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天津市河北区一模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天津市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18 浏览数:513

一、单选题

1.

2021年,天津市蓟州区太子陵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成果,证实了天津地区具有不少于10万年的人类发展历史,是华北乃至中国北方地区早期人类繁衍生息、连续交流演化的重要区域。这次考古发掘成果(  )

太子陵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细石核

A.有助于构建中华民族历史B.可以证明天津农业的起源C.能够印证同期天津史文献D.说明当地生产力水平较高

2.

《汉书·西域传》载:“(龟兹王)乐汉衣服制度,归其国,治宫室,作徼道周卫,出入传呼,撞钟鼓,如汉家仪。 上述材料表明(  )

A.中原生产方式推动西域经济发展B.中原的和亲政策推动民族交融C.西域民族仰慕并学习中原的文化D.西域民族与汉朝进行朝贡贸易

3.

自雍正时起,清政府在西南地区大规模推行 改土归流 政策,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随之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据此可知清政府 改土归流 (  )

A.预示了统治的危机B.强化了对地方的管理C.拓展了中国的疆界D.彻底消除了割据根源

4.

有学者痛陈: 当20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 这可以说明当时中国(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B.将自然完成社会转型C.资产阶级即将登上历史的舞台D.民族意识的空前高涨

5.

辛亥革命战争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反对满洲帝政之民主运动,一个是反对外力压迫之自强运动。 这一认识强调这场革命(  )

A.完成了民族独立任务B.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内涵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D.传播了民主科学的精神

6.

1917—1921年《每周评论》与《新青年》发表文章的主题统计如下。据此可得出的推论是(  )

A.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不断走向深入B.共产党人多方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C.报刊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D.马克思主义成为思想界的强大思潮

7.

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当前中国 资产阶级不能充分发展,因之无产阶级也自然不能充分发展,阶级分化不充分的全国人民,皆受制在资本帝国主义,及本国军阀之下,不能不要求经济发展而行向国民革命 。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

A.适应国情调整革命策略B.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武装斗争C.统一认识促进经济发展D.根据矛盾变化扩大阶级基础

8.

1952年2月21日,毛泽东指出: 我们应该在世界人民面前控诉美国,动员舆论反对细菌战。 紧接着,朝鲜外务相向世界发表声明,控诉美军使用细菌武器,呼吁世界人民制止美军暴行。 美军暴行 发生于(  )

新华社通讯

A.古巴导弹危机B.抗美援朝战争C.第二次柏林危机D.美国侵略越南战争

9.

1987年4月26日,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指出: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 这表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面临的根本任务是(  )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B.大力推进改革开放C.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D.纠正 的错误

10.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以 复兴号 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 神威·太湖之光 超级计算机、 蛟龙号 载人深潜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等,都显示出中国(  )

A.已经成为了制造业强国B.国际竞争的软实力持续增强C.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D.基础设施建设走在世界前列

11.

恩格斯指出: 在罗马法中,凡是中世纪后期的市民阶级还在不自觉地追求的东西, 都已经现成地存在了 。他旨在强调罗马法(  )

A.内容的丰富性B.体系完整而具有普遍适用性C.成就的超前性D.适用商品交换有持久生命力

12.

1782年,徒工出身的瓦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改进,试制出旋转运动的 复动式蒸汽机 。这表明瓦特改良蒸汽机直接得益于(  )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科学革命D.启蒙运动

13.

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大力发展中等技术教育,到1927年俄罗斯联邦就有672所中等技术学校。此外还成立工农速成班,招收未受过中等教育的工人和青年农民。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适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B.促进中等技术教育普及C.完善新经济政策D.冲破西方技术封锁

二、最佳题

14.

唐朝政府设鸿胪寺负责少数民族首领或国外使者来京朝见事宜,长安、洛阳聚集了各国的使节、商人,又设互市监、市舶司来掌管贸易。这充分说明唐朝(  )

A.重农抑商政策已遭到废弃B.适应社会发展完善治理体系C.具有繁荣开放的历史特征D.中外文明交流具有制度保障

15.

2017年,中共十九大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判断 新时代 的根本依据是(  )

A.社会主要矛盾B.党的指导思想C.党的自我革命D.党的奋斗目标

三、材料阅读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
1950年7月,美国撤销了向中国出口物品的 特种许可证 ,并操纵巴黎统筹委员会将中国列入管制范围,实施与苏联、东欧国家同等的全面禁运货物清单。12月,美国又宣布,管制中国产品进入美国。美国还联合其他西方国家全面封锁中国。
1979年7月,中美两国签署的《贸易关系协定》为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奠定了最基本的法律基础。自此,中美双方相互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到2018年,中美货物贸易成为世界上国与国之间最大规模的双边货物贸易伙伴,中方顺差3233亿美元。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美之间的经贸合作情况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美国对中国的经常账户逆差不断扩大。2013年以后,中国大力推动新的国际机构的创设,不遗余力地推动 一带一路 建设。2017年特朗普上台以来,对中国展开 301调查 ,并对中方输美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把近半个世纪蓬勃发展的中美经贸关系推到了空前的困难之中。

——摘编自宋泓《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和展望》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历程及其历史背景。(18分)
(2)综上,归纳影响国家之间经贸关系的主要因素。(2分)

17.

下面三幅图反映了非洲之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

——张芝联等《世界历史地图集》

(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欧洲殖民势力在非洲扩张的空间演进特征,并结合欧洲经济发展说明其成因。(16分)
(2)结合史实说明近代以来欧洲殖民侵略对非洲产生的影响。(4分)

四、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智慧结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中华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质,对当代中国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中华文化的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运用材料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论点明确,论述清晰,史论结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