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海南省高三学业水平诊断(三)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海南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17 浏览数:526

一、单选题

1.

睡虎地秦简中的《行书律》规定: 凡是命书(诏令)及紧急文件,都要立即递送;非紧急要件也要在当日送出,不得积压,否则按法律论处。 这些规定(  )

A.开创了行政管理新模式B.加速了国家统一的进程C.强化了中央对地方控制D.利于提高国家治理效能

2.

据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载,北方农民 常在桑田中间用锄耕地,密植绿豆、小豆等作物 ,既收获了豆类又 润泽益桑 。据此可知,当时北方地区(  )

A.人地矛盾日益突出B.农民普遍缺少耕牛C.农作技术已较成熟D.轮作农业开始出现

3.

唐代诗人归日安在一首送给皮日休的诗中写道: 八片尖皮砌作球,火中燂了水中揉。一包闲气如常在,惹踢招拳卒未休。 该诗借用了唐代盛行的一种体育用物,来谐虐皮日休。下列描述了此项体育活动的是(  )

A.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B.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 C.坚圆净滑一星流,月杖争敲未拟休 D.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

4.

据《宋史·职官三》记载:宋代, 凡命官,随所隶迁,以其职事具注于历(也称历纸,用于记录官员履历或功过),给之于其属州若司,岁书其功过。应升迁授者,验历按法而叙进之 。此记述可用来说明,宋代(  )

A.皇权专制统治空前加强B.官员升迁受到了严格限制C.地方官员追求任职政绩D.官员考核实现档案化管理

5.

表1 1864—1867年中外贸易统计情况(单位:千海关两)

年份

净进口值

净出口值

净进出口总值

(+)(-)

1864

46210

48655

94865

+2445

1865

55715

54103

109818

-1612

1866

67174

50596

117770

-16578

1867

62459

52158

114617

-10301

表1为1864—1867年中外贸易统计情况。这反映了(  )

A.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走向了解体B.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列强加紧了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D.洋务运动导致了外贸入超的加剧

6.

有学者评论说,太平天国 既有革命的烈火燃起来的大胆的想象,又充分暴露了小生产者的狭隘的实际主义 。该学者意在说明,太平天国(  )

A.受制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B.缺乏改造传统社会的策略C.没有确立具体的革命目标D.担负起了民主革命的重任

7.

1921年7月23日,有15人在上海一幢小楼里秘密召开会议,为了安全,中间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小船上,最终完成了会议的议程。后人将此次会议称为 开天辟地 的大事。这次会议(  )

A.体现了勇于探索的担当精神B.明确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C.开创了中国式革命的新道路D.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

8.

上海大隆机器厂公私合营后,资金利润率由1953年的11.8%上升到1957年的25.57%,全员劳动生产率也由1953年的1896元增加到1957年的6203万元。此变化,主要是由于(  )

A.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B.资本家工作热情提高C.国家资本主义的推行D.新的企业制度的建立

9.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再次涌现出了 下海 热潮,当年辞官下海者达12万人,甚至《人民日报》也发表了《要发财,忙起来》的文章。这一 热潮 (  )

A.表明改革由农村转向了城市B.印证了思想解放的巨大推力C.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推动了个体工商业的合法化

10.

公元前4世纪晚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时,随军带有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和测绘师等大批专门人才,以便随时收集资料和绘制地图。这可佐证,本次东征(  )

A.旨在传播古代希腊的文化B.导致了东方国家文化的消亡C.促进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D.加强了对东方地区殖民统治

11.

公元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将全国土地宣布为 公地(天皇的土地)”,自由民为国家 公民 ,并授予 公民 一定的土地。这一举措(  )

A.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B.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C.确立了天皇统治地位D.削弱了幕府割据势力

12.

16世纪,英国、荷兰等国相继开始在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新航路,如荷兰的巴伦支曾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A.东西方的传统航路已被隔断B.欧洲商业危机急需得到解决C.英荷欲开辟最短的欧亚航线D.葡萄牙贸易垄断面临着挑战

13.

表2

时间

2

4

8月初

10月初

党员人数

23000

10万人

24万人

35万人

表2为1917年2—10月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员人数的变化。这可用来说明(  )

A.社会主义革命已深入人心B.资产阶级丧失了执政地位C.工农联盟得到巩固和发展D.武装夺权的条件已经成熟

二、材料阅读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当吴三桂、耿精忠开始叛乱,天下骚动时,索额图积极出谋划策,协助皇帝运筹帷幄。《啸亭杂录》中记载: 索(额图)相当权时,多谋略,三逆叛时,公料理军书,调度将帅,皆中肯要。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索额图奉命担任清与沙皇俄国谈判东北边界问题的首席代表,在商讨与沙俄谈判方针时,索额图认为:如果沙俄能归还逃人,承认尼布楚、雅克萨、黑龙江是清朝领土,即 与之画疆分界,贸易往来。否则,臣当即还,不与彼议和矣 。……七月初五日,中俄两国代表在尼布楚郊外开始谈判。索额图根据康熙帝的指示,与沙俄代表艰苦谈判,签订了以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以及沿大兴安岭(即外兴安岭)为两国边界为主要内容的《尼布楚条约》。索额图忠实地执行了康熙帝的旨意,维护了国家的利益。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索额图在 平叛卫疆 方面做出的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所做贡献的意义。(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索额图的事迹对研究清初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史料价值。(7分)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基于尽快恢复国际金融秩序的考虑,美、英两国自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1941年起就开始了一系列的双边对话和谈判,最终达成一致并于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由44个国家派代表参加的国际金融会议。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从而形成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即通常所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摘编自章磊《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看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材料二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双挂钩,使美元等同于黄金,各国货币只有通过美元才能间接地与黄金发生联系,从而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霸主地位和中心作用。在这一货币制度下,资本主义世界各国都用美元作为主要的国际支付手段,许多国家还以美元作为主要的外汇储备,有的甚至还用美元作为发行货币的准备金。因此,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实际上是一种美元本位制。

——摘编自巩玉军《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世界金融秩序的影响及中国对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背景。(7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及建立影响。(8分)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下图为古代希腊雕塑艺术作品。

   图1 《掷铁饼者》                   图2 《维纳斯》                                   图3 古希腊雅典卫城雕塑             

材料二  
古希腊的艺术,尤其是希腊雕塑,无论是表现众神、英雄还是运动员形象,都呈现出强烈的理想化倾向。 田径运动员的雕像不求逼真;它们是理想化的人物肖像,其唯一的目的似乎就在于纪念奥运会上取得的胜利,替奥运会作宣传。艺术家们甚至不能保证见过优胜者本人,有时不得不根据人们对肖像原型随便所作的描述进行创作。 古希腊的艺术家们在创作时更加关注如何将具体的对象经过提炼、概括,在形象中注入 优秀 的品质,使之成为全民道德典范的象征。当时很多艺术家也都在艺术创作中通过探究表现对象的比例关系,例如运用 黄金比 将每一个雕像、每一座建筑都进行理想化处理,使作品具有和谐之美,最终在艺术中寻求一种永恒的法则。

——摘编自马躏非《古希腊艺术中的美德观》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希腊雕塑艺术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希腊雕塑艺术特点的成因和影响。(7分)

三、开放性试题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枪声一响,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辛亥革命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撼动了反动统治秩序的根基,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了道路。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论述: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求:史论结合;紧扣主题;逻辑严谨;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