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江西省九江市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江西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17 浏览数:973

一、单选题

1.

西周时期,农官对农业生产主要采取直接管理、指挥监督的方式,如进行农田的规划与 组织整治,给农夫提供农具,协调劳动力的安排,指导与监督农夫耕种等。这种管理方式(  )

A.体现了中央集权需要B.适应了当时生产力水平C.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D.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2.

元封元年,汉武帝到泰山封禅,下诏废除当地百姓逾期的田租和贷款, 加年七十以上孤寡帛,人二匹……赐天下民爵一级,女子(每)百户牛、酒。 这些措施(  )

A.体现了 无为而治 的思想B.旨在减轻当地百姓的负担C.有利于民众对朝廷的认同D.反映了推恩令的全面推行

3.

公元661年,唐高宗发布敕令,针对蕃舶货物,朝廷委托岭南道将蕃舶货物先行收购,收购完毕再 任百姓交易 。这表明唐朝(  )

A.民间对外贸易有所发展B.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南移C.贡赐贸易占据主导地位D.对外贸易处于优势地位

4.

明末徐光启以事实经验作为科学理论的有效论据,在天文学和农学等方面做出实验性努力,主修了《崇祯历法》和撰著了《农政全书》。这种做法(  )

A.顺应了资本主义萌芽的需要B.是对中国古代传统科技的否定C.推动了早期民主思想的传播D.具有近代学术研究的思维方式

5.

下图是晚清中国留日学生人数变化图,据图可知(  )

A.反清革命已经成为时代主流思潮B.甲午战争刺激留日学生迅速增长C.时局变化影响国人对日本的认知D.清政府开始放弃 天朝上国 观念

6.

1931年,针对当时苏区土地国有政策下重复分地导致农民不能安心耕种的现状,中共中央在《土地法草案》中强调: 在目前革命阶段上,苏维埃政府……尚不应褫夺农民土地出租权与土地买卖权。 这一政策调整(  )

A.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B.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C.适应土地革命斗争的需要D.摆脱了 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7.

下图是胡一川在1939年创作的黑白木刻连环画《壮丁》。据此可知(  )

A.日本推行以战养战的政策B.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主战场C.相持阶段日本的劣势明显D.国民党消极抗战背离民心

8.

下表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主要物资国家统一分配的比重变化情况。据此可知,当时我国(  )

钢材

煤炭

木材

水泥

1980

743%

579%

809%

35%

1987

471%

472%

276%

156%

A.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B.市场对物资的调节作用增强C.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D.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削弱

9.

古希腊建筑常常运用数学、艺术审美、文学形式等来表达精神的寄托,从而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情绪,如阿波罗神庙严格地按照黄金比例来建造,雅典娜神庙采取圆形索罗斯(tholos)风格。古希腊建筑的这类特征(  )

A.摒弃了城邦体制的局限B.体现了人性与神性的契合C.表明民主政治达到顶峰D.具有人文气息的理性精神

10.

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初,英国接受救济的人口中有工作能力的人所占的比例大大增加。1802~1803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接受福利救济的人数为104万,其中60岁以上及病残无工作能力的人数为16.7万,其余则是有劳动能力的成人及其小孩。这一现象表明当时英国(  )

A.工人运动的兴起B.福利国家的建立C.民主范围的扩大D.产业结构的转型

11.

下图是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前达利创作的油画《内战的预感》,描述了一个隆起膝盖长着丑陋手臂的巨人,在掐着自己脖子的狂乱状态中撕裂自己的腿,画面中央被丑陋的手和腿框起的四角形,隐喻了四分五裂的西班牙。这幅油画(  )

A.反映了战争阴影下的精神危机B.控诉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恶C.真实再现了西班牙的社会风貌D.表达了对 理性王国 的失望情绪

12.

1964年初,美国发现中法接近后开始出手阻挠。一方面指出 法国的这一决定与美国的利益有直接冲突 ,另一方面也力挺蒋介石坚守巴黎,不要主动宣布与法国断交。这表明(  )

A.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强化B.法国谋求独立自主的外交C.资本主义的阵营趋于瓦解D.美国力求阻止中国的统一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顺治九年(1652 年)清领海南后,黎族土官制度在较长时间内存续发展。清政府通过建立土舍、峒长、粮长、黎总、哨管等多样化举措,将势力范围深入基层黎峒地区,同时通过 黎人 担任土官直接治理地方。这种王朝自上而下式的治理姿态结合黎族基层土官自治的治理智慧,使清代黎区得以长时稳固,收效甚大。清政府以招民复业 、奖励垦荒作为对海南地方官员考核、升黜的评判标准,诸多黎村 有腴田数十顷 ,黎人耕之,户口蕃庶,物产丰饶 。清政府在海南建立了以书院为主,义学及社学为辅的文化教育系统,各书院研习课程均依照王朝所指定丛书诸如《春秋》《诗经》《性理精义》等来学习、讲学。

——摘编自李超、田敏《土流共治与调适:清代海南黎族国家认同的三维向度》

材料二
毛泽东指出: 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经济上、国防上,都对整个国家、整个中华民族有很大的帮助。 抗战中,我国之所以能以空间换时间,同日本侵略者打持久战 ,是与民族地区成为我国抗战的战略纵深地带和可靠大后方有着密切关系的。少数民族参加抗战,可使我国抗战具有与国际社会及世界反法西斯战线加强联系的重要国际通道。抗战期间,浴血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的满、朝鲜、蒙古等民族的优秀儿女,驰骋在冀中平原的著名抗日铁军 回民支队 等就是我国少数民族爱国爱家、保家卫国,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时代缩影和典型代表。

——摘编自陈国裕 、祁若雄《少数民族与抗日战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治理海南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少数民族为抗日战争做出的贡献。(8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因素。(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范围上讲不仅指国际关系领域的变化,而是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制度、经济、科技等等领域;从时间上讲,世界局势的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对大变局的研究不应局限在 100年 这个时间段里,而是应该回望过去几百年全球化进程的重要节点,同时观察分析其他国家在面临历史大变局时所采取的方法、措施,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摘编自常娜《英国应对近代大变局的经验和启示》

根据材料及所学外国史知识,以 历史大变局 为主题,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清中前期,外国银元在东南沿海一带逐渐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五口通商以后,外国银元流通的范围逐渐向北扩展至长江流域及内陆地区。晚清时期,张之洞率先在广东自铸银元以取代洋银,其后,湖北、江苏等省纷纷仿效。清政府认识到铸造银元、铜元具有可观利润,且各省铸币不利于币制统一,因此希望收归铸币权,加之英、美、日等国要求中国统一币制,于是酝酿币制改革。然而,由于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冲突,以及清廷内部的分化,造成清政府统一铸币和币制改革举步维艰。而由于铸币所带来的财政独立,使得地方屡屡违抗中央不得私自铸币的命令,从而扩大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也影响了晚清政局的走向。

——摘编自熊昌锟《清代币制改革的酝酿与纠葛》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政府推行币制改革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晚清币制改革予以评价。(7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40年8月,德军对英国进行了狂轰烂炸,丘吉尔支持迁居伦敦的欧 各国流亡政府结成同盟。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发动了苏德战争,丘吉尔表示 任何对纳粹帝国作战的个人或国家,都将得到我们的援助 ,第二天,美国发表了支持苏联抗击法西斯的声明。在苏联的建议下,1941年7月12日苏英在莫斯科,签订了《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的协定》。1941年8月9日,罗斯福和丘吉尔会晤并签署了 大西洋宪章 ,它标志着英美两国合作的加强。苏联对此发表声明,同意 大西洋宪章 的基本原则,宪章对于动员和鼓舞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法西斯侵略者无疑是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41年底,日本 偷袭珍珠港 , 挑起了太平洋战争,英美被迫对日宣战 , 德美也互相宣战。至此, 美国正式参加 二战 。1942年1月1日, 美、苏、英、中等二十六个国家在《联合国家宣言》上签字 ,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摘编自杨春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与意义》

(1)根据材料,概括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特点。(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意义。(8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张竹君(1876~1964),广东番禺人,是清末民初的女性精英。年少时,张竹君曾患有脑部疾病,被家人送至广州博济医院救治,深觉西医精妙,遂 发愿留博济医局学医,既十三年,而尽通西国内、外科之学 ,始建南福医院于广州。广东的行医生涯,使得张竹君作为 女医师 的形象妇孺皆知。1904年春,张竹君由粤赴沪,在上海期间,女性参与政治的热情,令张竹君备受鼓舞。其时,受革命派的影响,张竹君随同诸多女性精英一道,现身于抵制美约、保路运动等政治活动中。1913年, 二次革命 爆发后 ,张竹君赴江西 、南京战场从事救护。1916年,张竹君集资与他人联合开办上海富华医学校。在寻求女性的经济与人格独立上,张竹君认为 ,惟有掌握 自立之学 ”,才是女性践行 中间路径 、以 女国民 身份实现自我价值的保障。张竹君在医学和政治上的实践,为女性在 女学与女权 ”、 职业与政治 ”之间寻求平衡,提供了一种经验和指向。

——摘编自高翔宇《性别解放的中间路径:张竹君女性启蒙思想及实践》

(1)根据材料,概括张竹君践行女性解放 中间路径 的表现。(8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张竹君倡导女性解放 中间路径 的背景。(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