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河南省开封市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17 浏览数:2746

一、单选题

1.

春秋列国争霸,军队规模小,战斗持续时间短,交战双方都很注意礼仪,战争几乎成了艺术化的操练,显示出强烈的骑士风度。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新旧体制变革的时代特征B.春秋争霸主要是政治较量C.礼乐制有效维护统治秩序D.爱惜民力成为诸侯国共识

2.

两汉时期,政府将被公认为孔子整理和编订的儒家经典作为官方学说,谓之经学;但是到了魏晋时期,社会上逐渐形成了一种崇尚老庄,倡清谈的玄学思潮,并在一段时期内取代作为正统的经学成为主流。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佛道盛行冲击儒家思想B.封建小农经济持续发展C.社会动荡引起思想活跃D.士人入仕无望消极避世

3.

宋代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被迫采取按各省分配名额,分别录取的方法。政府的这一做法(  )

A.体现了选官程序的公平公正B.造成文官队伍人数增多C.保证了南北录取比例的平衡D.有利于笼络北方的士人

4.

银票是票号发的汇兑凭证。明清中后期山西的 日升昌 是中国第一家私营票号,坐落于平遥古城,以 汇通天下 而著名。 日升昌 的崛起(  )

A.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B.推动了白银货币化的形成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干扰了中国金融市场秩序

5.

有史学家认为 中体西用 没有引导中华文化成功地进行转型,一方面是 中体西用 模式下的 中体 已不具有先进的凝聚核心作用,另一方面, 中体 在吸收代表资本主义文化的 西用 之后,并没有实现 中体 本身的更新和发展。该观点认为 中体西用 (  )

A.使封建文化形成新质文化肌体B.促进近代文化转型的作用有限C.形成 多元一体 的文化模式D.阻碍了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交融

6.

1923年,孙中山在一篇文章中指出: 质而言之,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实无别也。……俄国革命之初不过行民权、民生二主义而已,及后与列强奋斗六年,乃始知其用力之最大者,实为对于民族主义 。由此可见当时(  )

A.三民主义思想发生变化B.苏俄式的革命道路成为必然选择C.革命统一战线已经形成D.国民党内部矛盾丛生和分歧严重

7.

蒋百里在1934年坚定的指出: 中日战争一旦开战,必是一场持久战;中国抗战重心肯定不在城市里,而在农村 ,并详尽地阐述了 三阳线 (洛阳、襄阳、衡阳)决战论的思想,利用空间换取时间,消耗和疲惫敌人。这段话反映了(  )

A.持久战战略指导理论的科学性B.政府持久作战战略意图的形成C.抗日战争将是艰苦持久的过程D.中日民族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大农村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 三权分置 土地产权结构模式。 三权分置 即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 三权 分开并行。这一模式(  )

A.开辟了农业现代化新路径B.促进了城镇布局的合理化C.改变了农村基本经济制度D.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9.

恩格斯曾评论梭伦改革: 这样,在宪法中便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因素——私人所有制。有产阶级开始获得了势力,于是旧的血缘亲族关系的集团开始被排斥了,氏族制度又遭到新的失败。 从史论结合角度看,以下选项中可作为恩格斯评价依据的是(  )

A.废除债务奴隶制肯定了公民权B.财产等级制对贵族特权的削弱C.新兴工商富有阶层的主导地位D.雅典民主制度确立的法治基础

10.

英国早期启蒙学者洛克将统治看作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一种政治契约,人民有权反抗和改变违约政府;法国启蒙学者卢梭把它变成一种社会契约而非政治契约,提出契约就是人民之间的一个协议,把统治权看做只是一种 代办权 ,这两人的思想共同反映了(  )

A.洛克和卢梭启蒙思想的一致性B.确保人民权利行使的有效性C.卢梭政治理论层面探索的深入性D.人民革命理论的正当合理性

11.

1936年美国国会通过《土壤保持和作物调配法》和《土壤保护和国内配额法》,提出 受到侵蚀的土地停止耕种转租给国家,由政府拨专款支付租金 政府向由 消耗地力 作物改种为 增强地力 作物(如豆科作物和牧草)的农场主支付保护土壤补贴 。这说明新政中,美国政府(  )

A.根本上解决了引发农业危机的过剩问题B.意识到缓解危机的前提是保护农业环境C.对农业经济的干预范围进一步扩大D.限制农业生产以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12.

二战后的欧美普遍出现民众要求对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的呼声,其中对经济领域改革呼声的回应表现为交通运输、电力等关键部门的国有化;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扩大;政府对维持经济良好运行负起更大的责任。这反映了战后西欧政府(  )

A.在经济生活中地位日益重要B.经济职能发生了本质性变化C.普遍直接参与对经济的管理D.建立了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二、材料阅读

13.

边疆治理是主权国家维护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清朝是继承中国历代王朝传统而建立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在对边疆地区统治的过程中,建立了适宜边疆各民族习俗特点的管理边疆事务机构,并适时地颁布了相应的法制。清廷中央管理边疆事务的机构理藩院,与在边疆地区设置的各个施政部门分工明确。乾嘉之际,《理藩院则例》修订告成,在边疆地区正式立法,用国家颁布的法律来约束各个民族地区活动,达到国家法制的统一。清廷从边疆民族地区特点出发,实行 众建而分其势 的基本政策思路。一方面分化和削弱边疆民族各部上层权势,同时又刻意加以笼络和抚绥,如朝觐制度、满蒙联姻。乾隆时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 从俗从宜 各安其习 。但在强调边疆地区的特殊性和制定特殊政策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利于各民族交流、影响边疆民族社会发展的消极因素,如南疆实行的回汉隔离政策、在东三省和蒙古地区实行的封禁政策,迟滞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材料二
美国的边疆治理主要指对西部的开发与治理,始于独立战争胜利后不久。面对广袤肥沃的土地,美国实行了以销售为主的土地政策。1862年美国颁布《宅地法》,规定 一切忠于联邦的成年人,交付10美元登记费,即可在西部领取160英亩土地 。同时特别注重发展铁路运输,1802年颁布《俄亥俄授权法》,规定公有土地的收入所得,按一定比例投入公共交通建设。……美国西部的边疆治理,还面临着如何使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移植到西部并成长起来的挑战。这既是美国边疆治理的重要目标,也是边疆治理成功推进的保证。美国政府还推行了 熔炉 政策,核心是是强调盎格鲁——撒克逊文化与新的移民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文化形态。但是 熔炉 理论并不像其描述的那样美好,甚至很多时候是极端野蛮的。以印第安人为例,建国之初的100多万印第安人到19世纪末仅剩下2万人。

——摘编自张健《美国边疆治理的政策体系及其借鉴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代边疆治理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代边疆治理的措施。(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分析美国和清代在边疆治理措施方面的不同点,并指出对我国当代边疆治理的启示。(13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雅典民主政治的意义在于为现代化社会的政治实践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雅典城邦民主制的演变

英国代议民主制的演变

美国代议民主制的演变

校伦改革:第四等级不担任官职;四百人会议的设立;抽签选举和任期制;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

克里斯提尼改革:各等级公民参政;地区部落取代血缘部落;陶片放逐法。

伯利克里改革:各级官职向公民开放,男性公民不受财产限制;津贴制;权力机构的权威和职权明确加强。

1689年《权利法案》

1721年开创多数党领袖组阁先例

1747年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

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

19世纪50年代责任内阁制趋于完备

1918年实现成年男子的普选权;

1928年选民总数占在成年人中的比例达97%

1948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案》确立一人一票

1776年独立宣言、《 邦联条例》

1787年《联邦宪法》

1789年第一届联邦政府成立

1861年废除南方黑人奴隶制

1870年宪法修正案规定不得因种族、肤色而拒绝或剥夺公民之投票权

1971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公民之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关系而被否定或剥夺

提取上述材料中雅典城邦民主制演变的两条信息,并结合所学运用英美两国民主制演变的史实,对其意义进行解读。(要求:明确提取的信息,解读须有史实依据,表述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春秋时期政治体制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新型官僚制度的出现。官僚之称,古已有之,官者管也,是指国家职事人员; 同官为寮 ,寮、僚相通,是指同署办事的官吏。在不同历史时期,官僚的形态是不相同的。在春秋以前,官僚位在贵族之下,类似于后世的管家和管事,各守其职,各司其事,一般不参与国家政务。到了战国时代,各国经过以否定宗族政治为主要内容的变法运动,先后完成由宗族国家向封建专制国家的转变。官僚制度形成,它是和传统贵族世官制相对而言的新的政治制度,是指根据个人的能力、学识、才干提拔、任免、使用官吏的制度,宗族血缘关系不再作为官吏升迁进退的依据。官僚成为独立的阶层,依照国家法令或国君的旨意行使管理国家的职责,国家机器的运转主要通过官僚进行。封建官僚制度最终确立。

——摘编自李学勤主编《春秋史与春秋文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新型官僚制度与之前相比有何变化,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变化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再举出一个能体现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体制发生变化的例子,并对其内容进行简要的说明。(5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17年4月,威尔逊在召集的参众两院召开特别会议上发表言论: 德国新的政策将所有限制都抛到一边——对所有船只,不分国籍、属性、运载的物资、目的地、任务,在事先不予警告和不考虑船上人员安危的情况下加以击沉……目前,德国对商船发动的潜艇战就是对整个人类的宣战 ,并建议国会 宣布德国政府的行径实际上就是对美国政府和人民的挑衅和战争;……我们要为世界最终和平以及德国人民在内的全人类的解放而战;……世界必须为民主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 随即美国正式作为交战国加入对德作战。美国参战是对协约国所进行的正义战争的肯定,也是最终胜利的保证。得到这样的消息,英国在议会大厦上空将美国星条旗与英国国旗同时悬挂,据说 这是第一次有外国国旗在如此显眼的位置与英国国旗同时飘扬。

——摘编自美菲利普—范·内斯·迈尔斯《世界通史》(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在议会大厦上空悬挂美国星条旗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中 美国参战是对协约国所进行的正义战争的肯定,也是最终胜利的保证 的观点进行简评。(7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沈家本(1840—1913)字子惇,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光绪年进士,晚清著名法律专家,学通中西。1902年任法律大臣,主持修订法律。相继编订的法律有:1904—1908年修订《大清现行刑律》、1911年正式颁布了《大清新刑律》、1907年—1911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1906年颁布《大理院审判编制法》、1910年颁布《法院编制法》、1911年编成《刑事诉讼律草案》和《民事诉讼律草案》。这些法律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的,但它们都仿照近代西方司法体系、体例、内容制定,打破了 诸法合体 的中国传统法律体系,采取分类编撰的部门法体系。刑法独立出来,且废除了非人的酷刑,取消了一些民族歧视、等级歧视、性别歧视的罪名,修改了一些罪名和法律用语,尽量采用各国通用的法律词汇。《民律》的制定反映了商品生产和保护私有财产的需要。第一次有了《诉讼法》,其中规定了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这些表明新法在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性质,但也保留了许多封建主义的形式和内容。

——摘编自房德邻《清王朝的覆灭》

(1)结合材料,概括沈家本对近代中国司法体系发展做出的贡献。(8分)
(2)材料中 维护清朝统治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 新法在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性质 的表述是否矛盾?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