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福建省龙岩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福建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0 浏览数:417

一、单选题

1.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兴的化学工业和电力工业被称为 科学工业 。这说明了(  )

A.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B.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C.对工人科学素质提出要求D.重工业已经居于主导地位

2.

马克思指出: 公社一举把所有的公职——军事、行政、政治的职务变成真正工人的职务,使它们不再归一个受过训练的特殊阶层所私有。 在巴黎公社选出的89名委员中,工人占了30多位。材料表明巴黎公社(  )

A.是无产阶级执政尝试B.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C.推翻了资产阶级专政D.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

3.

彼得格勒起义胜利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开端,随后,革命烈火遍地燃起。在广大人民特别是士兵和农民支持下,俄国各地到1918年春相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由此可推知,十月革命(  )

A.巧妙利用了世界大战的有利时机B.及时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C.有效制止了资产阶级政府的反攻D.恰当运用了工农联盟的革命策略

4.

一战 末期,各参战国士兵大规模归国休整,一种烈性传染病的消息频频见诸西班牙报纸引发世人的恐慌情绪,该病由此得名 西班牙流感 ,西班牙人则将其称为 法国流感 。对报纸中 西班牙流感 的报道,解读正确的是(  )

A.西班牙是该烈性传染病的策源地B.世界大战是传染病扩散的根本原因C.新闻媒体的发展促进信息的传播D.欧洲人已形成抗疫共同体的意识

5.

在国际联盟的半官方徽章中,五边形象征五大洲,五角星代表五大种族,并以英文和法文书写 国联 字样,但并未获得成员国的广泛认可。联合国徽章中间是橄榄枝围绕的世界地图,地图的纬线由五个同心圆构成,长期沿用。材料表明,与国联相比,联合国(  )

A.突出了世界和平与团结B.忽略了种族和解重要性C.实现了国际关系民主化D.实际由英法两大国主导

6.

二战结束后,在美国占领当局的主导下,日本国会由成年男女公民直接选举产生,内阁总理一般由众议院多数党的党魁担任;解散财阀,限制资本高度集中;解散军队,实行非军事化。这些举措(  )

A.建立了议会民主制B.打击了军国主义势力C.限制了外资的准入D.促进了世界长久和平

7.

1962年,学者利别尔曼向苏共中央建议,国家只按品种下达产品的数量和交货期限两个指标,企业有权自行编制本企业的计划,并按照盈利情况提取奖励基金,为赫鲁晓夫等领导人所采纳。利别尔曼建议及其实施(  )

A.从根本上突破了斯大林模式B.调整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C.适度扩大了企业自主经营权D.探索了多种所有制经济道路

8.

如图所示为《金砖国家的拥抱》漫画。这表明经济全球化(  )

A.由发达国家所主导B.受新兴市场国家推动C.使发展中国家受益D.促各国经济均衡发展

9.

面对各种全球性问题,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和正在解决的问题。为此,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方案。这说明了中国(  )

A.已获得全球治理机制的主导权B.继续推行与邻国结盟的外交政策C.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D.促成了公正合理国际秩序的建立

10.

据《史记》记载,商鞅变法普遍推行县制,把原有的乡、邑、聚等合并为县;县令为一县之长,下设县丞、县尉等官吏;县令等长吏可以随时由国君任免。这一举措(  )

A.被各诸侯国普遍采纳实施B.说明宗法制开始走向崩溃C.标志秦国君主专制的确立D.有利于秦国中央集权形成

11.

如表所示内容最适合用来佐证英国(  )

时间

文件

成果

1215

《大宪章》

规定非经贵族会议的决定,国王不得征收额外税金。

1628

《权利请愿书》

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强行征税和借债。

1689

《权利法案》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和招募常备军。

A.具有限制王权的传统B.议会的权力高于王权C.体现三权分立的思想D.内阁制度的逐渐形成

12.

近代欧美国家的税收理念大多经历了从 税收法定主义 税收宪政主义 的演变,即从征税的权力基本控制在议会里,议会通过立法的形式规范征税的各项内容,转变为必须对代议机关的征税权进行宪法上的限制。这表明欧美国家(  )

A.宪政制度的完善B.征税程序严格化C.否定了议会至上D.税收立法民主化

13.

民国初期,政党、社团迅速兴起,如统一党、共和党、统一共和党、共和建设讨论会、中国社会党等。据统计,1911年到1914年,参与政治活动的公开党会约有312个。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辛亥革命推动政党政治发展B.清末新政影响民国政治格局C.实业救国促进民主革命进程D.二次革命提升国民参政热情

14.

为了加强 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宋朝(  )

A.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B.由科道行使监察权C.设置肃政廉访司行监督D.实行台谏合一制度

15.

王阳明平定南赣等地的动乱后,制定并推行《南赣乡约》,规定 今凡尔同约之民,皆宜孝尔父母,敬尔兄长,教训尔子孙,和顺尔乡里 。由此可知,《南赣乡约》旨在(  )

A.弱化乡约的强制力B.增强民间基层自治权C.强化对乡村的治理D.培育经世致用的学风

16.

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明确详实的规定,并规定侵权责任,明确权利受到削弱、减损、侵害时的请求权和救济权等。它体现了(  )

A.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B.公民人身权利得到保障C.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建立D.与国际实现接轨的趋势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西方列强先后掀起三次殖民高潮。16世纪,英国商业资本家成为殖民扩张的主要推动者,他们陆续组织了许多贸易公司,进行海盗掠夺、贩运黑人奴隶和不平等贸易。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殖民列强通过扩大殖民地和商品市场等方式向西亚、东亚、南美等地区纵深扩张,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洲列强和美国、日本纷纷向海外殖民,第三次殖民高潮通过瓜分全球方式把非洲内陆以及亚洲内陆广大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摘编自张红菊《殖民主义与全球化——殖民主义与全球化进程及其消极影响》等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联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1945年6月,《联合国宪章》发表并强调 促成国际合作,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 二战后,英帝国很快解体,法国也不得不承认印度支那、阿尔及利亚等法属殖民地独立。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隆重举行,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形成了 万隆精神 。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次殖民扩张的不同方式。(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及其影响。(8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鉴于政党分肥制带来行政动荡、效率低下、腐败盛行,1883年美国国会颁布《彭德尔顿法》,正式建立了美国文官制度。该法规定:文官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取消公务人员承担向政治基金捐款和提供政治服务的义务,拒绝承担此项义务的文官不得被免职或受到歧视性对待;文官在考试、任用、提升、调动、复职、降级、辞退等方面,一律平等;设立不受党派控制的三人文官委员会,负责文官的考核,确立了职责一致、奖惩结合、公平对待的考核原则。

——摘编自王锦瑭《美国文官制的改革》等

材料二
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我国公务员制度正式建立。中国公务员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捍卫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录用公务员时,对报考者要从德和才两方面去衡量,二者得兼,不可偏废;公务员制度是党的干部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公务员的管理上,要坚持党的组织领导,保持党对政府重要领导人选的推荐权;我国公务员制度没有 政务官 事务官 的划分,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实行 两官分途 ;做人民公仆,为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特权。

——摘编自俞悦《从英美文官制度看中国公务员热》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文官制度的特点。(6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美国文官制度和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相同作用,并指出后者不同于前者之处。(8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如表:冷战起源的四种常见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

主要观点

战略利益论

美苏争锋属于典型的零和博弈。作为天然对手,两国都要寻求国际体系中的权力,美苏之间不可能保持友善关系,对抗不可避免。

格局论

虽然美苏主导了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但是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已经因为相互威胁的安全困境而失去控制,美苏不得不为各自阵营的战略安全而对抗。

社会制度论

美国和苏联代表的不同的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与对方的合作只是权宜之计,而对抗斗争才是主旋律。

误解论

冷战是在美苏之间误解不断加深的恶劣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在良好的战略意图交流之下,冷战有可能避免。

——摘编自王帆《关于冷战起源的几种解释》等

结合世界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对上述 冷战 起源的历史解释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其中一种或多种解释进行论证,也可以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历史解释,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
明中期由于土地兼并、豪强瞒漏,大量徭役负担转嫁到户小力单的穷人之家,导致农民纷纷破产逃亡,朝廷控制的田亩、人丁日益短缩,财源枯竭,入不敷出。万历六年(1578年)下令对 天下田亩通行丈量 ,结果查出豪强地主隐瞒的土地多达三百万顷。万历九年(1581年),张居正进一步在经济政策和赋役制度方面深化改革,推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规定:把田赋、原先按户丁征派的力役和其他各种名目的杂税合编为一条,统一按田亩核算, 计亩征银 ;官府用取代力役的丁银雇人服役;取消里甲征收的环节,统一由官府收解。一条鞭法的推行, 一举而官民积重之弊皆反(返)”,成效立见。

——摘编自曹大为《评张居正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条鞭法实施的背景。(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条鞭法的作用。(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