋代义仓创设于宋太祖乾德元年,义仓所存之粟,实际上是由民众以义租的形式在正税之外纳于政府由政府贮藏管理, 每有饥馑,则开仓赈给 。据此可知,宋代(  )

A.社会救济注重实效B.仓储制度非常完善C.脱离传统恩赐性质D.超越了仁政的范畴

18.

1928年7月25日,美国驻华公使马慕瑞与国民政府代表宋子文在北平正式发表《中美关税条约》,规定: 历来中美两国所载关于在中国进出口货物之税率、存票、子口税并船钞等项各条款,立即撤销作废,而应适用国家关税完全自主之原则。 这说明,当时我国(  )

A.强化了关税制度法制化建设B.关税自主权取得了进展C.摆脱了关税的半殖民地性质D.真正收回了关税自主权

19.

约在9000年前,伊拉克北部的耶莫人即已种植小麦、大麦、扁豆、豌豆等农作物。巴勒斯坦的耶利哥也有新石器时代农业和农村的遗址,时间为8500多年前。这说明(  )

A.西亚是重要的农业发源地B.伊拉克北部是小麦原产地C.耶莫人是最早食物生产者D.耶利哥拥有最早农业遗址

20.

水稻本是英国移民者不熟悉的作物,16世纪开始,正是非洲人种植水稻的技艺使北美南卡林罗纳变成充满生机的 水稻王国 ,并把水稻种植 提高到令欧洲人钦佩的水平 。这反映了,当时北美地区(  )

A.生产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B.非洲人的社会地位提高C.食物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D.水稻种植超越欧洲地区

二、开放性试题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春秋决狱 是汉代士大夫创造的一种司法模式,在遇到法律无明文规定的疑难案件或依成文法律判处则有悖常理的案件时,司法官直接依据《春秋》等儒家经典中的伦常大义来决断,故称 春秋决狱 春秋决狱 的首倡者是汉初大儒董仲舒,通过下面案例,可见 春秋决狱 之一斑。如: 甲父乙与丙争言相斗。丙以佩刀刺 ,甲即以杖击丙,误伤乙。甲当何论?或曰:殴父也,当枭首。论曰:臣愚以父子至亲也,闻其斗,莫不有怵怅之心;扶杖而救之,非所以欲殴父也。《春秋》之义,许止父病,进药于其父而卒。君子原心,赦而不诛。甲非律所谓殴父,不当坐。
这是一个关于儿子为援救父亲而误伤父亲应否视同殴打父亲的 不孝 罪行加以重惩的疑难案件,董仲舒援引《春秋》之义认为某甲没有殴父之心,故不应追究。

——摘编自范忠信、陈景良主编《中国法制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围绕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三、材料阅读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
美国建国之初实行的是邦联体制,但是邦联体制在战后很快面临了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到1786年初,美国全部债务合计超过了4200万美元,而各州每年向邦联政府仅上缴50万美元,只能维持政府的日常开支;邦联政府无权制定统一关税,币制也不统一,致使国内商品流通不畅,政府无力保护美国商人在海外的利益;邦联政府无权维持军队,1786年,谢斯起义发生后,无兵又无钱的邦联政府一筹莫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需要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
1787年美国在费城召开了制宪会议,为美国制定了第一个治国方案——1787年宪法。宪法确立了联邦体制,联邦政府为各州的中央政府,按 三权分立 的原则构建:(1)最高立法机构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2)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对宪法负责,对国会的立法有否决权。(3)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178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宪法10条修正案,用法律的形式保证了公民的人身与财产安全。但是,印第安人和广大黑人并不能享有这些基本人权,美国的联邦制度和民主制度仍有待完善。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邦联制下美国面临的无法解决的困局。(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并予以简要评价。(10分)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中国共产党从执掌全国政权的时候起,就注重从整体上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对旧中国的改造,根据《共同纲领》的规定,领导了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一系列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延续的社会改革。

表2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改革简表

改革

概况

土地改革

19506月颁布《土地改革法》,至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3亿多无地少地农民无偿获得约7亿亩土地,消灭了地主阶级,与此同时,完成了对旧的乡村基层政权的改造。

工矿交通企业

民主改革

195111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对工矿交通企业残余反革命势力和封建势力进行系统清理,对不民主或不合理的管理制度进行民主改革,极大调动了工人群众当家作主、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婚姻制度

民主改革

19515月,《婚姻法》正式实施,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引发了沿袭几千年的婚姻习俗的深刻变革,促进了婚姻关系家庭生活的改善和妇女的解放,成为中国民主改革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

——据杨凤城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史》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改革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8分)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一
明代农业生产的重要革命性变化是外来农作物的引进,原产南美洲的玉米和甘薯两种粮食作物产量高,不与小麦、水稻和桑麻争地,比较容易种植,对缓解粮食供应压力起到积极作用,对人们的饮食结构起到革命性影响。除粮食作物外,明中后期还引进了花生、烟草等经济作物和南瓜、番茄、辣椒等 蔬菜品种,百姓副食更加丰富,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摘编自宁欣主编《中国古代史(下)》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进入新时代,中国将继续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储备能力、流通能力建设,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确保粮食安全,中国与世界命运休戚与共。中国将继续努力构建粮食对外开放新格局,与世界各国一道,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不懈努力。

——摘编自《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2019年10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农业生产的新特点,说明它对当时人们日常生活产生的积极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时代中国取得粮食安全举世瞩目巨大成就的原因。(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