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革命与中华优秀文化】(12分)
材料一
胡适、陈独秀发动的文学革命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以白话为工具建立
“活的文学
”、
“人的文学
”,并提出
“为立国而造人
”的口号。在文学革命推动下,各地文坛纷纷创办白话文刊物。1920年,教育部颁布政令,承认白话为
“国语
”,学校采用白话文教材,北京各区政府和社会团体还办有半日学校、识字班等教育机构。这场
“阅读革命
”把民间文化思想和词汇带进贵族文学里,使传统社会的权威基础得以动摇,把以文言文为工具的精英文化改造为白话文为工具的大众文化。从1920年初开始,
“改造国民性
”、
“主体性和唤醒
”成为文学革命的新口号。
——摘编自逢增玉《对文学与人的改造与设计的思想及其历史实践》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小学语文教学经历了一段轻视和忽略文言诗文教学的时期。2001年《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2003年颁行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均规定: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21世纪,全球化带来了文化之间的冲突,一方面,为不同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文化上的趋同化现象,它将模糊原有民族文化的身份和特征。本民族的文化越有活力,越是刚健、自信,就越能自由开放地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成为世界多元文化中的一员。
——摘编自胡虹丽《坚守与创新: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学革命运动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1世纪重视文言文教学的意义。(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