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广东省汕尾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0 浏览数:253

一、单选题

1.

唐太宗时,提出了 山川形便 的道制区划理念,注重自然地理的交通便利;到了宋朝,太宗确立了 土地形势 的路制区划理念,有意识地使路辖区跨越山河,互相渗透。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提高地方行政效率B.扩大地方行政权力C.消除地方割据隐患D.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

唐代全国性城市仍以长安、洛阳为首,但是唐中期以后一些地方性城市逐渐上升为全国性城市,当时广为流行 扬一益二 之说。这说明(  )

A.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B.城市分布格局发生变化C.扬州成全国第一大城市D.城市管理水平得到改善

3.

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赋役合并、一概折银。清代实行 摊丁入亩 ,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明清时期赋税制度的演变(  )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强化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使隐匿人口的现象减少D.使赋税形式开始由实物向货币转变

4.

清朝《建始县志》记载, 邑境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不足以给,则于山上种包谷(又称玉米)、洋芋 。《建始县志》的这一记载可以用来佐证(  )

A.建始县适合包谷、洋芋的广泛种植B.清朝建始县水稻总产量有所下降C.包谷、洋芋传入建始县的最早时间D.清朝建始县人民饮食结构的变化

5.

《耕织图》是一个别有韵味的农书系列,它以图画的形式,形象生动地记载了古代人民农业生产的场景,并配有写实般的诗文,加以补充说明。图1是乾隆皇帝命宫廷画师陈枚临摹前代《耕织图》所绘(局部),据此可知,《耕织图》的创作反映(  )


图1

A.牛耕得到普遍推广B.小农经济得到发展C.政府重视劝课农桑D.政府推广新式农具

6.

盖天津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 这反映了(  )

A.天津市的经济日益得到发展B.城市往往沿线路呈对称发展C.天津市的发展缺乏科学规划D.交通发展影响城市发展格局

7.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制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933年《苏维埃暂行选举法》规定:苏区年满16岁的劳动人民和红军,不分性别、宗教、民族,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凡居住本境的人民,年满18岁,不分阶级、党派、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的差别,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办法的变化体现了(  )

A.国民经济的发展B.主要矛盾的变化C.民主程序的完善D.社会性质的改变

8.

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以前,中国政府就决定在会议之外与英国代表进行接触。会议期间,英方对中方释放出较为友好的态度,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抓住机遇,与英方进行频繁接触,这种做法对1954年6月17日中英两国发表联合公报起了促进作用。这说明中国试图(  )

A.改变 一边倒 的方针B.延续革命年代的思维方式C.在外交上淡化意识形态D.冲破西方国家的包围封锁

9.

2019年10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发布。《条例》明确,有关部门要明确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基本要求,指导食品生产经营者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完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据此可知(  )

A.中国食品安全卫生问题尤其突出B.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得到完善C.食品安全国际标准得到显著提高D.食品安全隐患问题开始受到重视

10.

古罗马人把瘟疫的发生与神罚联系起来,因此医疗和医生都得不到重视。罗马人认为最佳的预防方式是卫生清洁,于是在罗马城修建大量的公共浴场和公共厕所……。这说明古罗马(  )

A.人民对疫病预防治理愚昧无知B.重视从公共卫生角度防治疫病C.疫情推动国家城市治理的发展D.宗教观念影响医疗技术的进步

11.

公元1066年,诺曼人征服了英国,英格兰社会出现三种文字共用现象:王室及政府机构撰写文书使用法文和拉丁文,教会使用拉丁文,民众使用英文。法语曾一直被认为是英格兰议会撰写重要文书的最佳语言,直至15世纪20年代,几乎所有的请愿书还使用法语。然而到15世纪中叶,英格兰议会重要文书使用英语已非常普遍,到中世纪晚期英语逐渐上升为英格兰的官方语言。英国官方语言的变化(  )

A.有利于英国的民族认同感的形成B.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避免了法国对英国实行文化侵略D.促进了英国文艺复兴思潮的到来

12.

1764年,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里亚提出: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贝卡里亚的观点类似于古罗马法的(  )

A.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 B.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 C.任何人不因思想受处罚 D.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

13.

下表是19世纪80年代德国政府颁布的三项重要法律。反映了德国(  )

颁布时间

法律

主要内容

1883

《疾病保险法》

工人生病时,医疗费用由雇主和工人自己承担,比例分别为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

1884

《意外伤害保险法》

雇员因公受伤,由雇主负担全部医疗费用和生活费。

1889

《伤残老年保险法》

雇员因年老不能劳动时,其生活费由雇主与雇员平均负担。

A.工人待遇得到一定的改善B.工人的基本权利得到保障C.政府的社会服务开支增多D.社会主要矛盾得到了缓和

14.

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提到:英国文官制度的这种纯粹的职业性还是非常有理由值得其他实行不同制度的国家妒忌的——它能让政府在交替过程中产生的脱节减少到最小并保持最高的效率。 产生的脱节减少到最小 主要是基于(  )

A.公开考试,择优录取B.政治中立,职务常任C.工作隐名,分权制衡D.严格考核,晋升唯功

15.

1902年,美国已有发电厂3621座,装机容量为121.2万千瓦。1907年,德国23.3万多家机器动力企业中,使用电动机的企业有7.1万家,总马力达到190万匹以上,占各种动力总数的30.6%。这反映出(  )

A.美德赶超英法的经济发展水平B.工业革命推动生产方式变革C.美德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心D.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16.

图2是1870—1910年世界贸易总额变化图(单位:10亿法郎),据此可知(  )


图2

A.工业革命加强了各地经济联系B.早期殖民扩张拓展了世界市场C.垄断组织在世界各地普遍建立D.世界贸易组织推动经济全球化

二、材料阅读

17.

中国古代重视对岭南地区的治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公元前214年,秦军统一岭南,后设立桂林、象郡和南海三郡。郡设守、尉、监御史等分掌政务、军事和监察,县设令或长,管理各郡县。南海郡在三郡中地位最高,南海郡尉有相对独立和专断的权利。秦朝对岭南的统治,采取政治手段与 五岭之戍 的军事手段交错并用,推行屯垦戍边和移民实边政策,移民中有商人、文人、谪官、流民,但最主要的还是屯戍军队,这些人促进了岭南的早期开发。

——摘编自赵炳林《秦朝对岭南的经略和开发》

材料二
明朝前期岭南的治理方式基本上因俗羁縻,消极求安。到明朝中后期,因岭南地区 蛮贼 猖獗,边患日深,朝廷开始转向积极抚治:设立两广总督常驻地方,重新整合分散的行政、军事、司法等权力。……西江流域(岭南地区)各府县加强了地方政治中心和基层组织建设。通过设立营堡、巡检司,改善交通状况,把王朝权力系统延伸到蛮区深处。……内地的文化教育体系被全面地移植到西江流域(岭南地区),各地开始大规模建社学、修书院,刊印《大诰》、《小学》、《教民榜文》等书籍,学习洒扫应对、揖拜坐立之礼,并建立奖励制度。

——摘编自赵克生《经略西江:明朝对岭南的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秦朝经略和开发岭南的措施和意义(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明朝中后期的 积极抚治 的特点。(6分)

18.

中医药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华绚烂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原始社会人们为了生存通过长期和疾病作斗争,总结了丰富的经验。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元明清时期,瘟疫流行,温病学得到了长足发展。自近代以来,社会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使中医药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中医药界面临危机四伏的险境。

——摘编自邓铁涛、程之范《中国医学通史》等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医药发展大事件

年份

事件

1986

国家中医管理局成立,1988年更名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03

国家制定中医药标准体系。

2015

屠哟哟等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成功分离了青蒿素,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7

正式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20032019

SARS时期、新冠肺炎突发时期再显中医药神威。

2019

国内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65809个,中医中药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

——摘编自朱建平《中国医药与改革开放40年》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医学发展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医药在新中国焕发新生机的原因。(4分)综合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中医药发展的认识。(4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东西方服饰文化有着不同的优势和魅力,但是也都有着自家的不足,因此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服饰开始走向创新之路。中国的服饰设计师们不但继承了传统服装造型的简洁流畅、宽松飘逸的特点,而且还汲取了西方服饰立体曲线剪裁的特点,故而新设计的服饰变得更有美感、更加贴近身体。当时在 西风东渐 影响下,中西合璧的服饰或纯中式的服饰逐渐进入中国人的生活中, 中山装 旗袍 成为这一时期的经典服装。 中山装 一度成为中国学生最喜欢的标准服装之一,而 旗袍 则被公认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妇女服装……中国服饰逐渐改变了原有的弊端。如今,旗袍复兴,汉服热兴。服装设计师们越来越重视东方元素在服装设计上的运用,甚至在国际服饰文化平台刮起一股迷人的东方风。

——摘编自应函洁《浅谈中西方服饰设计的异同》等

(1)根据材料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服饰创新的趋势。(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趋势出现的原因。(6分)
(2)材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东方风回归的理解。(4分)

三、开放性试题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848年,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指出: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出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2012年4月,时任达沃斯论坛主席施瓦布先生对记者说: 人们绝对可以说,当前形式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再适合当今世界
评析材料任意一种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