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云南省师大附中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云南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17 浏览数:564

一、单选题

1.

《周礼》关于西周都城的记载: 匠人营国,方九里……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司市掌市之治教、政刑、量度禁令。以次叙分地而经市,以陈肆辨物而平市,以政令禁物靡而均市,以商贾阜货而行市 。材料反映出,当时西周(  )

A.实行 工商食官 B.城市经济有所发展C.市场管理完善D.商品交易受到限制

2.

唐代科举取士比例较低,宰相和高级官员以科举出身者很少,朝廷多以 门荫 授官。宋代134位宰相中,123人出身科举,科举制成了宋代选官的主要方式。由此可知,宋代的科举制(  )

A.扩大了官僚政治的基础B.巩固了贵族阶级的统治C.保证了选官取士的公正D.促成了重文轻武的国策

3.

元代行省长期坐镇藩服,统辖戍军,是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同时,元朝廷任命的行省军事长官,被赐予金虎符,拥有了 提调军马 的资格和权力。这一史实可以用来说明,元代行省(  )

A.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B.削弱了地方军政大权C.权力结构具有二元性D.导致藩镇割据的局面

4.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强调以民为本、以君为尊,形成了 民本一尊君 的政治思想。明代中后期,一些儒生、士大夫在与专制君主的 冷战 和对抗中,特别是在明清易代的刺激下,提出了 民本一限君 的政治思想。这一思想的变化(  )

A.顺应主流意识的嬗变趋势B.具有近代民主思想的色彩C.反映了士大夫阶层的利益D.根源是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5.

清末中国棉布和棉纱进口量情况表

年代

棉纱(1000

价值海关两1000)

棉布(1000

价值海关两1000)

1870

70

1877

14439

24877

1880

152

3448

13561

19735

1890

1081

19392

16561

25629

据上表可知,当时中国(  )

A.传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强加紧了对华经济侵略C.近代棉纺织业发展较快D.进口棉布在中国市场滞销

6.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历史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叙述主要围绕民主共和制建立展开,在共和制取代君主制的关键环节的表述上,突显袁世凯的地位,把袁氏当政视为共和制最终建立的标志。当时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这一历史叙述旨在(  )

A.巩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B.为袁世凯复辟帝制制造舆论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强化民众对民国政权的认同

7.

图4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重要会战。此次会战(  )

图4

A.改变了日军作战的方向B.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C.标志抗战进入相持阶段D.是国共合作抗战的成功典范

8.

1992年,中国政府取消了对城市粮、油及副食的补贴;逐步停止了福利分房,实行住房商品化;积极推行医疗保险, 大病统筹 替代了 公费医疗 ;取消了教育基本由国家包下来,允许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收费。这些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的财政压力较大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C.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广

9.

公元前415年,雅典公民大会对是否远征西西里进行辩论。宿将尼西阿斯试图用理智的分析劝服雅典人放弃远征;贵族青年将领亚西比得则煽动雅典人继续雅典的帝国梦。最终雅典人接受贵族青年将军的建议。雅典在远征西西里的惨败后从辉煌走向了衰败。这表明雅典(  )

A.民主决策缺乏规范程序B.平民与贵族意识趋同C.战争阻碍国家辉煌发展D.民主政治具有非理性

10.

16世纪以前,东方的香料是欧洲最重要的商品。16世纪后,新的饮料(可可、茶和咖啡)、新的香料(多香果和香子兰)和新的食物(珍珠鸡、吐绶鸡、纽芬兰的鳝鱼)开始逐渐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这反映了(  )

A.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物种交流B.东方国家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世界贸易推动欧洲商业革命D.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地中海沿岸

11.

图5是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创作的绘画作品《呐喊》。该画作的主体是在血红色映衬下一个极其痛苦的表情。这幅绘画作品(  )

图5

A.注重表达作者对理想的追求B.强调了对光与色的运用C.以反传统技巧展现精神危机D.批判了工业革命的弊端

12.

2002年,美国以欧盟、日本等8国出口的钢铁损害了美国钢铁业为由,宣布对多种钢材加征3年进口税。欧盟等各国向WTO提出要求磋商,WTO最终裁定美国违反WTO规则。这说明(  )

A.世界经济向规范化方向发展B.世界贸易体系受到了冲击C.国际关系恶化阻碍经济发展D.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1949年前,曾长期在华工作的美国著名记者伊罗生说道: 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中,有极其众多的美国人把自己视为中国和中国人的仁慈保护者、恩人和救星。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心灵、肉体和不朽的灵魂承担着责任,美国政府则承担着保护中国政治独立和行政完整的责任。 美国政府和社会秉持中美 友谊 的观念和中美之间的 特殊关系 ,实质是一种想象的 恩人身份 家长庇护 观念,是美国对中国的帝国心态,即美国以更为 优越 的文化控制和改造中国。旧中国是美利坚帝国实现国家抱负、使命和威望的 可控的他者 和巨大的试验场。

——摘编自翟韬《美国对新中国宣传政策的演变(1949~1969)》

材料二
一个统一、民主、强大、对美国友好并在国际事务中追随美国的中国的前景使美国人普遍相信,中国就在他们手中,美国的国家理想和使命的实现似乎唾手可得。然而,中国革命的胜利和 一边倒 向社会主义阵营,不仅是美国地缘政治层面上的失败,更加打击了美国有能力控制和改造中国的帝国心态。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这样写道: 原来美国的所谓 国际责任 对华友好的传统政策 ,就是干涉中国。干涉就叫作担负国际责任,干涉就叫作对华友好,不干涉是不行的。

——摘编自翟韬《美国对新中国宣传政策的演变(1949~196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美国政府和社会热心美中 友谊 的目的和美国对中国 特殊关系 的表现。(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中美由 特殊关系 变成对立关系的原因。(8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未来中美关系的看法。(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所谓 周秦之变 ,实际上就是秦国运用商鞅之道与韩非之术创造了秦帝国和 秦制(秦朝制度)”,此后的历代王朝,就依着这条路径在一直不停地走下去。 周秦之变 ,其核心是一场由小共同体(诸侯国)本位到大共同体(统一中央集权国家)本位的转变,是为了将人们对家族的忠诚转移到作为国家代表的君主之上,以君主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通过君主专制的方式加强集权。中国历史亡秦不弃 秦制 ,历朝历代其实都在效法秦政,因此,中国历史的明显特征就是它的大盛大衰。

——摘编自谌旭彬《秦制两千年》

根据材料概括观点,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所概括的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述逻辑层次清楚)(12分)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抗日战争初期,陕甘宁边区的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是很残酷的,其租额高达百分之三十、四十甚或五十以上,农民很难如数交租,造成了大量的欠租现象。1942年,中共中央先后颁布《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及《关于如何执行土地政策决定的指示》,提出两项基本原则:一是减租减息,以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民抗日积极性;二是交租交息,以联合地主阶级抗日。由于政策得当,减租减息的运动得到了农民的认可,很快在革命地区推行开来。通过减租,农民虽未直接获得土地,但经济条件大为改善。减租减息之后,边区许多地主原有的不劳而获的生活难以为继,或转变为劳动者,或投资发展工商业,改善了边区的经济,生产力也有大幅提高。

——摘编自李术峰《中共土地政策内在逻辑的特殊实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中央推行 双减双交 土地政策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 双减双交 土地政策的意义。(9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14~1918年的 大战 ,使欧洲参战各国死亡人数接近1000万。20世纪20年代,和平主义成为欧美社会的潮流。1920年11月,国联第一届大会讨论裁军问题,至1932年2月,世界裁军大会终于在日内瓦召开,共有64个国家参加。大会组成了四个专业技术委员会,制定裁军计划和削减军事开支。但会议中遇到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如在确定海军防御性武器和进攻性武器时,受大国操纵的委员会的意见难以达成一致,只是空泛地谈到要限制进攻性武器;对如何限制却没有实质性的内容,这引起了包括苏联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的不满。裁军大会的另一个焦点是如何对待德国的军备,英国提议将德国的陆军兵员最高数额限制在20万,德国宣布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1936年2月,英国内阁批准了五年增加4亿英镑的军事预算计划。

——摘编自谷宇星《国际联盟裁军会议的历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裁军大会召开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世界裁军大会。(9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雷锋(1940~1962),1958年到鞍山钢铁厂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在鞍钢一年零两个多月时间里,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红旗手,18次被评为标兵,荣获 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称号。1960年雷锋入伍,参加上寺水库的抢险救灾,带病连续奋战7天7夜,还把平时节约下来的100元钱捐给受灾群众。他将自己的藏书拿出来供大家学习,被人们称为 小小的雷锋图书馆 。雷锋日记中写道: 我的一切都是党给的,我要永远忠于党和人民,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 1962年8月15日,雷锋英年早逝。毛泽东发出 向雷锋同志学习 的伟大号召,每年的3月5日成为 学雷锋纪念日 。《光明日报》评论雷锋精神是 中国梦的精神底蕴 ,是 超越时空的正能量 ,催生着 美丽中国、和谐中国 的成长。

——摘编自赵芃《作为符号的雷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 雷锋精神 的内涵。(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雷锋精神是 中国梦的精神底蕴 的理由。(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