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湖南省长沙一中高三月考试卷(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2 浏览数:188

一、单选题

1.

有学者指出,周灭商后,有许多不同的族群跟随西周贵族前往东方建立了陈、宋、杞等非姬姓的诸侯国;这些族群的祖先是夏、商乃至戎或夷,在封国内始终保留着对自己祖先的祭祀。据此可知,分封制(  )

A.有利于多元一体文明的形成B.以祖先崇拜文化为政治基础C.巩固了周王室天下共主地位D.推动了家国一体观念的兴起

2.

下图是居延汉简的习字简(部分),习字者是汉代在边塞军中服役的小吏。从中可以得出的合理信息是(  )

A.简中的文字是秦朝的官方书体B.汉代书法名家技艺高超C.当时重视官吏的文书处理技能D.此时民间书信往来频繁

3.

与《史记》《汉书》相比,魏晋时期的很多史书的人物传记非常繁碎,在一卷之中,父子兄弟祖孙连续叙述,有时多达二十余人。这反映了魏晋时期(  )

A.史学体例的发展B.选官制度的变化C.人口数量的增长D.民族交融的加强

4.

公元661年,唐高宗发布敕令,针对蕃舶货物,朝廷委托岭南道将蕃舶货物先行收购,收购完毕再 任百姓交易 。这表明唐朝(  )

A.民间对外贸易有所发展B.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南移C.贡赐贸易占据主导地位D.对外贸易处于优势地位

5.

学者周振鹤说:“(元朝行省)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一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的存在……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 观察下图可知湖广行省的布局(  )

A.以山川形便为基本的原则B.增强了元朝在国防和经济上的实力C.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D.囊括了自然和人文差异很大的区域

6.

明代中叶以后,市民力量且益强大。有些城市的 市豪 能与士大夫分庭抗礼,如湖北承天府 士大夫散处四境,视州城如寄,而市豪聚城中 ,新任的地方官至, 且与宾主礼 。这类 市豪 他们往往通过各种途径,爬上了州、郡官长的宝座。在清代,也有不少富商通过 捐纳 得官,由大商人转化为官僚地主。这反映出(  )

A.明清的 市豪 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B.明清城市商业超越同时代的西欧城市
C.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革新了社会结构D.市豪 富商势力壮大不利于社会的转型

7.

1902年8月,八国联军交还天津,但是规定天津周围20里内不准中国军队驻扎。在此情形下,直隶总督袁世凯将其训练的新军数千人改编为巡警,进驻天津及周围地区,中国警察从此诞生。袁世凯采取这一措施客观上(  )

A.扭转天津混乱的治安局面B.维护国家对天津的主权C.趁机扩大北洋军阀的势力D.捍卫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8.

下图是1906—1927年英国、美国、日本、俄国在中国进口贸易额中所占比重的变化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依次是(  )

A.美国、日本、俄国、英国B.日本、美国、英国、俄国C.俄国、日本、英国、美国D.英国、俄国、美国、日本

9.

1941年5月,美国国务卿赫尔在致中国外交部长的信中表示: 希望在和平状况恢复的时候,能和中国政府以有步骤谈判和订立协定的程序,迅速地做到取消一切有特殊性质的权利。 这表明(  )

A.美国放弃在华所有的权益B.欧美认可中国政治大国地位C.世界局势朝和平方向发展D.中国抗战赢得国际社会尊重

10.

下图是现代画家吴静波在1956年创作的《竞赛》,再现了当时的农业生产场景。这幅画,反映的是(  )

A.农业合作社的集体生产B.土地承包经营后的丰收C.人民公社社员们的劳动D.生产大队里的分工协作

11.

1985年,国家科委提出取消科技经费无偿下拨的方式,改为成立风险投资公司,将科委的资金和科技企业的效益挂钩。这一改革(  )

A.揭开了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B.保障了科教兴国战略的有效实施C.体现了政府对科研投资持续加大D.反映了经济责任制影响逐渐增强

12.

《十二铜表法》确立了一个 已造横梁之诉 :偷来用于建筑房屋的梁木或用于葡萄园的架材,不得拆走,但可对盗取它们的人,提起双倍赔偿的诉讼。同时规定,修剪葡萄藤之日,即为取回架材之时。这表明古罗马(  )

A.法律形式主义特征明显B.法律规定较为细致与缜密C.打击盗窃行为力度不足D.继承了悠久的习惯法传统

13.

英国政治理论家洛克1690年发表的《政府论》一书中将统治看作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一种政治契约。但是,法国哲学家卢梭把它改变成一种社会契约而非政治契约。在他看来,契约就是人民之间的一个协议。由此可知(  )

A.卢梭完全否定了洛克的观点B.启蒙运动影响着政治家、哲学家的思想C.卢梭较之洛克更注重人民主权D.英法两国在当时是欧洲的思想中心

14.

彼得·阿克罗伊德在《伦敦传》中说: 维多利亚时代的人们很少说话,我猜测是因为他们不能浪费时间。相似地,这里没有讨价还价一说,这种设定固定价格的习惯并不是完全由竞争和自信产生的结果,它还来自节省时间的必要性。 这些现象主要缘于(  )

A.生活方式的改变B.工业革命的开展C.世界市场的形成D.国家干预的加强

15.

二战前,苏联实行宗教高压政策,大面积地破坏宗教组织。二战后苏联政府派遣俄罗斯东正教会代表团访问欧美以及中东地区的东正教会,将不少脱离莫斯科牧首区的东正教区重新纳入莫斯科牧首区的宗教管辖范围之内。这一变化反映了苏联(  )

A.积极地构建隐性战略缓冲地带B.外交政策为本国宗教政策服务C.冷战后开始重视提升其软实力D.冷战时期共产主义信仰的动摇

16.

下面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流行的一首歌曲,它用缓慢的音调述说着一个又一个支离破碎的梦,反思战争、种族歧视给世界带来的罪恶和痛苦。据此推断,与该歌曲风格最相近的(  )

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条路,才能被称为一个男人;一只白鸽子要越过多少片海洋,才能在沙滩上安眼;……一个人要抬头多少次,才能够看见天空;一个人要有多少耳朵,才能听见人们哭泣……答案在风中飘荡。

A.《拾穗者》B.《日出·印象》C.《格尔尼卡》D.《自由引导人民》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孟子认为先王因为有善心,所以才实行仁政,仁政之所以是正确的、合理的,是因为它植根于人的本性中,是合乎人性的。他总结历史经验,发现桀纣之失民,实际上是失去了民心。反之,汤、武无敌于天下,就在于 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 ,顺从了天下民心。因此认为君主之行事,必须以民意为依归,认为民意即天意,若君主不能以人民意志为意志,人民可以把君主当作仇敌,起来推翻他。孟子希望国君能 贵德而尊士 ,让 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广泛地招揽人才,达到 王天下 的目地。孟子还主张发展经济、轻徭薄赋,使人民安居乐业,同时对人民施行教化,以达到王道。

——摘编自李秋华《孟子仁政思想初探》

材料二
从唐立国到 安史之乱 爆发之前,孟子的地位和以前一样处于不著不察之列,时人或言 周孔 或言 孔颜(颜回)”,孟子则少有人提及。韩愈是最先把孟子名字升到孔子之后的人,他认为孟子是唯一得到孔子 真传 的人。对于 杨、墨行,正道废 的乱局,孟子辞而辟之,开 辟异端 之先河,因此其功甚伟。因此,韩愈认为儒家的 道统 在孔子之后,则是由孟子来承继,孟子死后,则是 不得其传焉

——摘编自王仲荦《隋唐五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述孟子 王道 政治思想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积极影响。(1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孟子地位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9分)

18.

20世纪30年代后期,中国在经济上经历了从为全国的抗日战争作准备向建立战时经济体制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1935年前后,国民政府加强了对四川、云贵等地区的主要工业资源的调查和开发,陆续将东部沿海地区的军工企业西迁,并停办、调整了一些军工企业,改善设备,统一制式,增加生产。政府还进一步整修旧公路,修筑新公路,开辟航空线。1936年通过的1937年度军费预算,在普通军费预算4.12亿元的基础上,增加了国防建设专款2.22亿元,使整个国防预算达到6.34亿元。总之,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的全国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材料二 全国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开始实行平时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从1938年起,国民政府对庞杂的经济行政机构进行大规模调整,把所有经济机构都定位于为战争服务,逐步使经济行政机构集中归行政院管辖。各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统制措施。与此同时,政府组织和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批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内迁。截止1938年底,迁到大后方的工厂达304家。这一大规模的内迁被誉为中国实业界的壮举。

——以上材料摘编自支绍曾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国民政府在经济上为抗战所作的准备。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的历史背景。(6分)
(2)据材料二,指出国民政府为抗战所采取的新的经济举措。(3分)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采取的经济举措所带来的影响。(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20世纪5060年代

20世纪70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至今

日俄战争的主要描述

对日本有好意的美国;美国的援助

美国的援助;列强间深刻的利害关系;美俄的利益对立

美国的援助;列强间深刻的利害关系;美俄的利益对立;美国对日本的警戒感、黄祸论

朝鲜战争的主要描述

韩军受到以美国为主的联合国军队的帮助与受到中国援助的北朝鲜对抗、以美军为主力的联合国军逼近中国国境,中国派义勇军援朝

以美军为主力的联合国军逼近中国国境,中国派义勇军援朝;朝鲜民族本应该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反映了美苏两阵营对抗

以美军为主力的联合国军逼近中国国境,中国派义勇军援朝;朝鲜人民的统一愿望因为美苏对立不能实现;美国作为联合国军支援韩国,中国向朝鲜派遣义勇军

上表是日本不同年代的历史教科书在介绍日俄战争与朝鲜战争时,对美国的相关描述。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日本教科书中与美国相关描述的变化。(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四、材料阅读

20.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材料
中国古代皇权与正朔、天命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因此,历代帝王对天文历法的管控都非常严格。但是,由于五代十国期间,政权交替频繁,天文历法之禁没有延续性;加上常年战乱,官方无法及时制订和颁布历法,为满足农民生产劳动对历法的需求,民间只能私修历法,而民间历法的准确度又明显不足。北宋初年吸取前代教训,进行了历法改革。宋太宗在强化天文之禁的同时,又多次向民间发出征召历算人才的诏令,主持铸造了天文观测仪器。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在皇帝的支持下,吴昭素主持编订了《乾元历》。《乾元历》的精确度较前代历法有了明显改进,皇帝亲自为《乾元历》作序,并颁行全国,是北宋初期历法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

——摘编自滕艳辉、袁学义《宋代历法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北宋初期历法改革的背景。(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初期历法改革的意义。(6分)

21.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因为俄国是英国的一个假象同盟国,若是能够首先加以毁灭,则英国所留下来的唯一靠山,就只剩下了美国一国了。而美国是否会继续支援英国,也就会发生疑问了。因此德国人决定迅速击败俄国。不列颠现在所面临的最大危险,既不是德国人的直接攻击,也不是其间接路线;但是只有一个会战,那就是美元之战,英国正面临着战略性破产,因为没有美元来购买它的粮食、军火和船只。除非它能解决这个问题,否则就只好和德国谈判了。一九四一年三月八日,美国参议院以六十票对三十一票,通过了《租借法案》。这个法案使美国可以加惠于世界上任何国家,制造和采购一切军需品,任意把一切与防御有关的物品加以出售、转让、交换和租借。这个法案使美国总统可以在地球上任何角落里参与战争,宣战或不宣战都并无区别。

——富勒《西洋世界军事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纳粹德国仓促进攻苏联的原因。(9分)
(2)根据所学,分析《租借法案》的历史作用。(6分)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汤飞凡,湖南醴陵人,中国第一代医学病毒学家,中国免疫学奠基人。1928年,汤飞凡从美国哈佛大学完成学业回到祖国,担任上海吴淞中央大学医学院教授、细菌学系主任,培养了一批生物研究人才。抗战爆发后,汤飞凡在极其简陋的防疫处,研制出中国第一支青霉素。批量生产后,挽救了许多中国和盟军抗日将士的生命。新中国成立后,汤飞凡拒绝了哈佛大学的邀请,毅然选择留在祖国,担任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他主持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生物制品制造检定规程》,从此,我国有了生物制品质量管理的统一体制。当时中国卫生条件落后,疫病流行,在其主持下,先后研制出中国的鼠疫减毒活疫苗、黄热病减毒活疫苗以及世界首支斑疹伤寒疫苗等等。1954年,汤飞凡开始全心投入分离沙眼病原体的研究。为了确认分离出沙眼的病原体,汤飞凡亲身进行了风险极大的人体实验。实验结果发表后,得到世界医学界的认可,被誉为 汤氏病毒 。1957年,著名的《科学》杂志列举当年三项最重要的生物学研究成果之一就是汤飞凡发现的沙眼病原体。

——摘编自管辉《中国疫苗之父;汤飞凡》等

(1)根据材料,概括汤飞凡对中国生物学的贡献。(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汤飞凡取得科学成就的原因。(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