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7. 吉林省长春市2014年高中毕业班第四次调研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吉林省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15 浏览数:127

一、单选题

1.

2002年在湖南省湘西里耶古城发现大量的秦简,其中J1(12)10简内容是:(正面):廿六年(即公元前221年)六月癸醜(丑),遥(迁,派遣)陵拔(应为 ,吏)訓(刑讯)蜜衿(蛮荆)(背面):鞫(ju,审讯犯人)之,越人以城邑反。下列选项中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秦朝统治范围最远已达湖南B.秦朝郡县制度得到全面推广C.楚国遗民流窜到湘江流域D.秦朝制度推广引发矛盾冲突

2.

宋代黄翰说: 世间交易,未有不前期借款以为定者。 宋代巨商陈泰 每岁出绢本钱,贷崇仁、安乐、金溪诸绩户,达于吉之属邑,各有驵主(代理人)其事,至六月自往敛索,率暮秋乃归,如是久矣。 这体现了当时(  )

A.小农经济的衰退B.租佃关系的盛行C.市坊界限被打破D.商业资本的活跃

3.

《欧洲瓷器史》第一章提到:(明清时期,欧洲) 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之用,以致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地道的欧洲风格的器皿 。这段材料主要说明(  )

A.中国传统手工业发展受世界市场影响B.明清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C.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越来越高D.欧洲普遍采用中国的制瓷技艺

4.

1919年5月9日,北洋陆军第三师师长吴佩孚在衡阳越级通电大总统徐世昌: 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赴后继,以草击钟,以卵击石,……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可有原! 该材料说明(  )

A.北洋军阀支持五四运动B.学生爱国热情影响广泛C.学生运动导致军阀分化D.北洋军阀内部派系林立

5.

下表是民国时期各种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对此表分析正确的是(  )  

1913

1920

1936

中国民族资本

18

24

59

中国官僚资本

26

25

8

在华外商资本

56

51

33

A.民国时期外商资本长期在中国大量存在B.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C.抗战之前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最终形成D.世界局势决定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

6.

毛泽东在1949年6月30日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 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 毛泽东提出了 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 。毛泽东发表这些论断的主要意图是(  )

A.建立新中国后必须与社会主义苏联结盟B.首次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和前景
C.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提供理论准备D.打消民主人士中尚存的走第三条道路的幻想

7.

按照古代雅典法律,原告指控他人时,必须提供指控的理由,以及认为被告该判何罪的理由。至于指控罪名能否成立,取决于控诉双方的辩论和陪审团的投票多少(陪审团投票多者意见为最终标准),而不是事实本身。苏格拉底在当时就是自负傲慢和采用斗争手段一步步激怒了陪审团。最终陪审团投票决定了他被处死的命运。这段材料(  )

A.说明雅典法律维护大多数人利益B.说明民主原则对司法的介入C.说明雅典司法程序过简D.说明雅典法律不允许任何人向它发起挑战

8.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说: 正如没有一个社会能够完全以命令原则来经营,一个社会也不可能完全靠自愿的协同合作来推动。相反地,以自愿交易为主的经济制度,却有足够的潜力同时促进繁荣与人类自由。 这一经济理论主张(  )

A.自由放任B.强化国家干预经济C.放松国家干预经济D.仿效计划经济

9.

下面是《美国、欧盟、日本部分经济数据(1999年)比较表》,对该表理解正确的是(  )

地区国家

世界20强公司占有数量

进出口贸易世界份额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外汇储备中拥有的货币量

出口

进口

美国

7

127%

188%

美元占66%

欧盟

6

391%

376%

欧元占125%

日本

7

75%

55%

日元占5%

A.国际经济旧秩序仍无较大改变B.经济实力的变更使国际经济组织性质变化C.欧盟经济实力全面超越美国D.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

10.

如果过去30年间的妇女运动相比以前有什么变化的话,那就是,它已经更多地意识到需要利用一种有关过去的记忆。对女权主义者而言,这种需要并不能通过对一些非凡女性的研究来加以解决,例如伊丽莎白一世,她在一个男人世界成功进行了统治,而应把重点放在大多数妇女所遭受的经济和性别剥削上,放在激进分子纠正这种状况的努力上。 史学家在此认为妇女史研究应(  )
①注意历史时代发展的变化  ②突出代表性人物的研究
③重视群体性情况的研究  ④重点研究妇女的经济状况

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②

二、材料阅读

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近代以来世界强国的力量来源》
表3

时期

国家

主要力量来源

16世纪

西班牙

黄金、殖民贸易、雇佣军、王朝来源

17世纪

荷兰

贸易、资本市场、海军

18世纪

法国

人口、农业、公共管理、军队、文化

19世纪

英国

工业、政治凝聚力、金融与信贷、海军、自由主义规范、岛国位置易于防卫

——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

材料二 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1750—1900年)

——资料来源: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 当时,在中国享有带有不平等性质的权益的国家主要是美、英、苏三家。在具体实践中,中国政府采取了不同的对策。美国是当时与新中国最为敌对的国家。中国政府对中美商约等一系列条约采取了不予承认的立场,美国此前在中国所享有的特权至此在大陆全部丧失。这种处理干脆利落。苏联是中国最重要的盟友。对于中苏友好条约,中国政府并没有断然宣布废除,而是积极地与苏联政府展开重新谈判。1950年2月,中苏订立了新的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有关协定。协定规定在不迟于1952年末之前,苏联将中国长春铁路的一切权利及一切财产无偿移交中国,苏军从旅顺口撤出,大连行政完全由中国政府管辖,苏方临时代管或租用的财产,应由中国政府接收。至此,可以说中国已经完全挣脱了百年之久的不平等条约的束缚。

——裴坚章《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1979年)》

(1)根据材料一,按照力量来源对上述强国进行分类并说明理由(4分)。简要分析18世纪法国的文化如何成为力量来源。(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工业迅速崛起的共同原因有哪些?(4分)分析明清以来(鸦片战争前)中国制造业日益衰退的原因。(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待不平等条约及其国家的对策。(10分)

12.

在历史上,丝绸之路对中外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丝绸之路分为陆地和海上两条路线。海上丝绸之路分为东线与南线。南方丝绸之路始于春秋末期。阅读下列表格——南方海上丝绸之路,回答问题。(12分)

表4  

汉朝

唐朝

两宋

路线

从今天广东东南亚和南南亚。

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可与大食阿拉伯帝国相通。

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

管理

汉在徐闻县南七里今广东徐闻县,置左右侯官。

唐玄宗在广州设市舶司后,几乎包揽了全部的南海贸易。对朝贡使团则只准许使者及随从二人入京觐见。

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

货物

汉武帝时有外国使者来进献,汉武帝派译长带上黄金和丝绸出海,到这些国家交换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

主要货物为丝绸、瓷器、漆器等输出品及胡椒、香料、珠宝象牙等输入品。

进出口货物达4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

根据材料,提取关于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分析说明。

1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帝国教育改革出现两类公立学堂,一曰 皇堂 ,二曰 西堂 皇堂 保证满清皇室的皇子们在未谙人事时就在教育上获得最严格的训练。他们每天凌晨起床,由宫内惟一的太师授课。第一堂课是中国文学。中国文学课要上两个小时,然后是用满族的通古斯语和蒙古语作文。……接下来的课程是在 谙达 (满语,教习皇子皇孙弓马、国语的人)辅导下进行马、步、箭等竞技运动。
西堂 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政府资助的,除教授有关 四书五经 之类的东西外,专门修习其他诸如数学或自然科学之类西方课程, 中学 教授中国历史和孔圣人及其他先贤们的著作, 西学 则用英文、法文或日文教习,此类教师虽非国子监毕业,但大都有出国研习经历,他们普遍受到当地满清高官的尊敬和另眼相待。 西堂 的学生们每月还能从政府那儿领到一笔小小的生活补贴,大约为一元或—元五。另外,他们在学堂还有一间免费的住处。

——摘编自香港记者自由通讯汇编《帝国的回忆》

(1)根据材料,比较清朝 皇堂 ’与 西堂 的办学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 西堂 出现的背景。(6分)

14.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一 国家是活生生的上帝。国家是人造物体,国家负责维持安全的秩序,保护订立契约。……人们将自己的权利一次性全部转让给国家,于是国家就成为拥有最高权力而存在。个人应绝对服从君主的绝对权威,以免产生冲突矛盾。法律和道德规范对主权者不应有任何限制。……主权者应该拥有的12项权力。其中,包括臣民如果不得到君主的允许,便不能抛弃君主政体,返回乌合之众的混乱状态,臣民还必须心甘情愿地声明承认主权者的一切行为,如果反抗就可能被杀死。主权者还权决定财产权问题等。主权 的权威是绝对而不容置疑的。

——霍布斯《利维坦》

材料二 社会契约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共同体,使人联合,并在联合中保持每个人的自由。这样,人就放弃了天然的自由,而选择了约定的自由。出于理性的选择,人们交出自己的权利,通过订立契约,诉诸国家权力来解决彼此的冲突。它用全部共同的力量来捍卫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产,每个人虽与众人结合,却能从其他人那里获得自己所丧失的一切东西的等价物以及更大的力量来保全自己的所有。……把个人的天赋权利转让给共同体,这种转让当然是有条件的,它的条件是:共同体应符合全体人民的公共意志。……国家的权力应符合公意,这样的共同体人民才能服从,人民服从共同体实际上就是服从自己的理性,因为公意是按照人的理性原则确立的。如果每个人都按公意行动,就保证了个人的自由。自由是按自己的理性做事。国家的职责是执行公意,所以必须有一种普遍的强制性的力量,而主权便是这样一种强制性的统治权力。

——卢梭《社会契约论》

(1)根据材料一,分析霍布斯的主要观点。(5分)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卢梭比霍布斯的进步之处。(10分)

1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一 孝友为家庭之祥瑞,凡所称因果报应,他事或不尽验,独孝友则立获吉庆,反是则立获殃祸,无不验者。 吾家子侄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慎无存半点官气。不许坐轿,不许唤人取水添柴等事。其拾柴收粪等事,必须一一为之;插田莳禾等事,亦时时学习之。 一家能勤敬,虽乱世亦有兴旺气象;一身能勤敬,虽愚人亦有贤知风味。 吾家现虽鼎盛,不可忘寒士家风味,子弟力戒傲惰。戒傲以不大声骂仆以为首,戒情以不晏起为首。

——《曾国藩家书》

材料二 民国学者郭斌和教授认为: 曾文正,即我国旧有教育理想与制度下所产生的最良之果之一。故能才德兼备,文武兼资。求一平均发展道德文章事功三才之成就,可与文正相比者,实不数数觏。 辛亥革命后,一些革命党人说他 开就地正法之先河 ,是遗臭万年的汉奸。

——《曾文正与中国文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曾国藩的主要教育思想。(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郭斌和与革命党人评价曾国藩的角度。我们应依据何种标准评价曾国藩,并指出影响评价人物的主要因素。(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