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江苏省高三年级高考考前模拟试题(二)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0 浏览数:345

一、单选题

1.

表1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各家对 的解释。

表1

解释

《孟子·尽心上》

敬长,义也

《庄子·人间世》

臣之事君,义也

《墨子·天志下》

义者,正也……然而正者,无自下正上者,必自上正下

《商君书·画策》

所谓义者,为人臣忠,为人子孝,少长有礼,男女有别

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

A.儒家道德观念已被普遍接受B.各家社会责任意识普遍提高C.法家理念渗透到各家思想中D.知识阶层注重追求有序社会

2.

汉武帝时张汤出任御史大夫后, 每次上朝奏事,谈论国家财用情况﹐一直谈到傍晚,天子也忘记了吃饭。丞相空占相位,天下事情都取决于张汤 。这表明(  )

A.御史大夫的职权有所扩大B.监察机构已兼有行政职能C.丞相的行政权力被严重削弱D.内朝官员政务决策权增强

3.

宋人庄季裕的《鸡肋编》记载: 建炎之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绍兴初,麦一斛至万二千钱,农获其利,倍于种稻……于是竞种春稼(春小麦),极目不减淮北。 这说明,江南地区(  )

A.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B.农业种植结构因移民而改变C.农业经济已经完全超越北方D.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已改变

4.

明太祖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发布的《教民榜文》规定: 今出令昭示天下﹐民间户婚、田土、斗殴相争,一切小事,须要经由本里老人(年龄在50岁以上且有德行和见识的人)、里甲断决。若系奸盗诈伪、人命重事,方许赴官陈告。 这一规定(  )

A.提高了国家的基层治理能力B.意在减轻县级政府诉讼负担C.不利于化解乡村的社会矛盾D.建立了完善的乡村管理体系

5.

清代乾隆年间的《生意世事初阶》将商贾之理财视为居家之急务,并与为官出仕、 出而裕国 相提并论;《贸易须知》更是希望学习者 研求温习,玩味熟思 ,并把 异日有成,出人头地 的希望寄托于经商之上。据此可知当时(  )

A.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B.工商皆本观念开始出现C.新商业伦理逐渐构建D.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冲击

6.

1841年,道光帝在革了琦善职务的上谕中说:“(琦善)被人(指英军)恐吓,奏报粤省情形,妄称地利无要可扼,军械无利可恃,兵力不固,民情不坚,摘举数端危言要挟,更不知是何肺腑!如此辜恩误国,实属丧尽天良。 这表明(  )

A.清军战败是因为大臣谎报了军情B.中英两国关系日益趋向紧张C.道光帝为维护天朝体面寻找借口D.中国在远东的主导地位丧失

7.

据统计,近代进口商品中,钢铁进口占比在1871—1893年,基本上保持在1%上下,1885年以前, 事实上没有机器进口 ;1871年至1893年间,消费资料占91%以上,生产资料只占8.1%到8.4%。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的中国(  )

A.重工业发展未起步B.外贸入超情况得到改善C.民族工业发展缓慢D.自然经济处于从属地位

8.

1921年,《新青年》刊登的《社会主义与中国》一文指出: 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都是拿产业发达的国家底(的)材料做根据的;所以他有些话,不能适用于产业幼稚的国家。 这一观点,在当时(  )

A.旨在反对宣传马克思主义B.助长了非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引发了问题与主义的争论D.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9.

美国记者贝尔登在《中国震撼世界》中写道,中共彻底扭转了华北地区在抗战初期的败退局面,这里呈现出一番新气象——八路军和民兵牢牢控制了华北农村,他们成功控制了除城市以外全部农村。这表明,当时华北地区(  )

A.已经成为抗战的主要战场B.中共掌握了抗战的主动权C.广泛建立了民族统一战线D.开始了对日军的全面反攻

10.

下图为1956年吴凡创作的《布谷鸟叫了》。该作品反映出当时我国(  )

A.农村生产方式发生一定变化B.妇女基本实现经济独立C.农村走上人民公社化的道路D.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热潮

11.

1956年下半年至1957年上半年,我国文坛打破了以往以战争为主题或以歌颂为主调的文学创作模式,出现了一批内容活泼、形式多样、关注人性的新作品。此时期文学创作模式的转变(  )

A.推动了 双百 方针的提出B.适应了国家文化建设需要C.促进了文学领域 大跃进 D.加速了 倾思想的泛滥

12.

1978年上半年,我国出现了第一次出国考察高潮。重要的考察团有以林乎加为团长的中国赴日代表团;以李一氓为团长,于光远、乔石为副团长的访问南斯拉夫的中共中央代表团。这些代表团出国考察旨在(  )

A.解释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B.完全消除中欧之间的矛盾分歧C.学习外国经济建设的经验D.打破美国孤立中国的外交僵局

13.

从15世纪中期开始,意大利城市上层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热衷于建造豪华的私人宫邸、别墅和花园。与此同时,他们对各种奢侈品——艺术品、书籍和来自东方的商品产生浓厚的消费热情。这一变化(  )

A.受到了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B.反映了拜金主义已占据主流C.直接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兴起D.丰富了广大市民的社会生活

14.

在西欧早期殖民扩张中,荷兰皇家发给商人特许状而组织的一系列特许公司,拥有勘察、组建军队、宣战媾和、开发资源、任命殖民地官员等特权,英、法也仿效荷兰建立特许公司的殖民方式,英国建立了49个特许公司,法国至少建立了75个特许公司,它们相继建立起海外殖民帝国。据此可知,这些特许公司(  )

A.是隶属于皇家的纯商业公司B.促进了殖民地的社会经济发展C.成为西欧殖民扩张的国家工具D.密切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

15.

1956年,苏联《文学报》对西方某文化现象有如下评论: 为什么它对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世界艺术的影响在一切国家势不可挡呢……他们继承了生活真实的路线……他们自己认为自己是血统纯正的现实主义者,并且实际上也是现实主义者,因为他们描绘了自己时代的迸涌如泉的沸腾的生活。 苏联艺术家所评论的西方艺术流派(  )

A.希望修补理性王国的不足B.深入揭露现实社会的黑暗C.用光色变化抒发自我感受D.充满了对现代文明的悲观

16.

有学者指出,如果以往世界政治基本上是大国强国的游戏,那么现在则是所有国家及非国家行为体都参与的全人类的游戏。该观点客观上反映了,当今世界(  )

A.国际秩序日益走向混乱B.大国强权意识普遍衰退C.政治多极化格局已形成D.全球治理主体已多元化

二、材料阅读

17.

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
材料一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十分集中地概括了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力追不舍的社会政治目标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方向。……当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第一首民国国歌的时候,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已由革命派的意向变成了中华民族的 共同意向。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1924年国民党的改组对孙中山重振声威大有帮助,可以统一所有的革命力量在 孙中山的领导之下。国民党重视并开展民众运动,也是在改组之后出现的新现象。这一 时期,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时趋高涨,各界民众反帝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越踊跃。 民众运动的开展,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

——摘编自朱英《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运动》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中 旧邦新造 反映了革命派怎样的意向?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革命党人是如何 揖美追欧 的?(5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为改组国民党而采取的举措。据材料二,归纳国民党改组带来的积极作用。(5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论孙中山的革命活动。(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19491978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全党保持了良好精神状态,全社会形成了良好社会风气,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初步解决了几亿人的吃饭穿衣问题。

197820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先后超过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出口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成为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继英国、美国、日本、德国之后的世界工厂,并于2010年跨入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左右

——摘编自曲青山著《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从材料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13分)(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19.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分)
材料
1895年10月,陈宝箴就任湖南巡抚,随即在当地设立矿务总局,开始兴办矿务。他还与地方绅士合作开办了几家近代工厂。翰林院编修江标任湖南学政后,改革长沙校经书院,以新学教导学生。1897年4月,江标创办《湘学报》,主要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法律、文化及自然科学知识。1897年下半年,具有民权思想的黄遵宪出仕湖南,推荐梁启超到湖南讲学。稍后湘籍人士谭嗣同也回到家乡。一时之间,维新人士云集湖南。
1897年10月,时务学堂创立,开启全省新式学堂创办之风。1898年1月,带有救亡性质的南学会成立。同年3月,谭嗣同、唐才常集资的《湘报》创立,内中多有宣传维新变法、民权之说。当时湖南还设立了课吏馆、保卫局、武备学堂,维新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摘编自王栻《维新运动》

(1)据材料概括湖南维新运动中所采取的措施。(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湖南维新运动兴盛的原因。(6分)

20.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圣学高 深,崇儒重道。几暇格物,豁贯天人,尤为古今所未觏。而久道化成,风移俗易,天下和乐,克致太平。

——《清史稿·圣祖本纪》

材料二
300年前,我国曾经有过惨痛的历史教训,康熙对当时的工业化萌芽不感兴趣。150年后,在新的海上航路使世界地域一体化的进程中,1840年西方的工业经济 的产物——坚船利炮打垮了中国小农经济的大刀长矛。

——《21世纪社会的新趋势——知识经济》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康熙帝使国家达到 寰宇一统 的措施。(6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康熙帝 对当时的工业化萌芽不感兴趣 的原因。(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