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834年
生于以“农桑为业”的家庭
19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
出洋谋生,经营纱绸,获利颇丰,却未尝废农桑之心,在考察外国机器之学时受到启发,拟回国仿制,改变家乡手工缫丝的落后状况。
1873年
在家乡南海简村创办继昌隆缫丝厂。
1881年
缫丝厂被政府下令关闭,后被迫将工厂迁到澳门(几年后迁回)。
20世纪初
广东全省机器缫丝厂达数百家,有女工十几万人。
阶层
地 主
富 农
中 农
贫雇农
人均土地(单位:亩)
3.43
4.72
5.48
4.88
人均产量(单位:石)
0.968
1.142
1.286
1.38
二、材料阅读
表2 中国古代粮食供求关系一览表(节选)
项目 时期
宋辽金元
明
清
统计年代(年)
1100
1600
1800
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
7.2
10.5
12.8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
92
85
81
粮食亩产量(市斤)
140—180
255—270
300—330
全国人口(万人)
约12000
约20000
约30000
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
950
790
670
——据吴宾、党晓虹《论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据周立《美国的粮食政治与粮食武器》等
——据国务院《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
三、开放性试题
四、材料阅读
——摘编自漆侠主编《中国改革史》
——摘编自马翠琴《论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历程、动因、现状、制约》
——据汪信砚《“理论界的鲁迅”李达》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