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浙江省湖州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9 浏览数:956

一、单选题

1.

读下列商朝官制示意表,由此可知(  )

商王

内服官

外服官

政务性职官,如尹、百姓等

事务性职官,如牧、多工等

宗教文化类职官,如卜、巫等

军事性职官,如师长、多马等

宫廷内职官,如宰、寝等

邦伯

A.商朝已经具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B.最高统治者商王实现了专制集权C.商朝时官僚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D.外服官所辖之地由商王直接控制

2.

司马迁《史记》评价秦朝郡县制: 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 这说明秦朝郡县制(  )

A.便于集中全国人力物力B.有利于实现对国家的有效治理C.解决了贵族间权力传承矛盾D.实现了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3.

《淮南子》记载: 牛者所以植谷者,民之命。是以王法禁杀牛,民犯禁杀之者诛。 《汉书》记载平帝元始三年,下诏移民, 至徙所,赐田宅什器,假与犁牛种食 。宣帝时渤海太守龚遂,劝民 卖剑买牛,卖刀买犊 。这些史料可用于说明当时(  )

A.铁犁牛耕技术的更新B.官府保护农业生产C.家庭畜牧业的发展D.犁耕提高生产效率

4.

东汉郑玄说: 大市,人民(奴婢)马牛之属用长券(券,指木牍、竹简制的券书);小市,兵器珍异之物,用短券。 商品交易时, 为券书以别之,各得其一,讼则案券以证之 。据此可知(  )

A.商品买卖的契约形式已被使用B.契约形式成熟和标准化C.政府的 抑商 政策形同虚设D.实物借贷形式比较普遍

5.

《三国志·魏书·韩暨传》记载:“(韩暨)徒监冶谒者。旧时冶,作马排。每一熟石用马百匹,更作人排,又费功力。暨乃因长流为水排,计其利益,三倍于前。 材料中的 水排 (  )

A.促进农业的发展B.提高冶铁生产效率C.有利于汲水灌溉D.有利于煤炭的开采

6.

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 曰镇 ,镇将只掌防戍守御。由此可知唐初的镇(  )

A.是地方政治军事中心B.由商人聚居设防而成C.为军事目的而设D.解决了边患问题

7.

下图为中国古代某法律文献的书影。该文献所代表的一系列法律(  )

A.是教化乡里的范本B.是礼法结合的典范C.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D.初步推动律令的儒家化

8.

从秦朝铸造 半两 钱开始,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汉代的 五铢 钱, 重如其文 。但是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不符的现象时常发生。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诏铸 开元通宝 钱, 取代 成为 以下的重量单位。此后历代钱币均称 通宝 元宝 ,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唐代的币制改革(  )
①为非金属货币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②终止了五铢钱长期流通的历史
③是我国金属铸币史上的一次革命 ④促使中国货币铸造开始走向规范化

A.①②③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9.

赋役是封建国家财政的根本,户籍是赋役征伐的依据。宋朝政府为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措施是(  )

A.开始进行分类登记B.实行 土断 C.提高主户人口比例D.推行摊丁入亩

10.

钱公辅《义田记》载: 范(仲淹)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于其里中买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好曰义田,以养济族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 这反映出(  )
①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 ②社会救济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
③政府为民众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 ④民间慈善组织开始兴起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1.

辽代官职分北、南两院,北面官治宫账、部族等,南面官治汉人州县。西夏官分文武班,曰中书,曰枢密,曰三司,曰御史台。金太祖定燕,学习辽南北官制度。金承辽后,进士科目兼采唐宋之法而增损之。据此可知三者官制设置体现的共同特点是(  )

A.因俗而治B.汉蕃分治C.交流互鉴D.学习吸收

12.

时空定位是历史的基本能力。在地图上标注某朝边疆管理的措施,空白处应填入(  )

A.宣政院辖地B.设安南都护府C.设驻藏办事大臣D.设提督四夷馆

13.

陈夔龙在《梦蕉亭杂记》中评价到: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他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  )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B.变法措施过于贪大求全C.顽固守旧势力过于强大D.树敌太多缺少社会支持

1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某问题提出: 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为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必须使党外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因为他们联系着广大的小资产阶级群众。 毛泽东这一主张的作用是(  )

A.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B.建立了各阶级联合执政政府C.壮大了反抗国民政府的力量D.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15.

它堪称北纬 38°;线上的一颗美丽明珠。它东西相距约 250 千米,南北相距约 456 千米……这里历代长城斜贯而过,草原、湿地、荒漠聚首一地。 这一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

16.

《剑桥艺术史》中指出: 虽然罗马支配了希腊的政治和军事,但他们在艺术和文化上则服从希腊人的优势……运用于拱门和拱顶中的工程学经验以及使用混凝土的实际经验,使罗马人有可能创造在形状和规模上都是希腊人从未梦想过的建筑 。此材料说明(  )

A.古罗马建筑风格与希腊完全不同B.古罗马的建筑形状和规模都宏大
C.古罗马建筑是对希腊建筑风格的继承与创新D.古罗马建筑最主要的特征是混凝土和拱券相结合

17.

有关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与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古时期的 日耳曼法 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B.《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称为民法系
C.在司法实践的过程中教会法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D.近代西方法律制度保障每个公民享有完全的公民权利

18.

《大宪章》规定: 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该规定(  )

A.体现了法律至上的原则B.是对启蒙思想的实践C.是国王与教会冲突的产物D.体现了贵族政治的特点

19.

下图是 1535—1558 年英国诺福克郡庄园财产分布对比图 。据此推断当时的英国(  )

A.自然科学弱化了宗教信仰B.殖民扩张加速了社会分化C.宗教改革强化了世俗权力D.启蒙运动冲击了神权统治

20.

17 世纪初,北美弗吉尼亚的英国移民向英王报告: 若要抵御印第安人的进攻,就必须保证粮草,小麦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谷物,必须将其栽活。 18 世纪,北美已经有蛋壳、西西里岛、白、红几种小麦。以下关于小麦的传播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小麦由欧洲移民带到美洲
②小麦在北美的推广改变了当地食物结构
③小麦的传播根本上改变了欧洲殖民者扩张的手段
④小麦在 18 世纪中期成为北美的第一大农作物

A.①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1.

19 世纪 30 年代,英国立法规定满足一定年龄条件的童工须在周一至周五强制入学,为此,政府还创设了工厂视察制度,要求视察员监督工厂主;同时政府鼓励大工厂主举办工厂学校,并加大对教育的经费支持。这些举措(  )

A.保证了儿童的身心健康B.保证了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C.强化了纪律意识和时间观念D.适应了产业革命的需求

22.

以下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实行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浮动汇率制B.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C.20 世纪 80 年代该体系走向瓦解D.该体系有利于欧美推行世界霸权

23.

技术的进步,增加了粮仓仓容量,实现了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冷冻食品工业也迅猛发展。以下关于 20 世纪以来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说法正确的是 (  )
①20世纪20年代起,速冻加工、冷冻设备、冷冻食品等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
②20世纪40年代,美国已经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
③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
④2001年,中国颁布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对冷链物流产业进行整体布局

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4.

现代科技的一系列成果,加快了人类社会迈向现代化的步伐,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社会生活。以下现代科技成果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
①人们初步掌握包括某些疫苗和血清等多种为医疗服务的生物技术
②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③美国国防部建立起军用网络
④中国自主研发的无缆水下深潜机器人成功潜水下 6000 米处进行科学试验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②①④③D.③②①④

25.

宋恕在《六字课斋津谈》(1895 年)中认为 纵观西国英雄,如法之拿破仑,英之格朗艺(即克伦威尔),其初皆起于民主党,及功成名立,仍谋世袭,独华盛顿坚拒诸将奉为皇帝世袭之请,异矣。 邹容在《革命军》(1903 年)中则说: 若华盛顿,若拿破仑,此地球人种所推尊为大豪杰者也,然一华盛顿、一拿破仑倡之,而无百千万亿兆华盛顿、拿破仑和之,一华盛顿何如?一拿破仑何如? 这说明(  )

A.宋恕的评价符合从专制到民主的时代潮流,更加进步B.邹容以当时当地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评价标准,更为客观
C.历史评价需坚守客观立场,必须规避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D.人物评价应综合考量,看是否符合历史趋势并推动社会进步

二、材料阅读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与汉唐极盛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不仅在面积上大大超过了他们,而且在控制程度上也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吐蕃地区和今新疆东部三个直属于朝廷的单位以外,元朝在全国都设置了行中书省,其中包括汉唐时从未设置过正式行政区的蒙古高原以北和辽河下游地区。

——葛剑雄《中国历史疆域的变迁》

材料二
然而对绝大多数代表来说,制宪会议的目的并不是建立一个流芳百世的民主政府体制,事实上,制宪会议的多数代表并不真心欣赏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他们关心的更多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和有限的联邦政府。他们既反对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 暴民政治 。为此,联邦宪法采用了在同一体制内对政府权力进行两向分割的做法。首先在联邦政府的层次上依三权分立对中央政府的权力进行横向分割,同时又对联邦和州政府的权力进行纵向分割。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体现元朝对地方 控制程度上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的具体制度,并说明该制度所起的作用。(4 分)
(2)结合所学,列举古希腊推行 寡头政治 暴民政治 的典型城邦。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对政府权力 纵向分割 的目的,结合所学,说明 纵向分割 是如何实现的。(6 分)

27.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其选拔范围在不断地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以洛克三权分立思想为指导的政治体制虽然已经建立,但国王依然掌握着相当大的行政权,恩赐制依然是主要的人事制度,当时封官许愿、卖官鬻爵的现象司空见惯,政治丑闻屡见不鲜。19 世纪 40 年代,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议会改革后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自由派长期执政,他们从功利主义原则出发,要求国家政府管理工作像工业生产一样,尽可能的提高效率,发展经济。直到 1870 年 6 月,格莱斯顿政府又颁布了第二个改革文官体制的法令,该法令规定大部分文官均需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

——摘编自肖俊《渐进的制度文明:英国文官制度的历史与贡献》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的作用。结合所学,从选官的标准和方式两个角度说明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6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西方文官制度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共同特点。(4 分)

28.

国际交往和国家关系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5分)

材料一

材料

结论

《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古日本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

汉朝时中国和东亚诸国已有官方往来

史料 1:两汉之际,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唐朝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日本

史料 2: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沿丝绸之路传到西方,胡桃、胡椒、棉花等从西方运到东方

史料 3:675 年新罗开始采用唐朝的历法;唐太宗设置的十部乐,其中一部是高丽乐。

史料 4:乾隆二十二年宣布关闭江浙闽三海关,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

……

——根据教材及相关资料整理

材料二
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或间接涉及联盟任何会员国,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联盟会员国为维护和平起见,必须减缩各本国军备至适足保卫国家安全及共同履行国际义务的最少限度……联盟会员国约定,无论何时联盟会员国间发生争议认为适于仲裁或司法解决,而不能在外交上圆满解决者,将该问题完全提交仲裁或司法解决。

——《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三
中国对外政策和外交行为是根据不断变化的外部形势作出的反应。二战后影响中国对外关系的外部环境,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冷战阶段,世界政治的最主要特征是美苏两极对立。另一个是 后冷战 阶段, 一超多强 和多极化发展趋势支配着世界政治。
中国政府以 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积极、负责任的行为,向世界展示了负责任大国的国家形象。21 世纪以来中国在维护亚洲安全、全球问题治理等方面更积极地树立这一形象。今天的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一员,对捍卫全人类利益负有重要责任,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世界所瞩目。

————摘编自牛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概论》、吴兵《从天下责任负责任大国

(1)材料一甲组的结论是否能够直接推导出来?请说明理由。通过乙组史料,你可以推导出中国对外交往的哪些特点?(5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国联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具体举措。结合所学,从 国际法应用 的角度,阐述一战爆发的原因。(4 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请选择阐述:①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行为是根据不断变化的外部形势作出的反应。请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史实为例加以说明。②从推进国际合作的角度列举十八大以来中国向世界展示 负责任大国 的重要举措并概述其意义。(6 分)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凡大食、古逻、阇婆、占城……,通货易,以金、银、缗钱、铅、锡、杂色帛、精粗瓷器市易香药、犀象、珊瑚、琥珀……雍熙四年五月,遣内侍八人,赍敕书、金帛,分四纲,各往海南诸蕃国勾招进奉,博买香药、犀牙、真珠、龙脑。每纲赍空名诏书三道,于所至处赐之。

——摘自《宋会要辑稿》

材料二
1606 年前后,茶第一次作为商品进口到欧洲。1658 年 9 月 23 日,伦敦报纸上第一次出现了茶的广告。不久,茶逐渐走进英国咖啡馆,但直到 17 世纪末,饮茶在英国仍然是一个新鲜事物。18 世纪英国的茶叶需求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英国人对茶的热爱超过了其他任何主要的西方国家。在整个 18 世纪,咖啡馆都是提供茶饮料的主要场所。

——摘编自【英】马克曼·艾利斯《咖啡馆的文化史》等

材料三
我们现在面对的现实是,不同的国家将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来构建经济体系,而这反映了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和信仰。并不是所有人都想要实现有企业强权和人与人之间待遇不平等的美式资本主义。一个不受约束的,没有价值观的全球化体系是行不通的,但也不能完全交由某个国家来制定全球化的游戏规则。

——摘编自【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美国真相》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宋朝掌管对外贸易的机构,并概括宋朝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4 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 18 世纪英国经营东西方茶叶贸易的团体名称,并分析说明世界近代茶叶的交流传播史也是一部 经济史 的理由。(5 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世界贸易组织的目标。以世界贸易组织的措施为例说明构建受约束、有价值观的全球化体系提高了人类生活水平。(6 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