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2022年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山西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17 浏览数:704

一、单选题

1.

下表是不同史书对商朝 伊尹(辅政大臣)放太甲(商王)之于桐宫 这段典故的记载。

《竹书纪年》

商汤死后,伊尹囚禁太甲于桐宫,自立为王;七年后太甲逃出,杀死伊尹,夺回王位。

《史记》

因太甲不能施行仁义,伊尹放之于桐宫。后太甲悔过自责,于是伊尹迎回太甲。重新当政的太甲注重德行,使国泰民安。

《史记》的记载说明(  )

A.商朝嫡长子继承制遭到破坏B.商朝当时君臣矛盾斗争激烈C.司马迁以儒家历史观为宗旨D.《竹书纪年》的记载毫无依据

2.

汉武帝初年,朝野上下饮酒之风日盛, 百礼之会,非酒不行 ;卓文君 当埴卖酒 成为民间佳话;汉武帝天汉三年,御史大夫桑弘羊奏请 建酒榷,以赡边,给战士 ,至此开启中国古代酒业专卖制度。据此可知,汉代(  )

A.已经注重管控民间酗酒行为B.重农抑商政策逐渐废弛C.官营酿酒主要用于犒赏军队D.政治形势影响经济政策

3.

史载,宋理宗时,吏人张洪在平江府有田一百五十六亩,分散为三十八段,佃户共二十五家;淳祐三年,常州无锡县学添置 养士田 近一百段,佃户五十余家,但每段土地多者七八亩,少者仅一角、二角几十步。这些现象(  )

A.反映了生产关系的变化B.表明了小农经济的衰退C.抑制了土地兼并的泛滥D.助推了赋役制度的调整

4.

明中叶《牡丹亭》中 杜丽娘慕色还魂 的传奇故事 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清初戏剧《桃花扇》 借男女离合之情,写朱明兴亡之感 ,被时人誉为 名世一宝 冠绝千古 之作。这些史实表明,爱情主题文学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

A.宋明理学思想日渐衰落B.社会风气崇尚婚恋自由C.融入了宏大的历史叙事D.符合市井大众文化品味

5.

继仿造 洋枪洋炮 之后,1895年,酿造 洋酒 成为 北洋新政 的又一鲜明旗帜。直隶总督李鸿章在张裕酿酒公司的批准执照上加注 准予专利十五年,凡奉天、直隶、山东三省地方,无论华、洋商民,不得仿造 。李鸿章的这一做法(  )

A.加强了对酿酒行业的管理B.增强了民族酒业的发展信心C.抵制了列强在华投资酒厂D.确立了民办企业的主体地位

6.

1922年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中共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向全国发出《关于开展劳动立法运动的通告》,强调 将劳动者应有之权利以宪法规定之 ,并拟定了 劳动立法四项原则 和《劳动法大纲》。这次劳动立法运动(  )

A.推动了工人运动高涨B.加快了国共合作进程C.保障了劳工合法权益D.借鉴了苏俄革命道路

7.

下表为近代某时期四川省内工厂数量变化示意图。这一时期四川经济的发展态势反映了(  )

年份

19331937

1940

1942

1944

企业数量

23100

847

1153

2071

A.当地自然条件优越B.国防建设战略需要C.民族资本发展壮大D.地方军阀实力雄厚

8.

图5为1952年9月《人民日报》上刊载的一幅漫画。该作品(  )

鸟儿对草人说:我过去一直以为你是农民,现在农民可不像你这个样儿了。

图5

A.属于批判现实主义绘画风格B.反映了合作化运动蓬勃开展C.描绘了新社会农民的新风貌D.意在彰显社会主义文艺导向

9.

下表为古罗马时期契约形式的三个发展阶段。

发展阶段

契约形式

主要特点

十二铜表法

耐克逊(nexum)交易

要求双方到场,有公证人,对神宣誓

市民法

文书契约

双方到场,举行特定仪式,签署文书

万民法

诺成契约

无需双方到场,无需仪式,双方同意即可

古罗马契约形式的变化表明(  )

A.境内商品贸易活动与日俱增B.罗马法逐渐淡化司法程序C.民众私有财产得到有效保护D.贵族与平民矛盾日渐缓和

10.

图6为19世纪上半叶英国各经济部门就业人口所占比例变化曲线图。据此可推知,当时的英国(  )

图6

A.开始成为 世界工厂 B.社会化程度日益加深C.农业经济在急剧衰退D.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

11.

1932年的一份会议记录中写到: 乌克兰有粮,而这两位 钦差大臣'一定能把这些粮食征购上来 是的,斯大林同志。庄稼不坏,所有的问题都在于收割和采购 。这次会议的历史背景是(  )

A.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B.俄乌矛盾导致粮食短缺C.苏联工业化步入高潮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爆发

12.

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黑人族群的爵士音乐在美国主流社会得到推广,被赋予 即兴、自由、个性 等特点,并被宣传为 这些也是美国精神的象征 ;与此'同时,标榜 爱与和平 的嬉皮士摇滚音乐则在白人青年中掀起狂热。这些史实反映了当时美国(  )

A.大众艺术得到上层社会认可B.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严重C.不同阶层艺术审美差异巨大D.政治形态影响社会价值取向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中世纪末期后,西方各国逐步摆脱教廷控制,政治权力由宗教向世俗转移,重新获得权力的各国王室政治上需要新的政治盟友同传统的封建贵族对抗;加之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各国贸易交往日益频繁,贸易范围和规模的扩大,商品流通的深化,促新兴资产阶级对货币有大量需求。重商主义由此产生,其基本内容为:财富就是货币,货币即财富,财富的直接源泉是流通领域;一个国家财富必不可少的是金银等贵金属,如果没有贵金属,就必须通过贸易来取得,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

——摘编自魏景富、陈洁莹《浅析西方重商主义与中国重商主义的区别》等

材料二
重商思想是晚清兴起的重要思潮,其突出特点是将 的发展与国家命运相联系。 商战 观念的兴起使重商思想发展进入新阶段,通过全面发展民族经济,以达到 上以养成国家之要需,下以杜绝外洋之卮漏 。随着对外贸易的深化, 所包容的内涵不断拓展,形成了以流通领域的 为枢纽,涉及近代国民经济体系诸多部门和领域的";大商 。甲午战争后,重商思想出现重要转折——有关 实业 的新词汇、新观念开始出现并得到迅速普及。清末,对 利权 权利 的关注成为晚清重商思想超越经济,改造传统国家观、权利义务观,希求深层次变节的重要表现形式。1903年,清廷正式设立商部,作为 联络官商之情 的国家机构,担负着制定各项经济政策、领导发展国家工商实业的重任。

——摘编自线文《晚清重商思想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 重商主义 产生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西方 重商主义 相比,晚清 重商思想 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17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图10东晋十六国形势图

图11早期殖民扩张示意图

移民是人口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迁移活动的总称,不同历史时期移民的方向不同,目的不同,影响也不同。请根据图10、图11并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的两幅图中分别用箭头标示出一个移民的方向,并说明方向标示的理由。(要求:方向标示明确,理由充分,表达清晰。)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90年代末,为缓解国企改革带来的失业危机与97年亚洲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增长下滑,房地产行业被作为拉动消费的新经济增长点。同时由于非国企职工人数已超过国企职工,计划经济时代的福利分房已无法覆盖这一人群。1998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拉开了住房改革的序幕。《通知》明确指出 最低收入家庭租赁由政府或单位提供的廉租住房;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其他高收入的家庭购买、租赁市场价商品住房 。随着历史积压住房需求的集中爆发,1998—200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由3614亿元增至10154亿元,人均住房面积由18.7平米增至25.3平米。

——摘编自《居者有其屋:回顾1998年住房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98年住房改革的背景与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98年住房改革的影响。(6分)

1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91年7月,华约宣布解散,新独立的俄罗斯为谋求西方经济援助而从东欧地区收缩力量,使东欧地区出现 力量真空 的局面。同时,东欧各国由于内部民族、宗教等矛盾冲突及受到外部力量威胁等因素,希望得到北约确实的安全保障。1997年7月,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三国正式加入北约,北约完成首轮东扩,将己方军事防线向东推进了700—900公里,逼近了俄罗斯的边界。苏联解体后,美国认为 灾祸帝国 已不存在, 一个扩大和民主的欧洲必须是一个没有尽头的历史进程,不应受在政治上任意涂抹的地理的限制 。而西欧外交官则认为 如果欧洲国家团结起来,我们的力量不会比美国弱,通过北约东扩,我们向成员国以外的国家证明了一种有用的东西

——摘编自《光明日报:北约东扩是引爆乌克兰危机的罪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北约东扩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约东扩对国际关系的影响。(7分)

17.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刘知几(661—721年),字子玄,徐州彭城人,唐代史学家。生于名门,自幼博览群书,攻读史学,曾任秘书少监,又掌修史之事。由于当时权贵控制史馆,史官无著述自由,凡事皆需仰承监修旨意,颇不得志,只好 退而私撰《史通》以见其志 。710年,《史通》撰成,包括内篇三十九篇、外篇十三篇,其中内篇为全书的主体,着重讲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集、表述要点和作史原则,他提出史学家须兼备才、学、识三长,尤重史识,强调直笔;外篇论述史官制度、史籍源流并杂评史家得失。《史通》奠定了中国古代历史编纂学、史学史研究、史学批评学的基础,成为第一部系统性的史论专著。还总结了唐初以前编年体史书和纪传体史书在编纂上的特点和得失,在此基础上的断代为史成为今后史书编纂的主要形式。后代史家无不从《史通》中受到教益,汲取营养。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知几撰写《史通》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史通》的史学价值。(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