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分)
材料一
含嘉仓(如图),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国家粮仓,位于洛阳市老城北,始建于605年,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仓。经考古发掘,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仓窖口径最大的达18米,最深的达12米。2014年含嘉仓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材料二
概括来说,宋朝粮食仓储体系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军粮、官俸仓,二是备荒仓。前者包括州县仓、转般仓、京师仓、大军仓等;后者包括常平仓、义仓、广惠仓、惠民仓、丰储仓等全国性备荒仓和社仓、平籴仓、平粜仓等地方性备荒仓。宋朝国家通过仓储干预粮食市场最典型的措施是继承和发展前代的常平之法,在全国设常平仓,由政府进行粮食储备,
“遇贵量减市价粜,遇贱量增市价籴
”。熙丰时期推行青苗法,把常平旧法的市场购销方式改为贷款于农的借贷预购方式,同时也保留了
“贱籴贵粜
”的职能。这是一种比常平旧法更为积极的储备调节措施。
——均根据百度百科整理
材料三
广西四大城市(南宁、桂林、柳州、梧州)大米批发交易量统计
交易数量
时间
|
1950
|
1951
|
1952
|
交易总量(斤)
|
48221800
|
152695200
|
139719700
|
售出量占总交易量比例(%)
|
国营
|
12.5
|
50.1
|
70.2
|
公营
|
0.8
|
1.8
|
2.5
|
私营
|
86.7
|
48.1
|
27.3
|
购入量占总交易量比例(%)
|
国营
|
13.4
|
12.6
|
11
|
公营
|
3.6
|
3.2
|
24.1
|
私营
|
83
|
84.2
|
64.9
|
——王春英、张艳梅《向社会主义过渡:建国初期的粮食市场与国家调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含嘉仓的史料价值。(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粮食仓储体系的突出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表内容进行合理解读。(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