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9 浏览数:329

一、单选题

1.

作为《诗经》中的精华,《国风》中的作品大多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如《魏风·硕鼠》反映了劳动人民对剥削阶级的反抗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墉风·载驰》表达了许穆夫人为救国于危难而奔走呼号的爱国精神等。这表明《国风》(  )

A.具有民本思想B.突出平民地位C.蕴含人文精神D.否定天命观念

2.

韩愈《原道》中记载, 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

A.中央集权观念不断强化B.华夏认同观念已经出现C.传统政治制度渐趋瓦解D.民族交融现象比较普遍

3.

图1是战国和秦汉北部地区农牧界限分布图,该线以北是游牧区,以南是农耕区。引发农牧界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图1

A.统一封建王朝的建立B.政府边疆政策的影响C.北方气候条件的恶化D.文化融合趋势的加强

4.

北魏孝文帝改革庙号,推最先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鲜卑贵族部落首领的祖先设庙拜祭。在庙号改定后, 非太祖子孙 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这些举措(  )

A.消除了传统贵族的影响B.宣示了政权的合法性C.减少了国家改革的阻力D.开始了政权的封建化

5.

图2为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经济示意图。这一时期为(  )

图2

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6.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提到, 词在宋代尤为独绝,南北宋都有名家。宋学家是讲究道理,不注重词华的,所以禅家的语录,宋学家亦盛行使用 。这说明宋词的发展(  )

A.促进了社会风气的转变B.得益于商品经济的繁荣C.推动了佛教地位的提升D.受到了理学思想的影响

7.

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 农业、手工业、商业的新变化是三位一体的整体 。下列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

A.农本思想 官窑衰落 长途贩运B.多种经营 民营作坊 坊市分区打破C.苏湖熟天下足 新式工场 飞钱与会子D.农产品商品化 自由劳动力 专业化市镇

8.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称: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己矣。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能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公共机关)”这表明黄宗羲(  )

A.摆脱了纲常束缚B.提出了分权制衡的思想C.倾向于限制君权D.表达了人民主权的观点

9.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学术界出现了一股发掘、研究中国 科学技术 民主思想 的风气:以前不受关注的墨子学说受到空前关注,古代大批能工巧匠的名字也突然走到历史前台,频频见于报端。这主要是由于(  )

A.儒学地位的衰落B.政治改革的冲击C.中西文化的冲突D.维新思想的影响

10.

清咸丰帝以前,地方总督主军政,巡抚掌民事,互不统属又多牵制,且以布、按二司分割巡抚权力,以提镇武职牵制总督权力。但是,咸丰以后,督抚的权力不但强化,而且得到集中乃至恶性膨胀。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事件是(  )

A.东南互保运动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

11.

1884年之前,清政府在新疆实行以军统政的军府制以及带有封建领主制性质的伯克制等行政体制。1884年11月17日,清政府废除原有的行政体制,在新疆地区正式建省。这一举措(  )

A.标志新疆正式纳入了中国版图B.削弱了新疆地区的军事实力C.成为缓解边疆危机的重要手段D.体现了清末改土归流的成果

12.

1912年1月24日,《申报》刊登了题为 北京某要津之秘密信 的文章,内有 项城(袁世凯)并不坚持君主政体,惟所处地位,断不能直截了当宣布共和。南中舆论,每不谅其苦心……”等内容。该文的发表客观上(  )

A.反映了袁世凯的真实想法B.推动了中华民国的成立C.减轻了新政府的外部压力D.加速了清帝退位的步伐

13.

表1为1919年英国、美国、日本及苏俄四国对华贸易在各大区所占比重情况(单位:%; *代表不足0.05%;日本包括台湾)其中,乙国是(  )

表1

东北

华北

华中

华南

全国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11

35

50

11

183

178

*

07

95

91

645

604

612

745

299

184

27

17

363

309

136

61

169

83

228

305

20

*

162

162

93

102

03

10

02

16

21

34

A.英国B.日本C.美国D.苏俄

14.

1937年,国民政府开始协助民族工业内迁,到1940年底,共有600余家民营工厂、12万吨机件材料迁往西北、西南地区。民族工业的内迁(  )

A.冲击了官僚资本的地位B.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C.适应了持久抗战的需要D.改变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15.

图3为民国38年5月30日的《解放日报》,上有 一亿余斤粮食正运沪 第二批煤千吨已运抵上海 等报道。上述行动(  )

图3

A.引发了银元之战B.有利于掌握市场主动权C.忽视了市场规律D.推动了上海物价的回升

16.

从1964年开始,在不到一年时间内,三线建设部署的项目便涉及到钢铁、石油、农业、林业等300多个。同时,中央还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创立特区制,实行建设与生产承包,组织有关部门和省市集中会战等以保证三线建设。这些措施(  )

A.反映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B.体现了一五计划的工业成就C.发挥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D.开始了经济体制的改革探索

17.

公元前6世纪,埃及法老将瑙克拉提斯城赐予了希腊人。在这里,不少希腊人开始使用埃及人传统的陪葬品一一陪葬俑。同时,希腊商人还将铁器带到这里,而铁器则改变了埃及人传统的生产工具及武器。这主要反映了古代(  )

A.地域文化的交流B.埃及手工业的落后C.宗教信仰的融合D.希腊化时代的到来

18.

共和国时期,罗马已经修筑了通向南方卡普亚的阿庇安大道。帝国建立后,罗马人筑路的步伐并未停止,如德鲁苏斯战役后,克劳迪亚大道 使得阿尔卑斯山脉可以通行 ;1世纪末2世纪初,罗马道路修筑至中东地区等。据此可知,古代罗马(  )

A.对外扩张促进交通发展B.交通进步保障边境安定C.道路修建维持帝国繁荣D.边疆开发加快道路建设

19.

14世纪,西欧一些城市成立了城市同盟并制定了同盟法律,于是出现了一个所谓 法律圈 现象,如德意志地区莱茵河畔法兰克福的法律为49个城市所采用。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

A.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B.国家统一趋势的加强C.基督教会实力的削弱D.欧洲大陆法系的形成

20.

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1709~1751年)称, 人的心灵依赖于人的本质,因而睡眠、年龄、饮食、疾病、气候等对心灵都有影响。……宗教是 神圣的毒药 ,宇宙如果不是无神论的宇宙就不是快乐的宇宙 。他的言论(  )

A.推动了宗教改革B.体现了理性主义C.引发了科技革命D.抨击了禁欲主义

21.

图4为1750~1953年英、美、法、德各国总工业潜能占全球工业潜能的百分比情况。其中,甲国是(  )

图4

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

22.

1918年,英属乌干达成立了 青年乌干达协会 ,其组织者和领导者多为留学于国外的青年知识分子,它曾向殖民当局提出了改组政府和反对抢占非洲人土地的要求。这表明该协会成员(  )

A.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开展B.领导了民族独立运动C.接受了先进政党的领导D.具备了民族民主意识

23.

20世纪30年代,苏联兴起了一场广大妇女志愿从事教育、文化和社会服务工作的所谓 妻子运动 。苏联妇女们举行集会、出版刊物、开展促进社会公益和家庭福祉的各类活动,承担了作为母亲、妻子及 苏维埃新女性 的多重妇女角色。这场运动(  )

A.保证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B.反映了斯大林模式的特点C.体现了苏联民主法制的进步D.适应了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24.

图5为二战时期苏联漫画家叶菲莫夫的作品一一 法西斯 炸弹将被移走,钳子所夹者为希特勒。这幅漫画(  )

图5

A.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B.说明了法西斯集团失败已成定局C.凸显了苏联的主战场地位D.表明对德分区占领设想初步形成

25.

1982年3月,美国公布了 高边疆 计划,其核心为借助美国空间技术的优势,在经济上开发太空,同时在外层空间设防,实现军事化。这一计划的实施(  )

A.受到了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B.体现了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C.推动了人类太空时代的到来D.反映了政府干预职能的加强

二、材料阅读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司马光修史

材料
因反对变法,司马光被贬出中央,正是在退居洛阳的15年内,他完成了《资治通鉴》的大部分内容编撰。编纂《资治通鉴》时,他以官修的正史、实录为基础,同时还参读了野史、文集、谱牒、家传、小说等各种史料320余种。另外撰成《资治通鉴考异》,说明斟酌取舍的理由。元丰七年(1084年)书成,宋神宗赐书名为《资治通鉴》,意为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并序以奖之。
《资治通鉴》以 三家分晋 为其开篇:
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请于天子而天子许之,是受天子之命而为诸侯也。
故三晋之列于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自坏之也。君臣之礼既坏矣,则天下以智力相雄长,社稷无不泯绝。
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是故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故曰: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资治通鉴》为何以 三家分晋 为开篇。(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资治通鉴》对研究 三家分晋 的史料价值,并谈谈你对 司马光修史 这一行为的认识。(8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1874年3月,清政府指派的调查团抵达古巴,调查华工受虐事件。调查团先后视察了当地的甘蔗种植园、猪仔馆、制糖厂以及囚禁华工的 官工所 ,他们还收集到1176份口供证词。下表为综合其它华工史料,对所见的459份口供所进行的信息整理。

表2

年龄段

人数

出洋前职业

人数

出洋地点

人数

籍贯

人数

110

4

耕田

84

澳门

354

广东

382

1120

142

做小生意

106

汕头

38

福建

49

2130

216

做工

87

厦门

30

其它

28

3140

71

其它

26

其它

14

4150

20

未说明

156

未说明

23

5160

1

出洋前职业

未说明

5

——摘编自张书《晚清古巴华工出洋原因再析一一以古巴华工口供为中心的考察》等

材料二
吾人对此可敬可爱之中国人,正宜尊仰之,感谢不逞也。如无此数千华人助战,及在野工艺厂当工之华人……以助于我古巴之人,则古巴之能否自由,亦未可料。……古巴之华人,对于古巴之自由事业,无不慷慨附助。

——摘编自古巴驻德公使奇沙礼《华工赞助古巴独立史略》

材料三
19世纪五十年代初,旧金山附近五百万英亩低洼地常年浸涝,荒废无用。经华工平整后,大面积低洼地变为肥沃良田。……加州的农业季节工人,华工占75%。据加州土地测量局长估计,华工在修铁路、治洼地方面为加州所创财富近三亿美元。

——摘编自(美)乔治·西华《从社会经济方面看中国移民》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古巴华工的三个特点,并分别说明其形成原因。(9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角度说明美洲华工的历史贡献。(3分)

三、开放性试题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表3:1972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

(注:选取部分年份;数值保留1位小数;单位:亿美元)

年份

1972

1974

1976

1978

1980

1985

1991

2001

2011

进口

286

762

658

1089

2002

4225

6379

24355

174346

出口

344

695

685

975

1812

2735

7184

2661

18986

进出口

630

1457

1343

2064

3814

6960

13573

50965

364206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情况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802年,杜邦公司在美国特拉华州的威明顿市成立。公司集资36000美元,共18股,每股2000美元;1804年,第一批带有杜邦商标的产品运出;1805年,第一批产品出口运往西班牙;1811年,汤姆斯·杰弗逊总统成为杜邦的 发言人 。公司创立之时,美国诞生不久,面临着战争与开拓……,火药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而杜邦起步后的前100年就是一家制造火药的工厂。在南北战争期间,杜邦提供的火药量为全美供应量的40%。在高速并购中,杜邦迎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
一战结束后,美国进入了消费时代。杜邦也立即跟上美国的改变转向了化学消费品市场,甚至渗透到可以涉足的所有领域。为海滩娱乐制造橡胶浸渍的沙滩鞋、沙滩球及橡皮筏,为体育馆制造了巨大的橡胶顶棚……以及生产高尔夫球杆、旅行睡袋、汽车漆、各种纤维。 二战后,杜邦在美国以外的生产规模快速扩张,先后进入巴西和阿根廷生产氟里昂,进入委内瑞拉生产面料。1959年,在比利时麦其伦投资汽车漆厂,这是杜邦在欧洲大陆的第一个生产厂家。1984年,杜邦进入中国。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佩颖《杜邦文化——与美国历史同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前杜邦公司迅速崛起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 一战结束以来杜邦公司经营战略的两次调整 进行合理解释。(10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