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二、材料阅读
——钱公辅《义田记》
——郑功成《新中国70年社会保障发展的历史启示》
——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1854年)
三、开放性试题
序号
史料内容
史料来源
①
“五谷皆种,以玉黍(即玉米)、荞麦为最,稻获次之。”
道光年间
陕西《留坝厅志》
②
“洋芋(即马铃薯),此种不知所自来。山多种之,山民藉以济饥者甚众。”
道光九年(1829 )
《宁陕厅志》
③
“包谷、洋芋、红薯三种古书不载。乾嘉以来,渐产此物,然犹有高低土宜之异。今则栽种遍野,农民之食,全恃此矣。”
光绪十九年(1893 )
四川《奉节县志》
④
“外来之人租得荒山,即芟尽草根,兴种番薯、包芦(玉米)、花生、芝麻之属,弥山遍谷,到处皆有。”
同治十三年(1874 )
《湖州府志》
⑤
番薯“扑地传生,一茎蔓延至数十百茎,节节生根,一亩种数十石,胜于种谷二十倍”。
(明)王象晋
《群芳谱》
⑥
番薯所需“未半于农功,丰登自倍于百谷”。
(清)陈世元
《金薯传习录》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