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云南省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云南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17 浏览数:1755

一、单选题

1.

一些象形文字本身包含着历史实际内容。下表中的信息反映出商代(  )

A.农业生产已有的真实水平B.生产关系发生的根本变化C.牛耕的生产方式比较普遍D.土地经营管理有明确分工

2.

西汉《春秋繁露》说,雁就像 长者 ,在民之上,先后有序,有行列之治;羊有角而不用,就像仁者,杀它也不啼,就像死士义者,羔羊跪食于其母,就像知礼的人。作者对动物自然习性的诠释意在(  )

A.倡导天人合一B.塑造社会道统C.宣扬君权神授D.重构宗法秩序

3.

唐前期的宫廷乐,既有融合吴楚之音、周齐旧乐,斟酌南北而形成的《大唐雅乐》,又有 擂大鼓,杂以龟兹之乐,声震百里,动荡山岳 的《秦王破阵乐》。这反映出(  )

A.音乐风格趋于统一B.内宫奢靡歌舞升平C.文武并举宣威天下D.地域文化交汇融合

4.

北宋时期经常出现 朝议 廷争 。仁宗时宰相吕夷简曾对摄政的刘太后说: 臣位宰相,朝廷大事,理当廷争。 张方平也在奏疏中指出: 中书奏事,争辩御前,连日纷哗,中外喧骇。其于事理,必有曲直。 这说明北宋的中央决策方式(  )

A.重视发挥防错纠错机制作用B.因循旧例鼓励官员各抒己见C.改变了传统的朝廷决策模式D.不断激化内廷与外朝的矛盾

5.

晚清,时人记述道: 自泰西互市后,凡洋钱、洋烟、洋布等货,无不以洋为贵,甚有非洋而冒为洋者。如髹器本出扬州,故日扬漆,今则改为洋漆矣……磁器出豫章,今则以粗者为洋碗矣……以至洋松、洋菊、洋鸡、洋犬之类,无不以洋得名。世俗好异如此。 这表明当时(  )

A.社会风尚出现变化B.洋货价格相对低廉C.自然经济逐渐解体D.西方商品垄断市场

6.

1926年,奉系军阀张作霖计划组建标榜国权、民权、人权 三权主义 的政党。《大公报》对此评论道: 盖奉方鉴于从来之武力万能主义,究难博最后之成功,且为南方军队精神训练之效果所刺激,故有确立主义,注重精神训练之倾向。 材料反映出(  )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条件成熟B.民主共和成为统治阶层的共识C.国民革命扩大了新思想的影响D.社会各界正逐步接受三民主义

7.

1951年在中共中央指示下,人民群众订立爱国公约运动在全国普遍开展。全国工业企业的爱国增产竞赛运动和农村的爱国丰产竞赛运动搞得热火朝天,有的劳模提出 车间就是战场,工人就是战斗员 。这一运动(  )

A.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B.响应了国家根本利益的需要C.彻底打破了美国孤立封锁政策D.加快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

8.

1978~1999年,我国农村种植业产值占农业经济的比重从80%逐步下降至57%,并且非农经济成分超过农业经济。这反映了(  )

A.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至城市B.乡镇企业促进了农业发展C.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高涨D.农村经济呈现多元化发展

9.

古希腊演说术盛行,伊索克拉底和德摩斯梯尼是当时著名的演说家。下表是他们存世的演说辞作品分类情况,据此可知 (  )
单位:篇

政治

演说辞

典礼

演说辞

诉讼

演说辞

劝告

演说辞

教育

演说辞

共计

演说辞

伊索克拉底

7

3

6

3

2

21

德摩斯梯尼

13

1

20

0

0

34

A.城邦事务掌握在演说家手中B.民主政治有利于演说术发展C.民主制促进了思想文化发展D.公民权利由此得到充分保障

10.

17世纪,亚洲瓷器涌入欧洲。1604—1656年仅荷兰就进口瓷器三百万件,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为偿付宫廷进口瓷器的费用,甚至将宫内的金银器熔化掉。这说明新航路(  )

A.加速了欧洲贵金属外流B.导致欧洲经济中心转移C.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D.削弱了欧洲王室的权力

11.

1784年1月法国里昂的一次气球飞行试验时,有人写诗感慨道: 无穷的空间将我们与天空相隔。可是,感谢蒙戈尔菲耶兄弟的天才灵感。朱庇特(众神之王)之鹰失去了他的王国,柔弱的凡人亦可接近神祗。 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人文主义已经被民众普遍接受B.欧洲天主教会的势力逐渐衰落C.科技进步与思想解放相互作用D.法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显著

12.

下图是20世纪80年代的一幅美国漫画,图中美国总统里根以自由女神姿态,右手抓着一个美国纳税人而非自由火炬。该漫画创作的背景是,美国(  )

A.面临严重经济滞胀B.在争霸中处于劣势C.实行福利国家政策D.军费开支居高不下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
1903年美国第一家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宣告成立,1908年通用汽车公司成立。1913年,美国汽车年产量已达485000辆,超过法国占世界第一位,同年,福特公司开始推行用机械化装置取代手工操作的初期流水线生产,一战后又推行了机械化大量流水线生产。20世纪20年代,为适应汽车产量激增,需要大量的零部件供应的形势,通用汽车公司下属的一批专业生产公司应运而生。1929年美国汽车总产量533万辆,比十年前增长了近五倍,在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发展本国的汽车工业成为举国上下备受瞩目的迫切任务。1950年,重工业部出台了《汽车工业建设计划草案》,国家计划四年建成长春汽车制造厂(一汽),1952年9月国家汽车工业管理局成立。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难以预料的困难,第二年,第一机械工业部向党中央汇报称 按我部现有力量,四年完成犹有困难,三年完成更无把握 但能提前一年建成意义重大。 1953年6月,毛泽东亲自签发《中共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建成长春汽车厂的指示》, 中央认为有必要通报全国,责成各有关部门对长春汽车厂的建设予以最大的支持,力争二年内完成。 一汽建设速度加快,1956年建成投产。

——摘编自《美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中国汽车工业的早期发展(1920—1978)》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初美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一汽建成投产的意义,并指出中美两国汽车工业发展中的不同之处。(17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据文献记载,明朝时两个朝鲜人在中国相约去买书,甲: 我们到书市买文书去。 乙: 买什么书? 甲: 买《赵太祖飞龙记》《唐三藏西游记》。 乙: 买《四书》《五经》也好。既读孔圣之书,必达周公之理,买那些通俗读物干嘛? 甲:“《西游记》热闹,好看解闷。 学者朱舜水侨居安南时问安南某官员: 尊府古书多否? 答曰: 少少足备观览。 他又问:“《通鉴纲目》《前后汉》《廿一史》《史记》《文献通考》《纪事本末》《潜确类书》《焚书》《藏书》(李贽著)及《古文奇赏》《鸿藻》等书。 答云: 俱有,唯《鸿藻》无有。

——摘编自【朝鲜】崔世珍《朴通事谚解》、【明】朱舜水《安南供役记事》

从材料中提取有价值的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分)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唐德宗登基后,力图有所作为,颁布两税法,着手武力解决藩镇割据问题,结果引发泾原兵变。唐德宗采纳了陆贽将天子私库财物全部赏给将士的主张,改善了天子形象,赢得朝臣和藩镇支持,加快了平叛进程。兵变平息后,针对艰难的局势陆贽设计了许多细致的改革方案,但大多数改革主张未能实施。例如,在中枢体制的改革上,反对以翰林学士分割宰相权力、参与中枢事务;认为最理想的税制要以 丁夫为本 ,交纳 布帛缯纩与百谷 ,所以提出恢复租庸调制;主张由政府出面限制地主的地租额,以缓解日益紧张的阶级矛盾等。

——摘编自齐勇锋等《中国改革通史·隋唐五代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陆贽改革主张大多未能实施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陆贽改革为例,谈谈对封建王朝改革成败的认识。(8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897年,德国以曹州教案中两名德国罗马天主教传教士的死为借口,趁机发兵,侵占了胶州湾(山东省内),并 租借 了胶州湾周边552平方公里的土地,为德国远东海军中队找到了一个极佳的天然港湾。1914年夏天,日本看到了一个机会。8月15日,日本正式对德国宣战的一周前,向德国驻东京大使阿瑟·格拉夫·冯·雷克斯(曾试图说服日本与德国统一战线,共同迎接胜利)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德国将在东亚水域的军舰全面撤出,并将胶州湾的德租界移交给日本,以便 最终 交还中国。由于没有接到德方回应,日本于8月23日对德宣战。同年9月2日,23000名日本军士在中国(其时为中立国)青岛以北约100英里处正式登陆,长驱直入,进军中国内陆。

——摘编自【英】吴芳思等《盟友背信:一战中的中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所谓 日本看到了一个机会 所指的含义。(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军侵占山东对中国及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9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王守仁,浙江余姚人,二十岁中乡试, 好言兵,且善射 。四十五岁时,兵部尚书王琼爱其才,擢拔其为右佥都御史,到南州、赣州一带做巡抚。当时,南州盗贼蜂起,守仁到后,佯装退兵,出其不意,直捣敌巢,俘斩七千余人。此后,守仁又张灯奏乐,赐予礼物,引诱盗贼入城拜谢,后趁机擒杀,并派士兵假扮强盗混入贼巢,里应外合,尽皆捉拿斩首。守仁铲平盗贼,却把功劳归于王琼。当时,朝中有人构陷忠良,中伤守仁。明世宗深知此事,召守仁入朝受封,任南京兵部尚书, 守仁不赴,请归省 。他屡次辞爵,请求表彰其他大臣的功劳,并以病重为由,祈求还乡,最终死于南安,时年五十七岁。守仁天资聪明,十七岁拜谒名儒,与谈朱熹格物致知之学。游九华山归,筑室阳明洞中,数年无所得。贬谪到龙场, 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 。信服其思想者众,世遂有 阳明学

——据《明史·王守仁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史》是如何从 立德 立功 立言 的角度对王守仁进行评价的。(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王守仁传》作者的价值立场。(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