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0 浏览数:390

一、单选题

1.

秦统一后,秦始皇设置了七十名博士官,让他们参议朝政。从秦代可考的十二名博士看,他们都来自东方六国,其中 淳于越等六位是儒家,黄疵为名家,卢敖为神仙家,其余四名不知学派 。秦朝博士制度的设立(  )

A.利于巩固统一B.体现文化专制C.彰显以儒治国D.旨在分化相权

2.

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共同在政事堂开会商议军国大事。唐玄宗时,中书、门下两省长官兼任六部尚书的情况越来越普遍。 政事堂 也改为 中书门下 ,成为宰相办事的常设机构,有自己独立的印,公文和僚属。这表明(  )

A.君主试图逐步削弱相权B.尚书省被剥夺执行诏令的权力C.三省出现一体化的趋势D.六部变成中书门下的隶属机构

3.

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古代指南仪器运用的历史叙述。据此可知,下列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

记述

出处

是夜洋中不可住,维视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

南浮针,以揆南北。

北宋《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

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

南宋《梦粱录》

惟凭针路定向行船,仰观天象以卜明晦。

元代官修《经世大典》

A.指南针兼具预测气候和航海导航功能B.宋元时期海上导航仍以观测天象为主C.指南针成为元代海上导航的主要手段D.宋代海外贸易发展推动指南仪器改进

4.

明万历初年,浙江崇德的商人们为离任知县蔡贵易树碑建亭,记其功德。碑文指出,人口增长和消费增加,必须靠商人以通有无,百姓才能安定生活,蔡知县注重体恤商人。时任内阁首辅的张居正也提出: 欲民用不困,莫若轻关市以厚商而利农。 这反映出当时(  )

A.商帮出现冲击了社会的等级秩序B.商税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C.商人凭借经济实力提高政治地位D.商业的社会功用受到认同

5.

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是同植根于自然经济的保守意识连在一起。抵御外侮的强烈愿望是同陈旧的天朝观念和华夷之间连在一起的。这种矛盾,显示了一场反帝群众运动中落后的内容。材料评论的运动(  )

A.提出了平分土地的革命纲领B.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企图C.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D.使得天朝上国观念开始受到冲击

6.

新文化运动时期,墨家学说受到推崇, 五四 前后,新文化人力图对湮没数千年墨家学说加以科学的说明。例如易白沙的《述墨》论述了 兼爱 非攻 节用 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一时间,谈墨、评墨蔚然成风。这一现象表明新文化运动(  )

A.对抨击封建统治思想存在局限B.阵营内部对待传统文化发生严重分歧C.旨在批判封建文化的专制主义D.主张利用墨家文化阐释民主共和思想

7.

受新式交通和新式军队的影响,基本断绝了农民通过传统的起义推翻现存秩序的途径。于是动员农民参政的手段主要是组织农民协会,北京军绅政权统治较弱地区,农会大量出现。在南方政府和军队的认可下,农会开展了减租减息、废除苛捐杂税等体现农民阶级最基本经济要求的运动。 这表明(  )

A.农民的抗租斗争得到太平军支持B.国民政府支持开展农民运动C.辛亥革命时反封建斗争深入农村D.中共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

8.

下图反映的是1934~1936年中国部分华商企业发展状况。图中数据的变化主要表明(  )

A.中国仍然是落后的农业国B.中国轻重工业发展呈现不平衡C.民族企业获得了较快发展D.民族工业各行业产量持续增长

9.

1949年,全国高校学生总数11.65万人,其中工科生3.03万人,占总学生数的25.9%。1951年,国家提出工科类高等院校调整方案。1952年后,全国高校学生总数19.11万人,其中工科生的数量6.67万人,位列各科学生数第一,占比34.8%。材料反映的事件(  )

A.有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B.与 双百方针 的实行有关C.标志了国民教育体系的形成D.导致高校文理科发展不平衡

10.

文化大革命时期,在与美接触的过程中,毛泽东不放弃对美国侵略政策的批评,但又不因为这种批评就不与美国改善关系,仍然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中美两国的国家关系。这体现了(  )

A.中国的外交政策开始走向成熟B.毛泽东在外交上具有坚定性和灵活性C.中国的外交带有浓厚意识形态D.外交政策的制定主要服务于经济建设

11.

下图是2000~2018年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在中国货物出口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图中信息反映了 (  )
(注: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

A.中国对世界的依赖程度加深B.中国对外贸易出现顺差C.中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D.中国外贸结构发生变化

12.

下表是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对表格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

年份

欧洲

非洲

美洲

中国

世界总人口

1650

183

183

24

229

545亿

1750

192

131

16

309

728亿

1850

227

81

51

351

1171亿

A.非洲与美洲人口占比呈现持续下降趋势B.北方人民的南迁导致了中国人口的增长C.工业化进程推动世界城市人口占比上升D.欧美非三洲人口的变化与殖民扩张有关

13.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 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第一个口号是妇女劳动和儿童劳动。 例如1788年,在英国142个纺织工厂中共有35000童工和31000女工,而男工则仅有26000人,且妇女和儿童所得的工资仅为成年男工的三分之一。材料旨在说明(  )

A.机器使用减轻劳动强度B.机器成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手段C.成年男性工人大量失业D.妇女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4.

罗斯福新政发行的货币超过了当时美国商品交易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造成了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又减轻了物价的上涨给工商业生产者造成商品供不应求的印象,于是他们扩大生产,雇佣更多的工人。材料表明(  )

A.罗斯福的金融政策加剧了经济危机B.灵活的货币政策推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通货膨胀必然会造成社会秩序混乱D.新政促使资本家改善了工人的工资待遇

15.

西方某文学流派强调创作要看透一切的悲观绝望,让人洞见到精神空虚、生存无聊的永生性,以此置人于弃绝一切尘俗妄念的澄明境界,从而使人获得一种认识必然后的自由。与该流派风格相似的作品是(  )

A.《自由引导人民》B.《日出·印象》C.《伏尔加河上的纤夫》D.《格尔尼卡》

16.

1976年,日本外务省制定的《对东南亚政策》指出:从经济实力上来看,不管我们愿意与否,我国客观上已经被视为大国,有责任为促进世界稳定秩序的形成积极贡献力量。在国际政治中,东南亚地区之于日本,如同拉美之于美国,为了维护整个东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我国需要更加积极地贡献力量。这说明(  )

A.日本经济崛起并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B.日本在外交上依旧唯美国马首是瞻C.日本提出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目标D.日本反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
秦末农民起义冲垮了秦的残暴统治,破坏了社会经济。战乱中,农民大量流亡异乡,穷苦百姓更是缺衣少食。西汉王朝初年, 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在丞相曹参的倡导下, 黄老无为 思想受到朝廷内外的崇尚,并为文帝和景帝所取法。文帝屡诫百官守令劝课农桑,曾一度诏免田租。他在位的23年中,宫室苑囿、车骑服御之物都没有增添。景帝时,把男子17岁开始为官府提供徭役改为20岁。文景时期,废除了伤残人体的肉刑,各级执法官断狱从轻,不滥用刑罚。但文帝和景帝片面强调 黄老无为 的思想,对诸侯王的纵容,使王国势力凌驾朝廷,对商贾豪民兼并农民、骄横不法等问题态度暧昧。朝廷对铸币权时弛时收, 民多奸铸 的问题严重。汉武帝即位后,欲图振作,武帝首先在思想领域打破黄老无为思想占支配地位的局面,大力提倡董仲舒的新儒学,从官学中排斥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之言。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派刺史代表中央巡视所部郡国,督查强宗豪右,也可以监督诸侯王。汉武帝任用的大批官吏如张汤、王舒温等都以用法酷深令人谈虎色变。如王舒温杀河内豪强,竟株连千余家,大多是无辜百姓。

——《中国古代史》

(1)据材料,概括汉初 黄老无为 思想盛行的时代背景。归纳文景时期推行 黄老无为 思想的表现。(7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针对无为而治出现的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并简析这些措施的影响。(9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英国铁路事业发展过程

中国铁路事业发展过程

1814年,史蒂芬森研制出世界第一辆蒸汽机车。

1825年,史蒂芬森设计的旅行号蒸汽机车,行驶在从斯托克顿到达灵顿的铁路上。时速为15英里。

1830年,通过股票集资的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开通,兴起了民间投资的热潮。

18401842年,英国议会通过两项铁路管制法案,以保证铁路的安全运行。

1845年,伦敦西北铁路线上最快列车平均时速达到37里。

1890年,英国铁路网已形成,路网总长达32000里。

1876年,英国人擅自修建吴淞铁路,后被清政府赎回并拆除。

1881年,清政府修建的唐胥铁路通车,但是用马拉列车。第二年才改用蒸汽机车牵引。

甲午战后,列强争夺中国路权,到1904年,1万多公里路权先后落入西方列强之手。

1909年,由清政府投资的中国人第一条自主修建的京张铁路开通。

19271937,南京国民党政府先后修建了浙赣铁路、江南铁路铁路等干支线共长约3600公里。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国家投入巨资,加快铁路建设。2000年前后,中国铁路运营里程跃居亚洲第一。

上表是中英两国铁路事业发展的大事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四、材料阅读

19.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解放农民并分给农民土地的条件是缴纳高额赎金。绝大多数农民没有能力一次性付清赎金来购买份地,加之改革过程中保守派地主的极力抵制,俄国农奴改革允许农民 带土地解放 仅仅体现在法律层面,现实中农民没能真正获得土地所有权,实际使用的土地在数量和地力上反而不如改革前。出现这种情况并非偶然,俄国专制制度的代表人和受益者不会自掘坟墓,土地的传统经营方式亦不会瞬间消失。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俄国农民改革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然而,自上而下的改革会受制于传统积淀而无法彻底落实,1861年改革中农民土地问题的解决即为证明。

——摘编自唐艳凤《1861年改革后俄国农民土地使用状况探析》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民 带土地解放 仅仅体现在法律层面。(6分)
(2)据材料,简析 带土地解放 仅体现在法律层面上的原因。(6分)

20.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东突厥灭亡后,唐朝对于前来的东突厥贵族、酋长,多任为中郎将、将军等高官, 突厥高官布列朝廷 ,五品以上官员达一百多人,数额 与朝士相半 ,待遇与汉官相等。颉利可汗战败后,贞观四年(630年)定襄公主嫁于阿史那忠;贞观十年(636年)衡阳公主嫁于阿史那社尔。贞观二十一年(647年),龟兹国 浸失臣礼,侵渔邻国 唐太宗命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领军联合突厥、吐谷浑等兵力讨伐。

——摘编自朱敬玮《唐与东突厥关系探析》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在东突厥地区实行的民族管理措施。(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开明民族政策的作用。(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