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6. 山西省太原市2014年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二)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山西省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18 浏览数:116

一、单选题

1.

图6为中国秦汉至唐初城乡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

A.乡村自给自足状态被打破B.城乡之间交流日益频繁C.城乡之间道路四通八达D.城市政治中心功能显著

2.

明清之际的学者董含说: 昔士大夫以清望为重,乡里富人,羞与为伍,有攀附者必峻绝之。今人崇尚财货,贿拥资厚者,反屈体降志,或订忘形之交,或结婚姻之雅。 这说明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在民间已走向破产B.进步知识分子大力提倡工商皆本C.传统儒学提倡的义利观遭到摒弃D.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价值观

3.

顾炎武说: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该言论旨在(  )

A.维护儒学独尊地位B.反对文人参加科举C.大力提倡求实学风D.强调加强自身修养

4.

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学者安提丰认为: 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 这种主张(  )

A.反映出古希腊法律是习惯法B.体现了智者学派的思想特征C.说明了古希腊实行民主政体D.表明知识分子倡导以人为本

5.

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 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地理大发现B.哥白尼提出 日心说 C.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D.清朝闭关锁国

6.

郑观应在《商务叹》中写道: 轮船招商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总办商董举自官,不依商律由商举。……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华商因此不及人,为丛驱爵成怨府。 郑观应感叹的是(  )

A.股份经营弊端丛生B.政府大力干预经济C.民族工业发展艰难D.外商挤压民族工业

7.

1892年,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认为未来社会是实行共和制的大同社会;1913年7月他又发表文章说: 夫共和之立国……今所模欧师美者……但模仿其政俗之末,而失其道德之本,此其政俗所以在欧、美成功之效,而在我为败坏之由。 康有为的这一转变反映了(  )

A.中体西用 影响仍存B.社会转型道德败坏C.尊孔复古 逆流兴起D.照搬西体舍本逐末

8.

1919年7月5日,武昌中华大学教师恽代英在日记中写道: 罢课放学,究竟于工商界及一般平民颇生影响,此事实也。……今本危急存亡之秋,……今日群众,本渐有平民思想之觉悟,正可引势利导。 这一材料说明(  )

A.新文化运动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B.民族危机加深刺激了公民意识的觉醒C.北洋政府遏制学潮遭到全民反对D.部分知识分子认识到群众力量的作用

9.

如果不在工业和农业之间实行系统的商品交换或产品交换,无产阶级和农民在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就不可能建立正确的关系。 这反映了苏俄政府认识到(  )

A.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排斥商品交换B.商品交换对巩固工农联盟的重要作用C.商品交换是过渡时期的权宜之计D.商品交换有助于推进农业集体化

10.

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曾发表演说: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我们相信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这一言论表明美国(  )

A.在经济领域宣传意识形态B.直接与苏联展开敌对斗争C.正式开始实施其遏制理论D.企图掌握全世界经济霸权

11.

下表是 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 ,表中信息说明(  ) 

年份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高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40%

38%

36%

34%

31%

中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28%

34%

43%

37%

36%

低收入国家工业比重

22%

27%

37%

36%

43% 

A.中低收入国家完成工业化B.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多极化C.科技革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D.南北贫富差距逐渐缩小

12.

1982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中记载: 目前,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集体经济要建立生产责任制也是长期不变的。 这一记载说明我国(  )

A.全面推行包产到户的责任制B.继续坚持农业集体化道路C.改造了农村的基层政权机关D.正在变革传统的经济体制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商汤之孙太甲在位时,因其 不尊汤法,乱德 被幽禁。从战国时起,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便提倡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的治国理念,构筑了某种有利于廉洁政治的文化氛围。秦简上载有秦朝 为吏之道 ,严格规定了官吏的行为规范,包括 五善 五失 。 汉代规定, 臧值十金,则至重罪 ;汉武帝设十三部刺史,其职责是 六条问事 ,一条针对不法豪强,五条针对 二千石 的郡国守相,其余不问;汉代察举制突出了以 等考选官员的价值取向。唐太宗曾重视对大臣的廉政教育: 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唐代巡按任期两年,职责偏重刑狱;《唐律》规定:官吏监守自盗, 盗所监临财物者 三十匹绞 。《大明律》规定:官吏监守自盗,至四十贯者绞;官吏犯赃枉法,至八十贯者绞;官吏恐吓取财,即使未遂不得财,亦须杖刑;明代巡按对地方官吏兼有考察、荐举、纠劾之权。

——摘编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等

材料二 孟德斯鸠曾经说过: 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西方发达国家目前相对比较廉洁,与其廉政文化设计上的精良密切相关。…… 在西方的政治观念中,西方人更倾向于把个人权利作为合理解决一切问题的基本坐标: 较之以往的时代,我们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生活在更大程度上为权利话语所支配。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规定: 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指出: 对于人权的无知、忽略或轻视乃是公民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由。 在西方社会,公民权利意识的发达是其政治廉洁的重要保障。……美国总统杰斐逊曾呼吁: 请您提倡一个扫除愚昧的行动,制定和改进教育普通人民的法律吧。让我们的同胞知道:只有人民才能保护我们,使我们能够防止这些弊害,为此付出的捐税尚不及献给国王、僧侣和贵族财物的千分之一,如果我们听任人民陷于愚昧无知,这些家伙就会在我们中间死灰复燃。

——摘编自《西方发达国家廉政文化的特点及运行条件分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中国廉政建设的主要做法。(8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西方廉政建设的主要特点。(9分)
(3)比较上述材料中反映出的中西廉政建设的本质区别。(8分)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第一场 史论五篇:一、 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五、 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第二场 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一、 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三者孰为最急策 。二、 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三、 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四、 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 。五、 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
第三场 《四书》《五经》义:首题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次题为: 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三题为: 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摘编自1904年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试题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三项有关清末科举考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1872年9月,文部省颁布了第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改革的文件——《学制》。《学制序文》中说: 人之所以立其身,治其产,昌其止,以遂其生者,此无他,端赖修身,开智,长其才艺也。而修身,开智、增长才艺又非学不可。故有学校之设立 。同时指出改革教育的目标是 自今以后一般人民,无论华、士族,农工商及妇女,必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 。政府将全国划分成学区,设置各级、各类学校,逐步普及小学义务教育。1890年10月,日本明治天皇签署颁布了《教育敕语》。

——叶立群《日本的教育改革》

材料二 1867年奕 回顾说: 洋人敢入中国肆行无忌者,缘其处心积虑在数十年以前,凡中国语言文字,形势虚实,一言一动,无不周知,而彼族之举动,我则一无所知。 ……1863年广州同文馆开始筹建时,清廷上谕再次强调: 惟该馆学生专习外国语言文字,不准西人借端影射,将天主教暗中传习,该抚仍当随时稽察毋令滋弊。 曾说: 招考天文、算学,请用洋人,原欲窥其长短以收知彼知此之效也。并以中国自造轮船、枪炮等件,无从入手,若得读书之人旁通其书籍、文字,用心研究,译出精要之语,将来即可自相授受,并非终用洋人。 此事遭到监察御史张盛藻的首先发难: 若令正途科甲人员习为机巧之事,又籍升途、银两以诱之,是重名利而轻气节,无气节安望其有事功哉?

——杜文钿《洋务运动与教育改革》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提炼有关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洋务运动中教育改革的主要信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日两国教育改革的主要共同之处。(6分)

16.

近代杜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 按照清末 预备立宪 的要求,各省建立谘议局。其中议员的产生,经由选举而来。作为一个选民必须具有下列条件之一:曾在本省地方办理学务及其他公益事务满三年以上之有成效者;曾在本国或外国中学堂或同等以上之学堂毕业得有文凭者;有举贡生员以上之出身者;曾任实缺职官文七品武五品以上未被参革者;在本省地方有五千元以上之营业资本或不动产者;具有上列条件之一,年满二十五岁之男子;寄籍本省十年以上年满二十五岁之男子,或寄居地方有一万元以上之营业资本货不动产者。
凡有下列情事之一者,不得视为选民及候选人:品行悖谬营私武断者;曾处监禁以上之刑者;……吸食鸦片者;有心疾者(指有疯狂痴呆等疾,精神已异常人者);身家不清白者(指娼优隶卒等贱业之人);不识文义者。

——摘编自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

(1)概括指出谘议局议员在选举条件上有哪些主要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谘议局所起的历史作用。(6分)

17.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注释:1970年时任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向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下跪。
(1)根据图14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 勃兰特之跪 发生的背景。(8分)
(2)图15漫画反映了哪些信息?和图14相比,给你什么启示?(7分)

1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近年,学术界对袁世凯的研究逐渐增多,尤其是其在辛亥革命中的影响。下面是袁世凯在辛亥革命期间政治活动片段(时间均为1911年)      

1010

武昌起义爆发,袁观望

1020

袁要求:开国会,组责任内阁,解党禁,宽容起事党人,总揽全国兵权,宽与军费

1027

诏授袁钦差大臣,节制陆海各军;隆裕太后拨内帑百万两济武汉军事;清军击败民军于汉口

1029

袁致书黎元洪,首提和议

118

黎元洪复袁书,劝其附义,并允推为总统

1129

袁电武昌答应停战;汪兆铭注:革命党人承袁父子之意,自北京密函武昌,主南北联合,清帝退位,举袁为总统,武昌军政府表示同意

129

袁令全国停战15日,后延长;黄兴回复汪电:袁如反正,举为总统

1229

各省都督代表会集会南京,选孙文为临时大总统;孙随即电袁,暂代临时大总统,随时让位

——摘编自唐德刚《袁氏当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袁世凯与革命党对对方采取的不同策略,并分析其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中的政治活动。(5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