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与国际秩序】(13分)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新中国的宣传实际上分为两个不同的部分:一个是以新中国为宣传对象的对华宣传,对象是中国大陆居民,总体宣传思路和政策以推销中美
“友谊
”为主;另一个是关于新中国的涉华宣传,对象是大陆以外的世界舆论,尤其是港澳台华侨和中国周边国家,总体宣传思路是以反华、反共为主。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于美国的宣传很难直接渗透进中国大陆,加之朝鲜战争后新中国国际声誉的迅速提高,美方评估新中国对东南亚华人、周边国家乃至第三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因而对华宣传策略发生了很大变化:直接以中国大陆为对象的对华宣传规模在缩减,重点转变成以中国大陆以外的世界舆论为对象的涉华宣传,其规模远超同时期的对华宣传。
——摘编自翟韬《美国对新中国宣传政策的演变(1949—1969)》
材料二
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政府发表《中美建交联合公报》,宣布于1979年1月1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同时美国政府宣布与台湾断交、终止美台
“共同防御条约
”、从台湾撤出美国军队。然而,1979年4月,卡特签署《与台湾关系法》,并提出要向台湾提供
“防御性武器
”,使之
“保持抵御会危及台湾人民的安全或社会、经济制度的任何诉诸武力的行为或其他强制形式的能力
”,这公然违背了一个中国的原则。中国政府立即向美国政府递交了抗议照会,强烈抨击《与台湾关系法》对中美关系发展带来的伤害。20世纪80年代后,中美两国领导人多次互访,两国交往向各层次、各领域拓展。
——摘编自杨洁勉《中美外交互动模式的演变:经验、教训和前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新中国宣传策略的总体特征,并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对新中国宣传策略发生变化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应对中美关系的策略,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意义。(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