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四川省资阳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7 浏览数:378

一、单选题

1.

战国时,魏国温城有一个人去东周,周人不准他入境。他便吟诵《诗经》中的 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并说自己是天子之臣,不是客人,最终得以入城。材料反映出(  )

A.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B.礼乐制度等级森严C.周代制度仍有一定影响力D.政治生活稳定有序

2.

刘邦建立汉朝,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但另一方面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俗,特别是楚、齐、赵人之俗。刘邦为 尊重东方社会之俗 而推行了(  )

A.郡国并行制B.察举征召制C.中外朝制D.土司制度

3.

如图是秦汉九卿的职责和隋唐六部的职责对比图。二者职责的差异表明 (  )

官署

职责

官署

职责

奉常

掌管宗庙礼仪、历法、文化、医药等

吏部

掌官员的任免、升降、赏罚

郎中令

掌管皇帝侍从警卫

户部

掌全国的户口、土地、赋税、钱粮、财政

太仆

掌管皇帝车骑与军马

礼部

掌全国礼仪、祭祀、科举、学校

卫尉

掌管皇宫守卫

兵部

掌武官选投及军事行政

廷尉

掌管司法刑狱

刑部

掌全国司法行政及审判

典容

掌管少数民族事务

工部

掌工匠、屯田、山泽等事务

宗正

掌管皇军亲族事务

治粟内史

掌管粮食、财政及税务事务

少府

掌管皇室生活供应与所需费用

九卿及其职责                                                            六部及其职责

A.家国同构色彩淡化B.中央集权得以强化C.中央职权趋向集中D.君相矛盾尖锐突出

4.

公元983年,北宋设三司使,分为盐铁、户部、度支三个机构。到1003年,其下先后设有兵、胄、商税等二十多案,分理事务,事权越来越大。元丰改制,废了三司,职事大多归户部和工部,三司使改任户部尚书,受宰相领导。三司的兴废表明宋代(  )

A.君主专制有较强的随意性B.制度适应了社会需要C.官制设置有一定的灵活性D.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5.

明朝在废丞相制、提高六部地位后,为防止部权过重,原为谏诤皇帝而设的给事中,变成了直接对皇帝负责、以监督六部官员为主要职能的独立监察机关。明朝给事中职权的变化表明(  )

A.监察制度更加完善B.谏官制度从此废除C.君主专制不断强化D.内阁制度开始确立

6.

清代读书人要通过院试才能成为生员(俗称秀才),而通过院试的费用高达60~80两白银,连落第者的费用也不低于20两白银。同期工人工资最高的江浙地区,每名普通工人的年平均工资仅有6~8两白银。材料表明清朝(  )

A.思想文化专制强化B.社会流动受到制约C.社会资源大量浪费D.人才选拔程序苛刻

7.

清代,雍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 改土归流 。乾隆皇帝表示: 蒙古、汉人,同属臣民。 清政府对蒙古等少数民族的上层采用封爵、给俸,实施年班朝觐和联姻政策。材料表明清朝的少数民族政策(  )

A.体现了各民族平等与团结原则B.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进步C.可以强化清朝的君主专制制度D.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8.

如图是鸦片战争时期中英两国的国情对比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英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B.中、英之间存在着一定差距C.学习西方是中国的唯一出路D.中国的近代化建设举步维艰

9.

1854年,英国公使向太平天国提出有关政治、军事、经济、宗教和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杨秀清作了答复,指出开埠通商须待大局定夺之后,鸦片等害人之物必须严禁,并责备英使 大胆强瞒无礼 ,有悖上帝教导。材料表明太平天国(  )

A.具备了近代外交的理念B.主张与英国建立平等外交C.认清了列强侵华的本质D.面临着反外来侵略的可能

10.

自德人占据胶澳,教焰益张,宵小恃为护符,借端扰害乡里,民间不堪其苦,以致衅端屡起。 下流(层)社会尤为急烈,以恨德人者推展而及所有之欧洲人 ,因之而有 义和拳名目树旗起事,百姓云集响应,所在蜂起 。材料表明(  )

A.传统观念诱发了义和团运动B.八国联军侵华导致义和团运动兴起C.列强侵略直接迫害下层民众D.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与民族危机有关

11.

如表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设计出的多种样式的 国旗 以及 国旗 所代表的寓意,以下材料表明革命党人(  )

旗帜

寓意

十八星旗

代表那时的中国的十八省

五色旗

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井字旗

代表井田,引中为天下大同

三色旗

代表自由、平等、博爱之义

白旗

代表以明涤去污染、光复旧物之旨

金瓜钺斧旗

代表尚武强兵的精神

A.政治理想和追求完全不同B.政治上缺少公认领袖C.革命的方向和目的不明确D.国家和民族观念强烈

12.

1927年中共五大前后,中共党员有57967人,其中工人成分占50.8%,农民占18.7%。1928年6月中共党员发展到130194人,其中工人占10.9%,农民占76.6%,1929年工人党员再降为7%,导致中共党员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B.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D.国民大革命已走向失败

13.

如图是全面抗战时期正面战场的一次著名战役。该战役B军登陆处 (  )

A.是中国抗战以来取得的首次大捷B.是中国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C.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D.标志着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

14.

淮海战役期间,苏、鲁、徽、豫等省的人民用极大的物力、人力支援了战争。这四省共出动民工543万人,担架20.6万副,大小车辆88万辆,挑子30.5万副,牲畜76.7万头,船只8539艘;运送到前线的粮食4.34亿斤。材料说明(  )

A.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B.人民群众影响战争胜败C.人民群众左右战争走向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正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材料所述内容(  )

A.表明我国已建立社会主义制度B.明确了新中国的社会性质C.指明了新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向D.确立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原则

16.

如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的简况表。材料说明我国新时期法制建设(  )

197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19781992

全国人大制订重要法律230多部,其中包括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法通则》《刑法》《行政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

1999年和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2012

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首次将法治上升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A.侧重于民事法的建设B.随改革的步伐不断推进C.已构建起完善的体系D.服务于经济发展的需要

17.

截至2017年,全国农村98%以上的村委会依法实行直接选举,村民参选率达95%;55个少数民族均有本民族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十三届全国人大的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占14.7%。材料表明我国当前(  )

A.社会主义法制发展完善B.社会主义民主健康发展C.基层民主制度推行顺利D.民族区域自治成效显著

18.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表达了雅典最盛行的治理思想: 我们的制度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 材料体现了雅典(  )

A.民主政治繁荣的原因B.民主政治的阶级实质C.野心家蛊惑影响政局D.全民参与了民主政治

19.

公元前5世纪,雅典大力建设海军。作为第四等级的贫农和雇工被大量吸纳进来,成为海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波战争中,他们为城邦提供了舵手、水手长、下级军官等,他们对城邦的贡献远远大于重装步兵和骑兵。从材料可知雅典(  )

A.发展海军更有利于城邦B.公民政治地位大幅提高C.民主政治将进一步发展D.贵族势力因此一蹶不振

20.

公元前454年,罗马元老院被迫承认公民大会制定法典的决议,设置法典编纂委员10人,几年后制定了《十二铜表法》,体现了古罗马的治国思想。据此可知《十二铜表法》(  )

A.以保护平民利益为出发点B.体现公正至上的法律精神C.体现出贵族专横局面在改变D.能有效维护帝国的大一统

21.

1784年英国首相小皮特遭到下院议会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仍继续任职。他的做法也成为了惯例。而法国1875年宪法没有类似的规定,法国也没有形成相应的行政惯例。相比之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可能(  )

A.内阁权力加强B.内阁更迭频繁C.政治更加稳定D.君主权力削弱

22.

宪法并不像法官们所说的那样,是全民的创造;也不像南方废宪派主张的那样,是各州的创造。它只是一个巩固的集团的作品,他们的利益不知道有什么州界,他们的范围的确包罗全国。 材料表明1787年美国宪法(  )

A.代表着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B.彰显了全体美国人的意志C.体现了对权力的制约与平衡D.协调平衡了社会多方利益

23.

1832年的议会改革,将选举权从身份资格转向财产资格,改革后的选民人数从总人口比例的2.5%增长到3.3%;中等阶级主体获得了选举权,进入到政权体系之中。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蓬勃开展B.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C.责任内阁制已经确立D.英国确立起殖民霸权

24.

如图是德国1871年宪法的部分章节,据此可知该宪法(  )

A.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B.充满君主专制的味道C.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D.加剧国际局势的动荡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郡县制对早期国家起了否定的作用。它的出现反映了历史的巨大进步,早期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长期存在氏族制的血缘关系残余。郡县制的发展动摇了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的宗法制和分封制。商鞅变法确定了秦郡县制发展的方向,而郡县制的发展又是秦得以发展为帝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秦汉中央掌握了郡县主要官员的任免权,分离郡县的行政权与军权,建立严格的监督制度。帝国内部组织现出鲜明的以地缘关系为结合的特点,郡下设县,县下依次设乡(亭)、里、什、伍等组织。秦汉郡县的管理范围涉及民政、财政、司法、教育、选举、监督等诸多方面。在郡县内部,还建立了监察和考核制度,监督官员履行职责的情况。中央政府对郡县实行严格的控制。

——摘编自易宁《秦汉郡县制、罗马行省制与古代中西文明的特点》

材料二
罗马帝国以地中海为中心,扩展到很远的地方,并在那里传播希腊、罗马文明,也给那里带来统一;所到之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被宣布无效。在相对稳定的帝国内部,各民族的文化包括法律文化得到不断的交流和融合。罗马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统治经验,为后世公法的发展特别是地方制度的发展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可以说,古罗马的行省制开了地方制度的先河,是西方国家地方制度的历史源头,罗马公法成为后世欧洲公法发展的重要历史渊源。

——摘编自朱勇《古罗马行省制演变的法文化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郡县制出现的历史意义,并概括中央强化对郡县管理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行省制对于法制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秦汉——罗马时期东西方地方治理的认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辟体现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适用于各种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体量规模国家之间的关系。1955年,万隆会议通过的十项原则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引申和发展。上个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不结盟运动把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原则。1970年和197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有关宣言都接受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当今世界一系列国际组织和国际文件所采纳,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同和遵守……新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不是过时了,而是历久弥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不是淡化了,而是历久弥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历久弥坚。

——摘自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意义。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内阁初设时,阁臣尚不可以侵夺各部的职权,诸司有事也直接向皇帝奏闻,无需向阁臣 关白 。大学士的官品也只是正五品,抵不上知府(正四品)。仁宣时期便出现了 三杨用事,政归内阁 的趋势。而且后来的大学士,非有侍郎、尚书的资历不行,三品以下的官僚,根本不可能入阁,内阁大学士成了最高官位。内阁职权也日益加重。内阁不仅有了掾吏,而且 六部承奉意旨,靡所不领 。景泰以后设诰敕房和制诰房。正统年间,国有重要大事,大学士可会同各衙门于内阁会议, 遂为制 。嘉靖以后,连朝位班次也 俱列六部之上 了。皇帝的旨意,内阁不同意,可以拒绝拟敕。对于内阁的 票拟 ,有时即使皇帝不同意,内阁也仍可坚持原拟,但是只能起一时的抵制作用,最后的决定权还是在皇帝手中,皇帝可以径下中旨甚至撤换阁臣来贯彻自己的意旨。

——摘编自王广军《试析明朝内阁制的政治效能》

材料二
1688年以前内阁已萌芽。1694年,因战争威廉三世经常离开英国,内阁会议自行召开并就国务做出决断逐渐习以为常。安妮女王时期,内阁大臣在未接受女王召集时,私下聚集起来商讨国务,形成统一意见后,再在内阁会议上提出来,便于女王做出决断。由财政大臣取代国王主持召开内阁会议,讨论国务并做出决策,逐渐成为一种惯例。从1705起,辉格党多次上书女王,要求根据议会政治力量的变化改组内阁。辉格党控制的下院则以拒绝通过内阁的战争拨款议案为威胁。迫于压力,女王最终改组内阁,辉格党要员相继入阁。此后一党制内阁的出现,是政党直接参与国家统治的开端。汉诺威王朝初期,君主不再出席内阁会议、王权急剧衰落之后,责任内阁制形成的步伐大大加快了。

——摘编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内阁制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朝内阁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责任内阁制初步形成的过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