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表1
时间
事件
1982年12月4日
经过为期4个月的全民大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现行宪法”)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表决通过
2012年12月4日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旅行3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的要求
2014年11月
全国人大决定设立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
表2
内容
1969年7月22日
尼克松发表讲话:我盼望这一时刻的到来;那时中国人民和我国人民以及全世界的所有人民可以在一起散步;在一起谈话。”
1970年2月
尼克松在其向国会提交的外交政策报告中称:“我们采取力所能及的步来改善同北京的实际上的关系;这肯定是对我们有益的;同时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1971年2月25日
尼克松在外交报告中;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称来称呼中国;使这份报告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份称中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文件
表3
种类
燕刀
燕布
三晋两周布
赵刀
圆钱
数量(枚)
34493
149
5403
455
1
表4
观点
提出及主要支持者
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带来的主要是经济上的负面影响,而对发展中国家大大有利
多为发达国家的学者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利益为发达国家所获得,发展中国家被“边缘化”的趋势不断加强
多为发展中国家的学者
二、材料阅读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金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与变迁》
——摘编自毕鸿昌《中国古今农村基层治理新探》
——摘编自李升、石长慧《构建“自立型地域社会”:近代日本的基层社会治理及对中国
——摘编自龙太江《政治妥协与西方政治发展》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三、开放性试题
——摘编自赵新乾《浅谈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