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山东省聊城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19 浏览数:867

一、单选题

1.

兴隆洼遗址形成3万多平方米的环壕聚落,内成排的房屋百余间,中心位置的大型房屋内有人猪合葬墓,玉器成为标志身份的饰品,并出现石器集中生产的迹象。无论是平底筒形罐和晚期出现的之字纹,还是以猪崇拜为重要内容的早期宗教信仰和仪式活动,都奠定了这一地区 宗教取向 的社会发展传统。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兴隆洼文化独特的文化传统B.农业是推动文化形成的关键因素C.黄河流域开始出现原始村落D.兴隆洼遗址是穴居时代的典型

2.

西周的格伯簋铭文载,格伯用四匹马与 生交换土地,双方剖券为凭,实地勘定边界,具结交换事宜,并铸造铜器,记录约剂内容,永久保存。铭文中的上述内容有助于研究西周的(  )
①土地交换 ②契约精神 ③耕作方式 ④赋税制度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3.

与长安不同,洛阳城内的皇城和宫城都不在郭城中轴线上。宫城位于外郭城的西北部,而皇城则围绕在宫城的东、南、西三面, 洛水贯都 是洛阳城设计的点睛之笔,洛河承担了经济轴线的功能,成为洛阳城与隋唐大运河之间的纽带,使洛阳充分发挥了交通优势。这说明隋唐时期洛阳的城市布局(  )

A.突出宫城中心、皇室至上的思想B.因地制宜,重视对地形地势的应用C.体现沿街为市、沿巷作居的特点D.强调 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的理念

4.

从安史之乱到宋神宗改制之前,皇帝用使职差遣制架空部、寺、监、省之权,由观察、黜陟、转运、租庸、两税、盐铁、度支等差遣官插手庶务。这一做法(  )

A.造成了庶务管理的混乱B.反映了赋税制度的变化C.推动了保甲乡里的瓦解D.调动了地方官员积极性

5.

东汉时,司隶校尉常常劾奏三公等尊官,故为百僚所畏惮,官秩是比二千石,论官级低于中二千石的九卿。司隶校尉在朝廷中与公卿们相处的时候,有明确的规定: 司隶校尉诣台廷议,处九卿上,朝贺处九卿下,陪卿上。初除,谒大将军、三公,通谒持板揖。公议、朝贺无敬。 这一规定旨在(  )

A.限制三公九卿特权B.提高司隶校尉地位C.规范朝廷廷议礼仪D.加强对官员的监督

6.

长孙无忌是唐太宗的大舅哥,长期跟随太宗南征北战,战功卓著。贞观元年,唐太宗召长孙无忌入宫议事。长孙无忌忘记解下身上的佩刀,径直而入。在当时,臣子携带兵器入宫禁,按律当斩,太宗感到非常棘手。经群臣广议,唐太宗免去了长孙无忌与守门校尉的死罪。这一事件主要说明(  )

A.儒学渗透至族规家训中B.礼法结合是判案的一个特点C.情理成为断案主要依据D.立法执法合一是唐律的特色

7.

下图中的信息可以用来说明(  )

A.中国外贸入超的影响B.清朝税制改革的背景C.白银流入中国的原因D.清朝封建经济的繁荣

8.

某同学对下面的示意图进行分析后,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最合理的是(  )

A.货币种类的更迭周期越来越短B.宋元时纸币成为单一流通货币C.实物货币盛行与政局密切相关D.白银取代纸币是一种历史进步

9.

晚清时期,多种邮递方式并存,出现了 官办驿站既贪污腐败,又不传递商民邮件;民信局虽然活跃,但又各自为政,过于分散;各国在华 客邮 ,既侵犯中国主权,又任意走私 的局面。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建立近代邮政制度的必要性B.清政府成为列强的工具C.列强 客邮 居于优势地位D.晚清时期长途贩运发展

10.

《中国海关与贸易统计(1859—1948)》一书中提到,弄清统计数据内涵需要 进一步深入当时的历史情景中,弄清海关的职能、工作程序,因为这些统计数据无疑是与海关最初作为一种执行条约规定的手段密切相关的。因此,需要探讨海关职能范围的演变,执行这些职能的方法,及其相关记录的格式 。作者意在强调(  )

A.利用旧海关贸易统计数据应该采取审慎的态度B.研究中国近代史应该放宽视野,拓展研究主题
C.应加快旧海关史料数据库的多层次立体化建设D.探讨海关职能范围的演变是一项异常艰巨的工作

11.

振华里的家庭妇女龚老太太在家里举行家庭会议,订立了节约捐献的家庭公约: 龚老先生每天少抽五支烟,坐三轮车改坐电车;龚老太太的两个儿子本来每星期要看一次电影,决定减为每两星期看一次,把省下的钱来捐献;她自己也决定每天省500元菜钱,一直捐到朝鲜全部解放为止。 材料反映了(  )

A.一五计划赢得了群众的广泛支持B.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的爱国热情C.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时代精神D.建国初期民众政治觉悟迅速提升

12.

某一作物有两个传播途径,草原通道的传播路线是:西亚—中亚—欧亚草原诸青铜文化区—中国北方文化区—黄河中下游地区;绿洲通道的传播路线是:西亚—中亚—帕米尔高原—塔里木盆地南北两侧的绿洲—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地区。 该作物是(  )

A.番茄B.小麦C.小米D.咖啡

13.

近代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出现了巨大的 商品流 移民流 汇款流 。以丝棉贸易为主的互补型商品流通使西南地区与这一地区形成了一个丝棉贸易圈。基于地缘经济基础上的移民网络及其衍生而来的华侨汇款,则成为密切东南沿海地区与这一地区经贸联系的纽带。这主要反映了中国与东南亚地区(  )

A.经济合作发展迅速B.经济贸易联系密切C.合作机制日益完善D.产业互补特色明显

14.

中世纪晚期,英国 进步的制造商经常——尽管并不总是——远离城市,在农村无限制地发展他们的产业,同时将总部设在一些小集镇或村庄。那些地方随着工业的发展而发展,经常是以一种偶然的形式,不受约束地在庄园领主而不是自治市的庇护下发展 进步的制造商 在农村无限制地发展他们的产业 ,主要是因为农村(  )

A.商品经济繁荣B.行会制度健全C.制造产业发达D.环境相对宽松

15.

20世纪50年代,美国农业部通过实施对外粮食援助项目以缓解农产品过剩问题。到60年代以后,此类项目已转由外交部门主导,而且对越南共和国、韩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等地的援助总额大幅度提高。这些变化表明美国(  )

A.经济援助的政治色彩增强B.农产品过剩问题有所加剧C.冷战重心逐渐转向了亚洲D.力图缓解全球化失衡问题

二、材料阅读

16.

(12分)
材料一
梨树全县有21个乡(镇),304个村。从1979年开始,梨树县农村也陆续实行了联产承包、大包干等生产经营方式的试点。1983年,全面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县乡村进行了体制改革,原来的人民公社改成乡政府,生产大队改成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成村民小组。然而,计划生育、粮食征购、上缴提留等 三难 问题日益突出。1984年到1988年底,全县农民共欠缴集体提留款4602万元。县委、县政府通过调查研究、民意测验,发现多数村民要求实行民主投票选举村干部。1986年12月,结合贯彻落实中共中央(1986)22号文件,梨树县在北老壕村开展了基层政权建设试点工作,采取不划框子、不定调子、不提候选人的方式,由村民直接投票民主选举村委会干部。经过三轮预选和正式选举,结果,由乡政府任命已任职17年的村主任落选,村民们把一位有文化、懂科学、有开拓精神的小队会计推选为村主任。新的村委会干部就这样诞生了。

——摘编自《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走上坚实道路——记中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海选发端梨树县》

材料二
从城乡社区里的村(居)民议事会、村(居)民论坛、民主恳谈会、民主听证会到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合进社区,从 小院议事厅 板凳民主 ,从线下 圆桌会 到线上 议事群 ,中国人民在火热的基层生活中,摸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民主形式。

专栏 枫桥经验

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诸暨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枫桥经验。此后,枫桥经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其内涵是,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解决群众自己的事情,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摘编自国新网《中国的民主》白皮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海选 诞生的历史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反映的现象予以阐释。(8分)

三、开放性试题

17.

(12分)
材料
洪武中,定税额随物价轻重,每三十分而取其一 。永乐初, 定制:嫁娶丧祭时节礼物、自织布帛、农器食品,及买既税之物、车船运己货物、鱼蔬杂果,非市贩者,俱免税
明初,商人无仓存货,一些牙人遂趁机操纵价格。明太祖因此下令,在南京三山门等各门外 濒水为屋,名塌房,以贮商货 。商人们只要缴纳商税,便可储存其货物于塌房,这样就不会再因无存货仓库而受牙人摆布和操纵价格,方便了商人的贸易。
洪武二年,明太祖 令凡内外军民官司并不得指以和雇、和买扰害于民。如果官司缺用之物,照依时值,对物两平收买。或客商到来,中买物货,并仰随即给价 。《明会典》记载:光禄寺 供用牲口、果菜等物 洪武间,令本司买办,比与民间交易价钱每多一分
洪武初,命在京兵马指挥领市司,每三日一校勘街市度量权衡,稽牙侩物价,在外城门兵马亦令兼领市司
明人称, 盐政大体所在,主于足边便民,而中间条理,不过通商、恤灶二者而已 。明代的茶马贸易, 斟酌繁简,陕以西,川以南,置茶马司各一 上以裕国,下以通商,允为经久之良法

——摘编自何孝荣《简论明代的商业政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明朝的商业政策进行评述。(12分)

四、材料阅读

18.

(18分)
材料一
含嘉仓(如图),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国家粮仓,位于洛阳市老城北,始建于605年,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仓。经考古发掘,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仓窖口径最大的达18米,最深的达12米。2014年含嘉仓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材料二
概括来说,宋朝粮食仓储体系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军粮、官俸仓,二是备荒仓。前者包括州县仓、转般仓、京师仓、大军仓等;后者包括常平仓、义仓、广惠仓、惠民仓、丰储仓等全国性备荒仓和社仓、平籴仓、平粜仓等地方性备荒仓。宋朝国家通过仓储干预粮食市场最典型的措施是继承和发展前代的常平之法,在全国设常平仓,由政府进行粮食储备, 遇贵量减市价粜,遇贱量增市价籴 。熙丰时期推行青苗法,把常平旧法的市场购销方式改为贷款于农的借贷预购方式,同时也保留了 贱籴贵粜 的职能。这是一种比常平旧法更为积极的储备调节措施。

——均根据百度百科整理

材料三

广西四大城市(南宁、桂林、柳州、梧州)大米批发交易量统计

交易数量

时间

1950

1951

1952

交易总量

 48221800

152695200

139719700

售出量占总交易量比例

国营

125

501

702

公营

08

18

25

私营

867

481

273

购入量占总交易量比例

国营

134

126

11

公营

36

32

241

私营

83

842

649

——王春英、张艳梅《向社会主义过渡:建国初期的粮食市场与国家调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含嘉仓的史料价值。(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粮食仓储体系的突出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表内容进行合理解读。(6分)

19.

(13分)
材料一
番薯种出海外吕宋。明万历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值闽中旱饥,振龙子经纶白于巡抚金学曾令试为种时,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半。自是硗确之地遍形栽播。

——陈世元《金薯传习录》

材料二
万历庚辰,客有泛舟之安南者,公(名陈益,东莞人)偕往。比至,酋长延礼宾馆,每宴会,辄飨土产曰薯者,味甘美。公觊其种,贿于酋奴,获之。……未几伺间遁归。……壬午夏,乃抵家焉。……初,公至自安南也,以薯非等闲物,栽植花坞,冤白日,实已蕃滋,掘啖益美,念来自酋,因名 番薯 云。

——《凤冈陈氏族谱》

材料三
玉黍(玉米)……生地瓦砾山场皆可植,其嵌石砷尤耐旱,宜勤锄,不须厚粪,旱甚亦宜溉……收成至盛,工本轻,为旱种之最。

——包世臣《齐民四术》

……三十年前,从无开垦者。嗣有江苏之淮、徐民,安徽之安庆民,浙江之温、台民,来杭湖两属之各县,棚居山中,开种苞谷(玉米)……近已十开六七矣。每遇大雨,泥沙直下,近于山之良田,尽成沙地;远于山之巨浸,俱积淤泥,以致雨泽稍多,溪湖漫滋,田禾淹没,岁屡不登……他日之钱粮何出,犹其后焉者也。

——汪元方《请禁棚民开山阻水以杜后患疏》(1850)

材料四
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 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 ,玉米 种一收千,其利甚大 ,大大缓解了 民食问题 ,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 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 和番薯 备荒第一物 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 生齿日繁 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1)关于甘薯传入中国,材料一与材料二的说法有何异同?(4分)
(2)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玉米种植的两种态度及各自理由。(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