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3月高考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19 浏览数:474

一、单选题

1.

殷商统治者崇尚天帝神权,强调 天命神授 ,而西周统治者提出 天命靡(无)常,惟德是辅 ,人主只有敬慎其德,治理好国家, 保享于民 才能 享天之命 。这一变化反映了西周(  )

A.儒家民本思想初步形成B.以宗法人伦取代天命C.王权神授观念逐步淡化D.天命观具有人文色彩

2.

汉武帝时期,乐平侯卫侈因 坐买田宅不法,有请赇吏 ,被处死;淮南王刘安因王后荼、太子迁及女陵 侵夺民田宅 ,被削地;衡山王刘赐因 数夺人田,坏人冢为田 ,被剥夺俸禄二百石以上官员的任免权。这些处罚(  )

A.通过经济手段巩固了专制集权B.一定程度上利于缓解土地兼并C.通过政治手段解决了王国问题D.有效地抑制了地方的豪强大族

3.

表1为不同史籍关于三国时期诸葛亮与司马懿卤城之战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表1

记述

出处

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司马懿还保营。

《汉晋春秋》

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

《晋书》

辛已,懿乃使张郃攻无当监王平于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逆战,魏兵大败,汉人获甲首三千,懿还保营。

《资治通鉴》

A.诸葛亮技高一筹击败司马懿B.蜀军魏军互有胜负最终魏军取胜C.司马懿老谋深算且击败蜀军D.诸葛亮与司马懿进行了正面作战

4.

据学者统计,从《晋书》到《唐书》等官修正史,列传中大量记载了家族谱系,而《宋史》以后历代正史的列传部分,多为高级官僚的履历,少有家族的叙述。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史书编撰体例的改变B.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C.重文轻武政策的推行D.官员选拔方式的变化

5.

乾隆时期,闽浙总督杨庭璋奏称: 近年粤闽贸易,番船甚觉减少,即内地贩洋商船,亦多有停驾不开者。在外番因不能置买丝斤,运来之货日少,而内地所需洋货,价值亦甚见增昂。 这反映出(  )

A.官员对 海禁 效果的否定B.国内丝绸价格的上涨C.中外 丝—银 贸易的终结D.中外市场联系的弱化

6.

1890年,薛福成提出:“《尧典》之定四时,《周髀》之传算术,西人星算之学未始不权舆于此。其他有益国事民事者,安知非取法于中华也?昔者宇宙尚无制作,中国圣人仰视俯察,而西人渐效之。今者西人因中国圣人之制作而踵事增化,中国又何尝不可因之? 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说明(  )

A.中国古代科技的先进性B.西方国家强于中国的原因C.学习西方长处的合理性D.东西方文明发展的互动性

7.

两广总督袁树勋在1909年给清廷的上奏中提到: 按照定律,公司未有盈余,不得移本作息,然吾国风气未开通,各省商办实业,公司自入股之日起,即行给息,以资激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A.中国近代企业筹资的困境B.洋务企业经营管理的落后C.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挤压D.国人投资近代工业热情高涨

8.

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决议提出: 苏维埃工农共和国及其中央政府宣告,把自己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一切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分子,苏维埃愿意给予以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富农的财产不没收,富农的土地,除封建剥削之部分外,不问自耕的与雇人耕的,均不没收。 在此,中共主张(  )

A.促成国共合作,推翻北洋军阀统治B.进行土地革命,推翻南京国民政府C.联合不同阶级,反对帝国主义侵略D.加强民主建设,巩固抗日根据地

9.

1952年,我国钢、煤、发电量、原油、水泥、棉纱、粮食、棉花等工农业产品产量均大幅超过1949年前的最高产量。同1949年相比,1952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7.5%。这些成就(  )

A.反映了社会主义改造成效显著B.奠定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基础C.体现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必要D.缩小了工农业发展之间的差距

10.

1982年,甘肃兰州某街道办事处对80余名待业青年进行就业意愿的调研,其中竟没有一个人愿意选择从事个体经营,原因是觉得 干个体低人一等 ,担心将来政策改变 受批判殃及子女 。这反映了当时(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缓慢B.社会转型进程影响就业观念C.倾错误思想尚未得到纠正D.私营经济落后制约青年就业

11.

图1浮雕中,纳尔迈(公元前31世纪埃及统治者)高坐九级台阶上的殿堂,上方有保护他的女神,身后是其随从,前方是牛、羊、俘虏等战利品。据此推知,当时的埃及(  )

图1

A.初步具备国家形态B.对外征战无往不胜C.建立完备官僚系统D.农业生产备受重视

12.

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各地霍乱多发,人们意识到城市的水质关乎居民的生死,1846—1865年间一共有51个市政府新建或购买了供水公司,取代了原有的私人水公司;在1866年到1895年,又有176个城市提供市营自来水。这表明英国(  )

A.工业革命推动民众消费观念更新B.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受到严重挑战C.公共事件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D.观念更新助推生产与资本的集中

13.

在工业化时代,能源消耗量能够反映一国的工业发展水平。表2为1890—1938年英、法、德、美四国能源消耗量(单位:百万吨煤)统计表。其中,丙代表的国家是(  )

表2

国家    时间

1890

1910

1920

1938

147

483

694

697

145

185

212

196

71

158

159

228

36

55

65

84

A.美国B.德国C.英国D.法国

14.

图2为1929—1937年间美、苏、德、英、法等国在世界制造业总产量中所占份额的比重对比状况(%)由此可见,当时苏联(  )

图2

A.农业集体化程度不断提升B.计划经济优势显现C.重工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D.率先摆脱经济危机

15.

图3是1945年雅尔塔会议后英国漫画家绘制的漫画《TAKE ME IN,MISTER? 》(带我进去吧,先生?)该漫画意在揭示雅尔塔会议(  )

A.凸显了大国主导地位B.激化了盟国内部矛盾C.加速了美苏利益冲突D.违背了世界和平潮流

二、开放性试题

16.

古代武举通常是以培养保护京都安全的禁卫军官为主,军队将官为辅。武状元的集聚是一种人文地理现象,该现象的产生是地缘政治演变、经济格局差异、武举制度变迁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702年,武则天首创武举。考试科目包括长垛、马射、步射、负重、摔跤等项,对考生相貌有 躯干雄伟 的要求,唐朝武举并未大规模推进,共计产生41名武状元。宋初,鉴于唐末五代武人专横割据之祸,武科久不举行。直至1030年,仁宗才恢复武科取士,1274年,南宋度宗举行最后一科武举,两宋共产生78名状元。宋朝武举既考武艺,又考策论,武艺部分简化, 以策为去留,以弓马定高下 ,断绝了仅凭武功入武闱的机会。明朝就考试内容而言,几乎是宋代的翻版。清朝一改宋明两代重文轻武的趋向,录用标准逐步恢复到偏重弓马的老路,共产生状元109人。

——摘编自王凯贤《武状元刍议》

材料二
图4、图5、图6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唐、宋、清)武状元(有籍贯可考者)空间分布核密度图。
指出图4、图5、图6所对应的历史时期,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16分)

三、材料阅读

17.

19世纪60年代以后,清廷强化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管理,对新疆、蒙古、西藏、台湾等地区推行边疆、内地一体化政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1885年6月)清廷发出上渝: 现在和局虽定,海防不可稍弛;亟宜切实筹办善后,为久远可持之计。着各抒所见,确实筹议,迅速具奏。 在各大臣上奏意见中,左宗棠于1885年7月奏请 将福建巡抚移驻台湾,以资震慑 。10月12日,军机大臣奕譞、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奕劻等奏言 似属相宜,恭候钦定 。1885年10月,刘铭传被清政府任命为首任台湾巡抚。上任后,刘铭传着手调整行政体制,按照省的设置,在台湾设3府1直隶州,领11县5厅。1887年设西学堂于台北,同时派汉文教习二人教以经书。

——摘编自刘海荣《浅谈刘铭传与台湾的近代化》

材料二
1882年,新任督办新疆军务的刘锦棠向清廷提出了新疆建省方案。两江总督左宗棠也奏请清廷在新疆建省。1884年,清政府委任刘锦棠为首任新疆巡抚。1885年,刘锦棠针对当时原有伯克(少数民族上层)欺压甚至奴役民众的现实,在委署州县官吏的同时,陆续将各城伯克大量裁撤,大量伯克占有的土地收归国有,新疆民政等事务尽归中央委派官员。刘锦棠任巡抚时,还在新疆遍设义塾,以《孝经》《论语》等汉文典籍为教授内容。

——摘编自童远忠《刘锦棠抚新政策述论》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以后,清政府鼓励内地汉民移居东北、内外蒙古等地。伴随着内地移民的增加,在内蒙古,州府、县逐次设立,在东北改将军体制为行省建制,在西藏东部设立具有行省性质的特别行政区。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晚清政府边疆治理加以阐释。(13分)

18.

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妇女地位的提高 这一主题时,搜集到以下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1952年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李顺达农林畜牧生产合作社的妇女识字小组在上课

材料三

1949—1956年全民所有制各部门女职工年末人数表

单位:万人

年份

合计

工业

建筑业和资源勘探

农林、水利、气象

运输和邮电

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和物资供销

城市公用事业

科、学文教卫生

金融

保险

机关

团体

1949

600

325

01

01

10

51

134

05

73

1952

1848

931

11

05

32

168

02

416

41

242

1953

2132

1059

30

10

40

199

05

460

49

280

1954

2435

1146

36

20

55

291

04

539

56

288

1955

2473

1103

41

24

65

313

08

551

53

315

1956

3266

1298

90

46

70

682

17

671

56

336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研究所、陕西省妇女联合会研究室《中国妇女统计资料》

(1)材料一对我们研究的主题有何重要价值?(4分)
(2)材料二、三作为研究主题的证据,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5分)
(3)考量新中国初期妇女地位的变化,应坚持什么原则?说说你的看法。(3分)

四、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海权战略学说

材料
美国的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的代表作是1890年出版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马汉海权战略思想的链条是:强大的海军——海战——消灭敌方舰队——取得制海权——打通本国与世界市场的通道并确保在远方的商业优势——保持帝国的不断增长。马汉的 海权论 ,在19世纪末2O世纪初风靡欧美发达国家。
英国著名的海权战略学者有约翰·科洛姆、朱利安·科贝特等,代表著作有《论我们的商业保护和海军力量分配》等。科贝特提出了取得相对制海权——维护海上交通线畅通 ——在陆上实施有限战争——支援陆上盟友或者实现陆上有限目标的逻辑链条。
法国海权战略思想较为人熟知的是 青年学派 ,其核心观点是:法国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新技术提供的可能性,建立一支由小型、快速舰种为主力的舰队,使用鱼雷、潜艇等技术,避开敌人大舰队,打击敌人的商业航线,制造敌国内部混乱,使敌人最终按有利于法国的条件谈判。
德国海军元帅提尔庇茨的 风险理论 。提尔庇茨认为,德国所要做的是,强大到一定程度,即可改变英国对开战的评估。因为如果英国与德国开战,英国即使获胜,其实力也会大大折损,导致其无法再在第三方海军面前享有优势。这样的风险会威慑英国的进攻行动 。

——据师小芹《海权战略思想寻迹》

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所述现象加以解读。(1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