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2022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一)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不限省份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0 浏览数:237

一、单选题

1.

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西周早期文献中,求 常与 祭礼 相结合,即 事神致福 。西周中期,求 途径增加了继承和模仿 祖先之威仪 ,后期又增加了善待百姓、 以德求福 的内容。求 途径的变化(  )

A.反映中国古代治国理念的成熟B.说明西周时期抛弃了鬼神信仰C.体现稳定宗法分封秩序的探索D.反映我国商业文明的发展需求

2.

明朝万历年间,浙江人张应俞编撰了一部专门教人防止诈骗的图书《杜骗新书》,记载了83个诈骗案例,其中74个涉及白银交易。河南项城知县王钦诰著《演教民六逾说》,宣讲朱元璋治国 六谕 ,提出不要 行使假银 。上述材料反映明代(  )
①传统的小农经济高度发达 ②商品经济发展影响价值观念
③统治秩序出现了严重危机 ④统治意志与基层教化相结合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3.

下图为英国印度公同商船 约克号 船长亨利·拉斯切利斯于1741—1748年间在广州十三行购置的 清乾隆农耕商贸图外销壁纸 。该壁纸(  )
①反映清代社会生活,属于图像史料 ②引进西方绘画风格,创新艺术
③展示农耕文明风采,体现文化交流 ④见证西方经济侵略,冲击自然经济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4.

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地方机构设置统计表。关于古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时期

高层政区

统县政区

县级政区

王国

道、邑、侯国

唐后期、五代

方镇

①割据势力是推动地方行政区划变动的主要原因
②下稳上动是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变动的主要特征
③行政区划的变动受中央和地方权力博弈的影响
④行政层级不断增多是行政区划变动的总体趋势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5.

以下是对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描述,按制度出现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②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
③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
④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秋夏两征之

A.③①④②B.①③②④C.①④③②D.①③④②

6.

容闳为中国近代留美第一人。19世纪40年代他提出 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 ;六七十年代协助曾国藩赴美购买机器,提出幼童出国留学计划;90年代支持维新变法运动;1908年坚定地走上革命道路。容闳的一生致力于(  )

A.国家出路的探索B.对工业化的追求C.封建政体的变革D.争取民主的斗争

7.

1915—1925年间,中国发生了三次与日本相关的抗争运动,分别是1915年抗议《二十一条》、1919年抗议巴黎和会上日本窃取山东特权、1925年抗议枪杀上海工人顾正红。中国人民的抗争越来越强烈。这是因为(  )
①中华民族的不断觉醒 ②各革命阶级逐渐联合起来
③北伐战争的巨大影响 ④中日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8.

下图为1934年刊登于《大上海图画杂志》的一幅漫画,名称为《国庆日的版图》。图中文字分别为 国庆 国耻 ,左下角文字为 亚光挥泪作 。下列对该漫画创作背景表述正确的是(  )

A.国民党被迫宣布实行宪政B.中国全民族抗战正式开始C.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D.日本加紧对华北地区侵略

9.

下图所示邮票中展示了1949年画家张仃、周令钊设计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图案。设计者对图案进行了说明:红星表示无产阶级领导;齿轮、嘉禾表示工农联盟为基础;四面红旗表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大联合;地图表示新中国,背景光芒四射。下列对会徽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
①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 ②展现了中国人民大团结精神
③宣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 ④反映了新型民主制度的特色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0.

1986年11月1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凡尔霖将交易所徽章赠送给邓小平,邓小平将上海飞乐音响公司的 飞乐音响 股票回赠给他。这一事件(  )

A.标志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B.是中国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缩影C.标志着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D.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1.

下图为世界古代史上四部著名史诗的中译本封面。对这些史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史诗属于文学作品,且掺杂神话传说,史料研究价值不大
②内容多为重要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体现了文化的共通性
③内容展现不同地域文明的独特魅力,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④《荷马史诗》深刻影响其它三部史诗,体现文化间的交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2.

18世纪,欧洲一些思想家 把现代的社会生活加以理性化,并把他们的社会学理论建筑在援引自然事实的基础上 。这一理念来源于(  )

A.文艺复兴运动B.宗教改革运动C.近代科学革命D.资产阶级革命

13.

1801年,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在任期最后一天突击任命42位官员,但有17份委任令没能及时发送。继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将这些委任令统统扣发。最高法院法官最终判决托马斯·杰斐逊扣发行为无效。这一案件中(  )

A.最高法院发挥了制约总统的职能B.总统未经国会同意不能任命官员C.国会没有发挥政治权力中心作用D.体现了美国政党分肥制度的弊端

14.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

史实

结论

A

1648年,德意志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首次形成全球性国际关系体系

B

1920年,国际联盟正式成立,提出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

有效发挥了制止侵略、保卫世界和平的作用

C

1945年雅尔塔会议决定由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

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D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提出不结盟和非集团化原则

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15.

2021年12月11日,第六届深圳国际跨境电商贸易博览会开幕,展会以 文化跨境+品牌出海 为主题,成为后疫情时代背景下跨境贸易领域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下列对电子商务认识正确的是(  )
①打破国界,使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②信息安全存在漏洞,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③商品销售模式改革,阻碍实体工厂发展 ④突破时空障碍,实现了多样的贸易方式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二、材料阅读

16.

黄帝传说(11分)
材料一
黄帝被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黄帝传说源源流长。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皆言黄帝
孔子曰: 黄帝者……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而后克之。始垂衣裳,作为黼黻(礼服)。治民以顺天地之纪……播时百谷,尝味草木,仁厚及于鸟兽昆虫。

——《大戴礼记·五帝德》

黄帝之治天下,使民心一(使百姓保持质朴本真之心),民有其亲死不哭而民不非也。

——《庄子·大宗师篇》

神农既没,以强胜弱,以众暴寡,故黄帝作为(制定)君臣上下之义,父子兄弟之礼,夫妇妃匹之合,内行刀锯(刑罚),外用甲兵,故时变也。

——《商君书·画策》

(1)阅读材料一,比较诸子笔下黄帝形象的异同,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状况,说明异同产生的原因。(7分)
材料二
汉武帝初年,汾阴巫锦掘地获一古鼎,群臣以 太帝兴神鼎一 黄帝作宝鼎三 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 相贺。公孙卿认定武帝所获之鼎即黄帝之鼎, 视该鼎为天子 受命而帝 的天降祥瑞。武帝遂供鼎于帝廷。元封元年,汉武帝 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 。太初元年,汉武帝采纳臣僚建议,认为黄帝主土德,位居中央, 五行莫贵于土 五行莫贵于黄 ,定汉以 土德 受命, 以正月为岁首,而色上黄

——摘编自邓乐群《秦汉时期炎黄崇拜的神人转换》、张茂泽《黄帝与黄帝祭祀》等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汉武帝推崇黄帝的目的。(4分)

17.

青年使命(12分)
材料一
1922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第一次明确地提出 铲除武人政治和国际资本帝国主义的压迫 。这次大会使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实现了思想上、组织上的统一,成为纲领明确的、全国性的先进青年组织。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回望共青团历史上的重要会议》

(1)为什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提出要 铲除武人政治和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 ?结合材料一及相关史实,谈谈你的理解。(4分)
材料二

不同时期共青团的方针、任务简表

19494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完成打垮旧社会的任务,还要担任创造与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新任务,在即将灭亡的旧社会的基础上建设新社会,教育培养青年一代积极地参加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

19536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建设祖国的伟大斗争中,协助党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团员和青年,遵循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的方向,为逐步实现国家工业化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而奋斗

19575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一致通过《关于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决议》。共青团今后的方针任务是:团结和教育全国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为完成党的八大所提出的尽可能迅速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历史任务而奋斗

19818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十届三中全会

以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为中心;以争当新长征突击手争当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先锋为口号;以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带领青年为四化贡献青春、关心青年的切身利益、提高团员质量、增强团的战斗力为基本工作

(2)阅读材料二,任选两个会议,结合时代背景,比较和阐释共靑团的方针、任务是如何不断紧跟时代潮流的。(8分)

18.

文官制度(12分)
材料一
1883年美国通过了《彭德尔顿法》,确立了竞争考试、职务常任和政治中立原则。英国的竞争考试比较注重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测试,而美国竞争考试增加了 实用性 的概念,不仅仅注重以学术知识为基础的学究式的或作文格式的训练,而且把考试与即将从事的工作要求联系在一起。英国文官的录用与晋升必须严格按照一步一阶的模式进行。《彭德尔顿法》则取消了进入文官行列必须仅仅以 最低等级 为起点的前提条件,美国文官任何官阶将是一个没有任何禁律的向任何人开放的文官结构。英国录用文官,倾向于出身贵族和名门等上流社会,或来自伦敦等大都市的人士。《彭德尔顿法》则特别强调文官均匀分布与职位轮换的思想,即联邦政府的文官将以人口为基础在各个州中进行分布。

——石庆环《论美国文官制度的三项基本原则——从1883年〈彭德尔顿法〉谈起》

(1)阅读材料一,说明美国是如何借鉴与发展英国文官制度的。(6分)
材料二
1876—1879年晚清首任驻外公使曾出使郭嵩焘英法等国。他将西方政治制度等同于中国三代之制(儒家学者将夏商周时期视为中国历史上制度最完美的时期),认为 其君民上下相与考求如此,是以所用必当其才,而无敢以私意援引,此西洋各国之所以日趋强盛也。

——摘编自方莉《论郭嵩焘对西方政治制度的考察和思考》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郭嵩焘观点的看法。(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市民文学(9分)
10—12世纪,中国和欧洲都出现了市民文学。
宋代城市中日益庞大的手工业者、店员、小商贩、商人、妓寮、艺人等等,已是一股强有力的重要力量。他们在经济活动的同时,要求符合他们口味的娱乐活动。俗词、话本、戏曲、杂剧等通俗文学作品的创作蓬勃发展,展示的大多是城市市民的生活画面,描绘的也大多是市井风情、男女爱情等世俗生活。话本《碾玉观音》中,王府丫鬟秀秀和碾玉匠崔宁,几经磨难,走到一起,开了一个碾玉铺,过着自食其力、心满意足的生活。他们不期望读书做官,光宗耀祖,也不像农民广置田地,厚积家财。这种开玉铺自食其力的生活,更带有浓厚的 市民 色彩。
从10世纪开始,西方各国城市大量出现。12世纪中期,城市中市民阶层力量壮大。在与封建势力之间的矛盾斗争中,诞生了反映市民阶层思想情感与诉求的城市文学,以揭示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嘴脸为主要内容。法国长篇叙事诗《列那狐传奇》以赞美市民的机智、勇敢、敏锐,抨击封建阶级的贪婪、暴虐、愚蠢为主,很好地满足了当时人们的阅读审美需求。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阐释10—12世纪中西方市民文学发展折射的时代特征。(9分)

四、材料阅读

20.

碑刻价值(11分)
材料一
在地面立石作为永久性纪念物或标记者,多称为碑,其上镌刻文字者,称为碑刻。中国古代碑刻的内容涉及哲学、宗教、历史、地理、经济、政治、军事、艺术、教育、科学、技术、民族等许多方面,有人认为它可与中国古代 廿四史 相媲美。中国最早的碑刻为战国时代的秦石鼓及中山国守丘刻石等。《史记》曾对秦始皇刻石加以著录;汉 石经 刻以后,《后汉书》、《洛阳伽蓝记》等曾予记载;唐代先秦石鼓文出土后,记述与研究风气大盛;宋代形成了专门研究青铜器和碑刻的学问 金石学
(1)阅读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碑刻的特点。(3分)
材料二

中国古代部分碑刻简介

名称朝代

简介

石鼓文 战国

用大篆记载了周天子使臣与秦献公一起出游的情况。原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琅琊刻石

前半部用小篆记述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功绩,后半部记述李斯请求秦二世在秦始皇刻石旁刻诏书的情况。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熹平石经 东汉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典刻石。汉灵帝下令校正儒家经典著作,把儒家经典抄刻成石书,竖立于太学门前。残石分藏西安碑林博物馆等

北魏曹望造像题记北魏

    流失海外最著名刻石之一。记载北魏时期襄城将军曹望建造佛像并作发愿题记,书法精美。现藏于美国费城大学博物馆

颜氏家庙碑

    颜真卿为其父刻碑,历数颜氏家族满门忠烈上百人,德风操行, 一脉相承。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

唐蕃会盟碑

    用汉藏两种文字记述唐穆宗与吐蕃赞普结立舅甥之谊,订立友好盟约等事。立于拉萨大昭寺

青阳乡约碑

    记载明代嘉靖年间,福建泉州府晋江县的青阳乡订立乡约及实施成效等内容。现立于青阳乡石鼓庙

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

清乾隆皇帝为纪念土尔扈特部归来钦命竖立,叙述土尔扈特蒙古西迁一百多年后重返祖国并被清廷接纳的经过。现藏承德普陀宗乘之庙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任意选择三个视角,说明碑刻的历史研究价值。(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