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0 浏览数:433

一、单选题

1.

据统计,《荀子》一书中出现 字309次、 字170余次,有 礼义者,治之始也 法者,治之端也 隆礼重法则国有常 等说法。这表明荀子(  )

A.主张重礼轻法,注重礼义教化B.辨别礼法异同,坚持百家争鸣C.强调礼法并行,重建社会秩序D.关注时代亟需,推崇国家权威

2.

《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载: 行命书及书署 者,辄(立即)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这一记载反映出当时(  )

A.公文处理制度严格B.重视公文书写规范C.文书传送方便快捷D.法律日益苛急严酷

3.

魏孝文帝改革规定,非太祖拓跋珪之子孙,皆不得封王;已封者,王降为公、公降为侯、侯降为伯;后又进一步对王、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的俸禄作出更细致、具体的规定。这些规定重在(  )

A.促进宗族团结B.强化中央集权C.完善官俸制度D.学习汉化官制

4.

《资治通鉴》记载: 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 材料所涉税制(  )

A.以均田制为税法基础B.以人口数为征收标准C.体现量出为入的理念D.有利于消除贫富差距

5.

图1为驻藏大臣令牌。当时此令牌持有者(  )

图1

A.统领宣政院事务,主管西藏佛教和行政B.掌管都司等机构,维护汉藏间经济交流C.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选派流官治理西藏D.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6.

1883年上海《申报》在评论轮船招商局的某项企业制度时写道: 开其端,一人倡之,众人和之,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公司因之云集……一变从前狭隘之规则 。该项企业制度的实施(  )

A.冲破了西方对华贸易垄断B.催生了中国最早的股票交易机构C.引起了社会风气根本转变D.坚定了政府允许民间设厂的信心

7.

表1为科举制度废除后士人身份转换情况。据此可知;科举制的废除(  )

表1

序号

转换后的身份

通过留学成为上层知识或政治精英。

转而经商,投身实业。

融入地方政权,成为推动清末地方自治运动的重要力量。

加入会党或投身于革命军事活动。

A.适应了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B.培养了大量留学归国精英C.由革命自治运动推动而达成D.为士人提供更多发展途径

8.

1906年,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中说: 将来中华民国的宪法是要创立一种新主义,叫做 五权分立 ……这不但是各国制度上所未有,便是学说上也不多见,可谓破天荒的政体 。该设想(  )

A.得以在南京临时政府中实践B.表明孙中山试图放弃欧美政制C.体现孙中山制度创新的努力D.导致国民政府宪政的最终失败

9.

《陕甘宁边区政府施政纲领》规定: 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使各党各派及无党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 。这一规定的实施(  )

A.扩大了苏维埃共和国的政治基础B.达成了《论联合政府》中的既定目标C.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组织建设D.奠定了建立人民共和国的理论基础

10.

安徽祁门县六都村历史上经历了五次社会变迁,其中第五次社会变迁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有学者认为 与历史上任何一次变迁相比,这次变迁都是剧烈的、彻底的。 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村社行政代替了宗族管理B.土地公有代替了土地私有C.承包经营代替了集体劳动D.村民委员会代替了生产队

11.

图2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单位:元)变化示意图。其中,最高 同比增长率 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图2

A.个人所得税的征收B.城市国有企业改革C.市场经济体制改革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2.

公元九、十世纪之交,一位欧洲主教遇到了一群向他兜售东方奢侈品的威尼斯商人,他们一起讨论了该主教在罗马新买的一件主教袍子;商人们以君士坦丁堡的价格做参照,祝贺主教买到了更便宜的。当时这些威尼斯商人与东方的直接交易对象,最有可能来自(  )

A.埃及B.巴比伦C.印度D.拜占庭

13.

某法律文献 调整了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助于封建统治的稳定。 在它的影响下, 到1295年,骑士和市民出席议会得到普遍认可……那届议会因此被后世称为 模范议会 这部法律文献是(  )

A.《汉谟拉比法典》B.《英国大宪章》C.《查士丁尼法典》D.《法国民法典》

14.

文官职务常任原则 是职业文官任职终身的一种制度性安排。最初,美国大多数人是反对这一原则的;1883年《彭德尔顿法》最终保留了这一原则。文官制度建立之初,常任职业文官只占美国联邦政府官员的10%~15%,后逐渐增加到85%~90%。这些变化(  )

A.导致官僚机构的臃肿B.出于政府稳定的需要C.加剧社会阶层的固化D.冲击民主平等的原则

15.

尼克松在其回忆录中写到: 英国大使找到(美国)财政部,要求把30亿美元兑换成黄金。无论我们接受或拒绝这个要求,其后果都很危险……我决定关闭黄金窗口,让美元浮动。 这一决定(  )

A.让美元取得了等同于黄金的地位B.稳定了美国经济和国际金融秩序C.使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走向瓦解D.体现了美英外交政策的协调一致

16.

1997年5月,俄罗斯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洛夫被一台由美国国际商用机器人公司制造的名叫深蓝的 超级计算机 击败。这突出展现了计算机诸多功能中的(  )

A.人工智能B.电子商务C.信息交流D.记忆存储

二、材料阅读

17.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16分)
材料一
(1)据材料一,比较宋、明两代农业发展状况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不同点的原因。(10分)
材料二

图5 中国古代人口变化曲线图:人口数:单位:亿

西汉、唐、北宋南北方人口分布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

占全国户口比例

人口

占全国户口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40760

629%

6624296

371%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人口变化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材料一、二所反映历史信息之间的关系。(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辨析核心概念、主要概念并理解其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重要技能。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12分)
材料一

模块名称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单元名称

第一单元政治制度

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课时名称

2课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

度的演变

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

法的发展

课文子目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

模块名称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

单元名称

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课时名称

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课文子目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近代科学的兴起

启蒙运动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资本主义的扩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为核心概念,完成以下任务:(1)构建知识结构;(2)简述该结构所涉及的核心概念与主要概念之间的联系。(要求:知识结构图形简洁、逻辑清晰;概念关系阐释准确直白、明晰简洁。)(12分)

四、材料阅读

19.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12分)
材料
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其外交思维与逻辑主要可划分为革命式外交、参与式外交和引领式外交……这种历史转变不仅映射出对时代主题的研判发生着变化,也反映着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在以自身古典优秀国家间政治思想资源并伴以马克思主义国际观为指导,来对西方资本主义主导建立的国际事务话语机制进行着有益改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在独立自主前提下,在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的基础上同世界所有国家开展正常外交这一原则始终未变。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段时间内的革命式外交到十八大以来新时代的引领式外交……始终以维护国家利益、捍卫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以及构建稳定有序的和谐世界为目的与宗旨。

——摘编自李博一《百年变局下的中国外交话语:转型与重构》

(1)据材料,概括新中国外交 不变 的内容。(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总结革命式外交、参与式外交和引领式外交的重大历史贡献。(6分)

20.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12分)
材料
新的城市综合体里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工厂、铁路和贫民窟……工厂成了新的城市有机体的核心……供水设施和最简单的政府办公机构都是城市所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上一代没有建造的话,这些设施和机构则是事后才考虑的,建的很迟。功利主义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但把美术和宗教看作装饰品,把行政管理也看作装饰品(可有可无)。在争夺财富的早期,根本没有警察、医疗、教育以及水和食品的检查。工厂通常要求坐落在最好的位置……在滨水地区。因为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供给蒸汽锅炉、制造必要的化学溶液和染料……把河流改造成污水阴沟是新经济特有的功绩和技艺……每一个 先进 的城市社会,它的居民被迫为制造商的自私和方便付出代价。

——摘编自【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

(1)据材料,概括当时城市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6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材料所述的城市问题提供解决之道。(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