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一边倒
”的政策,不是单纯的在国际斗争战线上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的外交战略,它是一种基于国家利益的意识形态的深切认同、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党情、国情独立自主地做出的正确战略抉择。
——杨云龙、肖昊宸《“一边倒”外交政策形成原因再析》
材料二
由于历史问题、社会制度等原因,到50年代中期,中国的周边国家对新兴的社会主义中国仍持恐惧或怀疑的态度。斯大林的逝世与朝鲜战争的结束使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外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东西方关系开始缓和,出现了和平共处的可能,适用于处理国家间交往的
“新方针
”应运而生。
——齐建华《影响中国外交决策的五大因素》
材料三
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实行
“一边倒
”政策的原因。(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50年代中期中国外交的
“新方针
”,说明其历史意义及外交实践。(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知识,指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及举措。(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