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福建省中考历史二模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适用省份:福建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34 浏览数:1035

一、选择题

1.

文物反映一定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如图文物表明河姆渡居民已经(  )
202203270001551515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A.懂得人工取火B.过着群居生活C.掌握制陶技术D.从事农业生产

2.

惊世惊天龟甲片,神奇神秘卜辞骨。 该诗句描述的文字是(  )

A.已发现最古老的汉字B.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C.记录祭祀典礼的金文D.全国规范使用的小篆

3.

阅读表格,可以说明(  )

诸子百家代表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部分

儒家:仁义礼智信

墨家:兼爱、非攻

法家:注重法律

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法治、爱国

A.百家争鸣流派众多B.诸子思想影响深远C.百家争鸣禁锢思想D.古今思想认知一致

4.

一位同学将与书写材料相关的主要内容按下表的形式整理出来,但是该同学却不小心将墨水溅到了笔记本上。如果请你帮助他重新填写污点处的内容,你的正确选择是(  )

A.西汉、张骞B.西汉、晁错C.东汉、蔡伦D.东汉、班固

5.

下列图片是考古出土的魏晋时期的墓砖画,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胡人牛耕图

汉人胡食图

A.中外交往B.江南开发C.民族交融D.政权分立

6.

如何对南方实行有效的管理,是历代统治者都绞尽脑汁在考虑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 问题 ,隋朝(  )

A.实行了郡县制B.开通了大运河C.开创了科举制D.开创了行省制

7.

宋代城市商业繁荣,出现了早市和夜市,这一生活景象最能表明(  )

A.城市人口大量增加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C.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D.坊与市已没有区别

8.

习近平曾说:郑和舰队这么强大,却没有进行过任何侵略,而是调解纠纷,打击海盗。中国奉行和平发展的外交政策,给予邻邦巨大帮助,交了很多朋友。这意在说明郑和船队是(  )

A.和平的使者B.文明的传播者C.贸易的推动者D.航线的开创者

9.

朱元璋立下一条祖训:以后子孙做皇帝时,不许立丞相。对于奏请设立的大臣要治重罪。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是(  )

A.继承前朝制度,维护政治稳定B.分封诸子为王,以藩王代替丞相C.将丞相之权付与锦衣卫D.皇帝集中权力,加强君主专制

10.

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 国际禁烟日 ,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 国际禁毒日 。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

A.邓世昌B.左宗棠C.魏源D.林则徐

11.

洋务运动中, 新型的工业和企业造就了新型的职业人士如工程师、经理和实业家,那些出洋留学的人士归国后,也成为陆军、海军、学堂和外交机构中的领头人 。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培养了近代化人才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C.巩固了清政府统治D.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12.

维新派对中华民族的愚昧落后深为忧虑,但却不为民愚而悲观失望。在他们看来,中国之所以人才乏绝,并不是 天之不生才也 ,而是 教之道未尽也 。维新派这一思想(  )

A.直接导致了科举制的废除B.有利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C.推动思想解放潮流的出现D.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础

13.

下图所示是一幅名为《势如破竹》的时事漫画,发表于1911年11月的《神州日报》上。该漫画的寓意是 (  )

A.革命思想蓬勃发展B.清廷统治土崩瓦解C.反帝统一战线形成D.资产阶级力量重组

14.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最强音。1926年,时代的最强音是(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打倒列强,除军阀C.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15.

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在仪式的操演中确定,标志着新中国正式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 新纪元 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B.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D.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16.

某学习小组围绕 三大改造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展开激烈讨论,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

A.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B.变革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C.开启中国近代化道路D.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17.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 铁人 王进喜、 党的好干部 焦裕禄、 解放军好战士 雷锋,这三位人物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同仇敌忾、反抗侵略B.坚持科学、崇尚民主C.与时俱进、改革创新D.艰苦创业、无私奉献

18.

2021年3月18日,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杨洁篪表示: 中美关系 破冰 以来取得很多成绩,这是两国有识之士共同努力的结果,来之不易。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事件是(  )

A.乒乓外交B.基辛格秘密访华C.尼克松访华D.中美建交

19.

如图所示对联赞颂了一位科学家的突出贡献。 是(  )

A.袁隆平B.屠呦呦C.钱学森D.邓稼先

20.

2020年7月17日晚,第四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在广东中山开幕。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通过视讯方式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时,再次强调两岸共同弘扬中山精神,坚持 九二共识 九二共识 是指(  )

A.和平统一方针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加强两岸合作D.反对 台独 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

21.

对于1971年10月25日发生的一件大事,美国代表布什说: 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的代表们 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 。这个 转折点 是(  )

A.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万隆会议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

22.

《梨俱吠陀》诗: 当他们分割普鲁沙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 这首诗(  )

A.证明了人类如何产生B.反映了种姓制度的等级性C.描述佛教的等级制度D.阐释了伊斯兰教的顺从性

23.

文艺复兴 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唤起人的觉醒,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 。这一论述说明文艺复兴(  )

A.有利于人的思想解放B.促进了欧洲文化艺术的繁荣C.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D.刺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24.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独立宣言》中的这段话深受(  )

A.启蒙思想的影响B.等级制度的影响C.专制主义的影响D.殖民主义的影响

25.

如图为某学生在学习《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时所画的思维导图,图中“? 处应该填的内容是(  )

A.《资本论》的发表B.国际工人运动兴起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26.

如表所示是某学习小组研究的内容。他们研究的课题是(  )

政治

经济

社会生活

废藩置县

殖产兴业

文明开化

A.美国内战B.日本明治维新C.法国大革命D.俄国农奴制改革

27.

某同学搜集以下资料,他想研究的主题是(  )
202203270001551515        

A.近代绘画艺术的发展B.近代科学的发展C.近代文学和艺术的发展D.近代音乐的发展

28.

观察如图,下列主题最适合▲处的是(  )

A.凡尔赛体系的出现B.华盛顿体系的确立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形成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29.

下面是当今世界一些国际组织的标识图案,其首要宗旨为 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的国际组织的图案是(  )

30.

近期日本要将核污水排入太平洋引发热议,有网友创作漫画(图5)讽刺日本的所谓文明,观看到把核污水排入大海。此事件提醒人类要关注的问题是(  )

A.人口增长过快B.世界粮食短缺C.全球气候变暖D.生态环境恶化

二、材料题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
材料  美国革命是大英帝国北美殖民地的臣民与政府闹分家。在性质上,与后来的南北战争差不多,一方想分,一方不要分,就打起来了。只不过,美国革命的结果是要分家的一方打赢了,具有巨大的革命鼓舞作用,因而,美国革命是 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真正的民族解放战争、人类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真正的资产阶级革命

——摘编自《列宁全集(第29卷)》

(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2分)
(2)你是否同意材料中 美国革命是 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真正的民族解放战争、人类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真正的资产阶级革命 ”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4分)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春秋末年,贵族阶层分化,有些低级贵族不得不以传授知识为生。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求日益强烈,士人创办的私学由此兴起。在鲁国,孔子广收徒众,传授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在一定程度_上促使 私学 走向兴盛,为战国社会的变革奠定了人才基础。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等

材料二 唐太宗贞观年间,兴办了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等多种中央官学,学生来自官僚子弟和普通庶民。地方官学的学生除参加科举考试外,还可通过选拔进入四门学学习。官学教育内容以 五经 、《论语》等为主。政府还鼓励私人办学。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简述春秋末年私学兴起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4分)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春秋末年、唐朝初期教育特点的相似之处。(4分)

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农民说: 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在实行余粮收集中,懒汉和勤劳的人都同样摊派,这太不公平了。

——《大国崛起:俄罗斯》

材料二  正是现在,农民精力充沛地、废寝忘食地重整自己的耕地,修复自己的农具、房舍、各种设施等。农民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恢复生产上,即使有的农民家庭还挣扎在饥饿的边缘,也保留下了用于来年春播的种子粮,为将来扩大土地播种面积而积极准备农具。

——黄立茀《新经济政策时期的苏联社会》

材料三  在中央的推动和压力下,苏联农村出现了 大跃进 式的集体化浪潮。到1933年,富农首当其冲被消灭,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到了社会主义大农业中;苏联从小农国家变成了拥有规模最大农业的国家……从此,国家对农民有了强制征粮的稳定机制,以农民 贡税 满足高速工业化的资金需求。

——王斯德《世界通史》

(1)据材料一、二,概括农民对待生产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指出其原因。(4分)
(2)据材料三,概括农业集体化对苏联社会发展的影响。(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苏联农业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4分)

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时间

我国粮食总产量

1980

502亿公斤

1981

670亿公斤

1982

715亿公斤

图一

材料二  深圳本来只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深圳建立经济特区后,短短几年时间就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后,欣然题词: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主要是因为什么决策?(2分)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