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913年
1920年
1936年
中国民族资本
18
24
59
中国官僚资本
26
25
8
在华外商资本
56
51
33
地区国家
世界20强公司占有数量
进出口贸易世界份额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外汇储备中拥有的货币量
出口
进口
美国
7
12.7%
18.8%
美元占66%
欧盟
6
39.1%
37.6%
欧元占12.5%
日本
7.5%
5.5%
日元占5%
二、材料阅读
时期
国家
主要力量来源
16世纪
西班牙
黄金、殖民贸易、雇佣军、王朝来源
17世纪
荷兰
贸易、资本市场、海军
18世纪
法国
人口、农业、公共管理、军队、文化
19世纪
英国
工业、政治凝聚力、金融与信贷、海军、自由主义规范、岛国位置(易于防卫)
——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
——资料来源: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裴坚章《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1979年)》
表4
汉朝
唐朝
两宋
路线
从今天广东东南亚和南南亚。
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可与大食(阿拉伯帝国)相通。
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
管理
汉在徐闻县南七里(今广东徐闻县),置左右侯官。
唐玄宗在广州设市舶司后,几乎包揽了全部的南海贸易。对朝贡使团则只准许使者及随从二人入京觐见。
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
货物
汉武帝时有外国使者来进献,汉武帝派译长带上黄金和丝绸出海,到这些国家交换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
主要货物为丝绸、瓷器、漆器等输出品及胡椒、香料、珠宝象牙等输入品。
进出口货物达4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
——摘编自香港记者自由通讯汇编《帝国的回忆》
——霍布斯《利维坦》
——卢梭《社会契约论》
——《曾国藩家书》
——《曾文正与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