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0. 江西省九江市2014年第三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江西省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15 浏览数:130

一、单选题

1.

钱穆《国史大纲》中谈到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时说:“……遂破以军功封侯拜相之成例,而变相之贵族擅权制,终以告歇。……自此以往,入仕得官,遂有一公开客观之标准。 王室 与政府逐步分离, 民众 政府 则逐步接近。政权逐步解放。 这种制度最有可能的是(  )

A.军功制B.客卿制C.察举制D.科举制

2.

下图是出土的唐代初期文物 敦煌张文信租田契 的抄件片段。据此可知当时(  )

A.土地租佃在全国普遍推广B.农耕经济开始向河西走廊扩展C.均田制已经被彻底废弃D.一些经济活动蕴含着契约意识

3.

李明海认为:以自由主义为灵魂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之后不久,前后不到10年的时间,作为社会思潮主流的地位,就 早夭 给了 政党革命 。以下对新文化运动 早夭 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一战暴露了西方文明的弊端B.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中国思想界的冲击C.五四后政治斗争逐渐占据主流D.自由主义早已不合时宜

4.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孙中山认为临时政府要集中权力,总统要有实权,主张总统制。袁世凯接任临时大总统前夕,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才同意把责任内阁这一条写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根据宪政原则,这种做法(  )

A.导致政体频繁,社会政局动荡B.使权力过度分散,影响行政效能的提升
C.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D.属于 因人设法 ,明显违背法律精神

5.

据不完全统计,大型综合性期刊《东方杂志》从1915年1月开设 法令 栏到1921年此栏结束,其公布的各种法令数目如下:  

年份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

合计

数量

150

55

34

51

39

40

22

391

北洋政府加紧立法的用意在于 (  ) 

①应对当时蓬勃发展的南方革命形势  ②应对内部不断升级的争权夺利斗争
③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法制环境  ④实现以法立国、以法治国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

大幅度增加税收是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内容。据统计,1929年美国最高税率是24%,1935年则提高到79%,在战争期间更是高达94%。由此带来的的直接影响是(  )

A.私人投资受到压制B.失业问题妥善解决C.民众利益得以保障D.通货膨胀日益加剧

7.

1933—1934年在任的美国国务卿考德尔·霍尔就当时的国际贸易状况谈到: 如果我们能创造更自由的贸易流通……进而消除种种酝酿战争的的经济不平等,于是,我们就可以用足够的理由去期待一个更长久的和平。 由此可见当时考德尔·霍尔(  )

A.致力于国际贸易的自由化B.期待在当时实现国际贸易制度化C.认为国际贸易体系混乱不堪D.力主调整国际贸易规则以规避战争风险

8.

詹姆斯,格雷格在《牛顿传》中指出: 按照牛顿力学,世界只是一架结构复杂而又不失精巧、严密的机器,只是由于物质系统的作用,偶尔需要隐秘的监护人出来干预,从而维护机器系统的正常运转……这样一来,人就没有依赖了,在宇宙就只能靠自己了。 其中 隐秘的监护人 应指(  )

A.牛顿力学B.万有引力定律C.上帝D.宇宙机械系统

9.

徐葆耕在《西方文学十五讲》中谈到:“……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和现代化科学固有特性把整个西方世界联成一个巨大无比的网络系统,人不再是单个的人,而是整个网络中的一个因子……一个 小零件 ,一个操作对象。为了使被挤压的心灵获得自由,人们重新开始寻找上帝。 在此背景下西方兴起了(  )

A.古典主义文学B.浪漫主义文学C.现实主义文学D.现代主义文学

二、材料阅读

10.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5分)
材料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一种新生的制度创新,它注定是不完善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有明显的传统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痕迹,而这些东西对于一个有过长达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中国来说,对于现代农业生产具有根深蒂固的深远影响,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社会化生产的要求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甚至飞跃,必然要求在承包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一创新要继续保持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同时,实现经营权的平稳和适度集中,维护好集体所有制。

——吴江 张艳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研究30年回顾》

材料二 1984年的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承包期应在15年以上;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将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2008年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又提出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

材料三 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 不完善 体现在哪些方面。(1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的 不变 。(4分)并说明 不变 的原因。(6分)根据材料三指出 的具体措施。(3分)

1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英王乔治三世派遣乔治·马戛尔尼勋爵来华访问,并携带了600箱礼物,共19宗、590余件。在当时,外国使者来华,皆被称为 四夷来朝 ,须行 朝贡之礼 ,马戛尔尼使团也不例外。同时清王朝本着 薄来厚往 的原则,分别赏赐英王及使臣、随员一行丝绸绒、瓷器、玉器及各类工艺品三千多件。具体清单如下:  

国别

礼品名目

英国

天文仪器有天体运行仪、地球仪、望远镜、透镜、气压计等;

工业设备有蒸汽机、棉纺机、梳理机和织布机等;

军事装备有众多火炮的巨型战舰模型等

清朝

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茶膏和各色食品等

——以上材料根据网上资料整理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两项关于18世纪末中、英两国社会文化差异的信息,并予以说明。(12分)

1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赞曰:王莽始起外戚,折节力行,以要名誉,宗族称孝,师友归仁。及其居位辅政,成、哀之际,勤劳国家,直道而行,动见称述。岂所谓 在家必闻,在国必闻 色取仁而行违 者邪?莽既不仁,而有佞邪之材,又乘四父历世之权,遭汉中微,国统三绝,而太后寿考为之宗主,故得肆其奸慝,以成篡盗之祸。……乃始恣睢,奋其威诈,滔天虐民,穷凶极恶,流毒诸夏,乱延蛮貉,犹未足逞其欲焉。

——班固《汉书》

材料二 王莽受了一千九百年的冤枉,至今还没有公平的论定。他的贵本家王安石虽受一时的唾骂,却早已有人替他伸冤了。然而王莽确是一个大政治家,他的魄力和手腕远在王安石之上。我近来仔细研究《王莽传》及《食货志》及《周礼》,才知道王莽一班人确是社会主义者。 王莽实行的五均六管之制, 都是 国家社会主义 的政策。他们的目的都是 均众庶,抑兼并 。但当那个时代国家的组织还不够完备,这种大计画的干涉政策,当然不能一是收效。 可以知道当日的政治家确能了解 国家社会主义,的精义,六管都是民间的 公共用具 私人自做,势必不能,若让少数富贾豪民去做,贫民必受他们的剥削。社会主义者所以主张把这种 公共用具 一切收归社会(或国家)办理。这个意思即是王莽的政策的用意,那是无可疑的了。 可怜这样一个勤勤恳恳生性 不能无为 ,要 均众庶,抑兼并 的人,……两千年来没有人替他说一句公平的话!

——根据胡适《王莽:一千九百年前的社会主义者》(1922年)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班固对王莽及其改制的态度并予以说明。(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胡适对王莽及其改制的态度(3分),分析班固、胡适对王莽及其改制态度差异的原因。(6分)

13.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一 其学堂之法,约有五要:一曰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西学为用,不使偏废。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张之洞在维新变法运动兴起之时所系统阐发的 中体西用 论,其初衷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制度,抵制维新变法,但其 中体西用 论却具有兴西学和保中学的两重性,即在为维护封建旧学张本(指事先为事态的发展作好布置)的同时,也为西学的传播起了促进作用,简单地全部否定 中体西用 论是不公允的。

——刘健清、李振亚《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张之洞的观点。(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之洞主持撰述《劝学篇》的社会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评价19世纪末张之洞 中体西用 论的影响。(9分)

14.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苏联红军和美英联军正从东西两面夹击德军,一步步地把战争推进到纳粹德国的本土。欧洲东线的苏联军队已在北起波罗的海至喀尔巴阡山之1200公里长的战线上发动反攻,其前锋已渡过奥得河,距柏林东部只有60公里。在欧洲西线,美英盟军基本上粉碎了德军在阿登地区发动的最后一次反扑,兵锋直抵莱茵河西岸。法西斯德国崩溃在即,反法西斯盟国在欧洲战场的胜利指日可待。但是,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的形势却让人颇感艰难。虽然美军及其盟军从1943年5月起,就开始从北、中、南和西南太平洋等方向对日军实行逐岛争夺的反攻作战,并且通过卓有成效的作战正一步步地逼近日本本土。但在太平洋战场上已处于绝对劣势,完全陷入被动挨打局面的日军,仍和美军逐岛展开争夺,致使战事异常惨烈,双方都在漫长的岛屿争夺战中损失惨重。而在中国(国民党)大陆及东南亚的大洋上日军仍然占据着大片陆地和众多的岛屿。

——《雅尔塔》

(1)根据材料概括雅尔塔会议召开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你对雅尔塔会议的历史评价。(9分)

1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一 他(甘地)写道: 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永远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采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不愿向英国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要高明的多。 因此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材料二 虽然生为一名印度人,并坚守着一些印度传统,但甘地的遗产却仍然可以为全世界的人所享用。……最近,对甘地的重新发现已经与大规模的和平主义运动,以及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的自然、环境……等问题联系了起来。

——(意)詹尼·索弗里《甘地与印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实际原因。(11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 甘地的遗产 的现实影响。(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