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浙江省衢州市金衢六校联盟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34 浏览数:341

一、单选题

1.

有学者认为,秦的 大一统 体制,正如 百川异源,皆归于海 ,它是汇聚八百年的小变、渐变而成大变局。下列属于秦 大一统 体制表现的是(  )

A.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B.原始民主制约君主权力C.内外服制加强对地方管理D.郡县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命

2.

历代中央行政制度经历了复杂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刘秀设中朝削弱丞相权力B.唐朝尚书省负责封驳朝廷政令C.宋朝设枢密院掌握财政权D.明太祖终结秦汉以来的宰相制度

3.

宋代采用强干弱枝、内重外轻的做法加强中央集权, 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为之也 。下列符合宋代这一做法的是(  )

A.州刺史拥有行政权和领兵权B.节度使成为州以上地方军政长官C.设置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D.行省作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关

4.

古希腊公民既是士兵,也是土地所有者。他们承担保卫城邦的责任,掌握绝大部分社会财富,是希腊城邦制度的基础。古希腊公民可以(  )

A.通过选举担任执政官B.直接参与国家管理C.轮流担任长老会议员D.由抽签担任监察官

5.

近代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和改革,确立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近代英国、美国、法国等国的政治制度既有共同点,又各具特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英国政府由议会多数党领袖出任首相,并提名各部大臣B.美国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任期七年,并提名阁僚
C.美国联邦政府对外代表国家主权,州政府高度自治D.法国总统权力极大,经众议院同意可以解散参议院

6.

1928年6月,国民政府在占领北京后宣告革命的第一阶段完成,已进入第二阶段,即训政阶段。此后通过的《训政纲领》规定:训政时期,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大会闭会期间,把政权托付给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国民党的 训政 (  )

A.实为剥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政B.标志着开始政党政治的尝试C.导致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D.符合孙中山 主权在民 的初衷

7.

1941年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本党愿与各党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陕甘宁边区(  )

A.尝试创建人民革命政权B.加强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C.主张召开政治协商会议D.放弃党对革命的领导地位

8.

改革开放40年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来一片新天地。下列选项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②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载入党章
③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④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A.①④③②B.③④①②C.④①③②D.④②①③

9.

明朝自1427年起,在会试中实行南北分卷,会试录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北方40人。后来南北卷演变为南北中卷,南卷、北卷和中卷的录取人数分别占会试录取总人数的55%、35%和10%。这一时期的会试(  )

A.是考核官员的主要方式B.由皇帝亲自主持C.以品德作为选拔的依据D.有利于选拔不同地域的人才

10.

下图为《法国民法典》书影,该法典(  )

A.是英美法系的重要代表B.体现了法国大革命的贡献C.奠定近代律师制度基础D.突出法律的社会教化功能

11.

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该法典的颁布(  )

A.开始了我国法制建设的历程B.奠定了我国法制建设的基础C.顺应了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D.进一步规划了思想道德建设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涌现出一批全国道德模范,其代表人物是(  )

A.李四光B.孟泰C.王进喜D.杨善洲

13.

1411年,明朝正式开设奴儿干都司,治所在黑龙江下游东岸的奴儿干(今特林),有卫、所四百余,屯驻军队,同时恢复了奴儿干通往内地的驿传,密切了奴儿干同明廷的联系。奴儿干都司的设立(  )

A.加强了对女真等族的管理B.缓解了西北边境的军事压力C.实现了与吐蕃的长期和平D.加快了 改土归流 的进程

14.

东汉时期,倭国派使臣来朝,光武帝刘秀赐金印一枚,下图为1784年出土于日本的 汉委(倭)奴国王 金印的印文。该金印可用以说明(  )

A.中日交往历史悠久B.中日经济联系密切C.日本全面学习中国D.朝贡体制遭到破坏

1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各自治机关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规定的自治权。下列民族区域自治区成立最早和最晚的分别是(  )

A.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C.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D.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6.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事关民族工作全局和长远的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出了全面部署。下列符合这一论断的是(  )
①提出 三个离不开 ②坚持 两个共同 的民族工作主题
③强调 五个认同     ④提出 四个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7.

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来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三条方针,为新中国建立后开创新型外交指明了方向。其中, 一边倒 指(  )

A.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B.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
C.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D.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

18.

下图为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增长情况,对图中数据解读错误的是(  )

A.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广泛发展友好关系B.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展全方位外交,取得巨大成就
C.世纪之交中国把巩固与发展大国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D.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

19.

货币经历了从海贝、金属到纸币的演进过程,在经济发展历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诞生于(  )

A.商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20.

某国际组织规定其目的为:提倡汇兑之稳定,在会员国间维持有秩序之汇兑方法,并避免竞争性之汇兑贬值。该国际组织是(  )

A.国际联盟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世界银行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1.

明朝初年,在南京玄武湖湖心小岛修建库房,用于存放户籍册 黄册 ,并派官员专门管理。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  )

A.夏朝B.战国时期C.西汉D.明朝

22.

《礼记.王制》说: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这意在强调(  )

A.政府注重建立基层组织B.民间富户救济灾民的重要性C.政府侧重日常生活赈济D.国家开展备荒储粮的必要性

2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是(  )

A.村社B.庄园C.自治市镇D.社区

24.

1981年,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五国签署通过了《北欧五国社会保障公约》,内容涵盖残疾与养育子女救济金,残疾、老年与死亡救济金,工伤救济金,失业救济金,儿童普通现金津贴,社会医疗等。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  )

A.改善人民群众生活B.提高人们生产积极性C.减轻国家财政负担D.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

25.

下图为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经专家分析鉴定,这些稻谷属于人工栽培稻,且产量可观。这说明当时(  )

A.处于旧石器时代B.食物来源相对稳定C.出现饲养的家畜D.黄河中上游经济发达

26.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都是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农业的产生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主要表现在(  )

A.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B.铁犁牛耕的应用得到普及C.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出现D.地主阶级的统治得以确立

27.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物种陆续传播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地,下列作物,原产于美洲的是(  )
①葡萄 ②甘薯 ③玉米 ④甘蔗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28.

据《建始县志》记载,邑境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谷不足以给,则于山上种包谷、洋芋、荞麦、燕麦或蕨蒿之类。这说明高产作物的传入(  )

A.扩大了耕地面积B.导致了水土流失C.冲击了自然经济D.促进畜牧业发展

29.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革命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下列关于农业现代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工业革命以来,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工作效率B.1930年,美国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小麦新品种
C.20世纪60年代,菲律宾培育的杂交水稻在南亚推广D.21世纪以来,人们主要利用腌制和风干加工保存食品

30.

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用法律手段确保食品安全。下列不属于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是(  )

A.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B.禽畜饲养过度使用抗生素C.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D.冷链物流产业的不断发展

二、材料阅读

31.

法律是国家的统治工具,教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两者相辅相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时期,确立于秦,成熟于隋唐,形成了中华法系。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却广泛援引唐律。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又特别重视 ,曾数次重修《问刑条例》,而最后一次重修采取 律为正文,例为附注 的形式,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时人称之为“《大明律例》,一部礼经。礼法立教,出礼入刑。人知守礼,自不非为。非为不作,刑法何拘? 清朝法律延袭《大明律》,同样非常重视 ,制定了《大清律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 圣谕 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 重农桑以足衣食 训子弟以禁非为 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并指出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4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6分)

32.

文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旧制度带来的贪污腐败、卖官鬻爵、政治丑闻屡见不鲜。18世纪初,为了防止国王通过任命官员干预议会活动,英国规定除了大臣以外,官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19世纪50年代,霍布斯等人的平等自由思想在英国备受关注,对选官理念有长远的影响。工业革命的完成,加大了政府工作量,也使得政府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化和专业化,1854年,英国与俄国在克里米亚作战,英军因后勤供应问题伤亡严重,加剧了人们对政府官员管理能力的强烈不满。随后英国相继颁布法令,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以及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

——摘编自徐愿《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考试院作为主管考试的最高机关,掌握着国家机关人员的考试和铨叙。南京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考试法》《典试法》《监视法》等法律法规。这一时期的文官考试,赋予女性参加考试的权力。在考试的内容科目上,以1931年第一届高等考试普通行政人员考试的部分试题为例,此次高等文官考试共分为国文、民法、刑法、国际公法、行政法、中国近代政治史、经济学、财政学等八个科目,除国文外,其他科目均属于现代科学知识范畴。

——摘编自陶继波马卉《民国时期文官制度发展概述——兼论其对知识分子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文官制度的特点。(4分)

33.

在经济发展和商品交换的大背景下,国家政权逐步实施了各项税收政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下图为明代一条鞭法结构总图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经济基础和税收制度构建的特殊性,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在税收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极小,且逐渐呈下降趋势,因而其财政功能和收入调节功能都极为有限。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特别是出于解决来华工作外籍人士的个人所得税问题,财政部税务总局从1978年底开始研究建立个人所得税制度的问题。根据 税负从低、优惠从宽、手续从简 的原则,1980年通过并公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赵仁平《近现代中国个人所得税功能的历史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的背景和内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80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原因和意义。(6分)

34.

近代以来,西方民族国家形成,规范国家与国家之间交往的国际法也逐渐形成并成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中世纪很长一段时间,法语、拉丁语曾经是英国的官方语言,而英语只是下层人民使用的语言。使英语成为英国官方语言有两件重要的事情:百年战争和威克里夫宗教改革。百年战争激发了英国的民族意识以及对法国的敌视,结果英语地位上升,法语地位则下降。威克里夫等人将拉丁文版的《圣经》译成英文进一步提升了英语在英国的地位。

——岳蓉《英国民族国家研究》

材料二
作为独立立法体系的国家之间的法律——国际法,是近代欧洲的产物。它是以独立主权的国家为基础的。在1648年三十年战争结束、《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订立之后,在欧洲出现了为数众多的独立主权国家。这个公约标志着近代国际法的产生,使国际法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摘编自邓正来《王铁崖文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主要因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7—19世纪,国际法形成和发展的过程。(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