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2022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北京市 试卷年份:2022年 题数:20 浏览数:381

一、单选题

1.

下图为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布局图。城市中心为宫殿区和祭祀区,周围为居住及手工作坊区;城外分布着殷商遗民和周代贵族陵寝,部分商人和周人陵寝葬制相近。这说明(  )
①城市规划遵循严格的礼制 ②突破了 工商食官 格局
③城市主要功能为经济功能 ④周族和殷商遗民逐渐融合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2.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齐律》将统治者认为最严重的罪名,集中置于律首,称 重罪十条 。这些罪名包括反逆、反叛、降敌等罪过,也包括不敬、不孝、不义等行为。这一规定(  )

A.反映了法家赏罚分明、以法治国的思想B.体现了中华法系入礼于刑的立法特点C.标志着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最终完成D.首创了律例合编的国家法典编纂体例

3.

《新唐书·地理志》记载了一种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 。这一制度(  )
①反映了民族政权并立下的时代需求 ②削弱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统治力度
③促进了边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 ④体现了统治者因俗而治的治理理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北宋初期,福建地区矿冶业迅速发展,颇具规模,有银场二十七,铁场二十,铜、铝场各二十八处,占全国首位,产量亦颇可观。下列对北宋福建矿冶业迅速发展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
①南方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金属工具 ②海外贸易兴盛扩大商品和货币需求
③放弃重农抑商政策刺激了矿冶发展 ④私营冶铸业超越官营冶铸技术水平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5.

金世宗在治理国事时常以汉文帝等明君为楷模,他重视翻译中原地区历史著作,主张 大抵史书载事贵实,不必浮辞谄谀也。 金世宗(  )
①致力传播女真文化 ②深受汉族文化影响
③客观评说古代君王 ④鼓励史家秉笔直书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6.

下图为清末洋务派兴办的福州船政局的组织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福州船政局引进了西方工厂制度 ②管理制度落后严重阻碍企业发展
③福州船政局是资本主义性质企业 ④基本达成 自强、求富 的目标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7.

19世纪中后期,大批华工被贩卖至澳大利亚墨尔本开采金矿,金矿开采完毕后,由于遭受歧视,很多穷苦的华工只能蜗居在唐人街里,以种菜、做家具、做厨师等方式来谋生,那些巧夺天工的中式家具以及中式餐馆里的可口饭菜,成功地吸引了外国人的眼球。这些华工(  )
①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②提升了中国的国际政治地位
③融入了当地的主流文化 ④保留和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8.

土地革命期间,苏维埃政权组织了声势浩大的选举运动,吸引工农群众参加城乡代表会议和地方苏维埃政府工作,还没收土豪劣绅的土地,分配给贫苦农民,对于老弱残废以及孤寡无依的人,实行社会救济。这些措施(  )
①有利于巩固红色政权 ②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积累了民主政治经验 ④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性质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9.

下列关于当代中国外交的表述,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史实

结论

A

新中国确立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肃清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和影响

B

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为进一步开展亚非各国合作创造了条件

C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布局形成

D

倡议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巩固和发展周边关系成为中国外交首要任务

10.

195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规定在城市设立街道办事处和群众自治性居民委员会,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扩大了居委会的职能,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及非营利性公益组织也相继出现。这说明(  )

A.社会救济和优抚制度不断进步B.公务员录用和管理逐步完善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日益发展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日渐成熟

11.

关于社会主义运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空想社会主义者找到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力量与正确途径B.《资本论》宣告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的伟大使命
C.巴黎公社起义标志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D.第一国际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新阶段

1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 超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开始注入新的内容,有了新的方向 。以下史实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

A.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B.卡斯特罗领导古巴成立社会主义国家
C.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发动了民族大起义D.印度国大党支持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3.

1919年,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参加了巴黎和会条约审议工作,但因对《凡尔赛和约》苛刻惩罚德国极为不满而愤然离去,他认为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由一群残忍的胜利者做出的最邪恶的事情,实属自我毁灭行为。这说明凯恩斯(  )
①根本目的是维护德国利益 ②看到了《凡尔赛和约》的严重问题
③维护了欧洲的和平与发展 ④具有追求公平正义的个人优良品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4.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国家出现了 品格教育 复兴的现象。各国纷纷强调以社会、国家责任取代自由主义,强调积极进取精神,以传统文化价值观取代个人主义。这些做法(  )
①有利于解决福利政策造成的弊端 ②发挥了国家进行社会教化的职能
③说明资本主义制度弊端开始暴露 ④体现向社会主义国家学习的特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

下图是一位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制作的时间轴,该时间轴的主题为(  )

A.经济全球化B.政治多极化C.社会信息化D.文化多元化

二、材料阅读

16.

郑和下西洋(10分)
材料一
《明史·郑和传》记载了郑和下西洋的事迹: 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送)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
材料二
1936年,在云南玉溪县郑和十七世孙郑绍明家里发现了《郑和家谱》,记载了郑和出使事迹: 和才负经伟,文通孔孟,特选皇廷 敕奉差诸官员共二万七千四百一十一员,又拨宝船六十三丈,大船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中船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所至诸国名:占城国、爪哇国、暹罗国……”; 于诸番国并海外,公干教化诸番王等无不祗顺(恭敬)”; 又乃称和公之德而扬和公之行,可谓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者矣
(1)阅读材料,比较两则史料关于郑和下西洋记载的异同。(6分)
(2)结合史料类型,说明上述两则史料的价值。(4分)

三、开放性试题

17.

《申报》(13分)
以下为民国初年《申报》部分刊文统计表:

时间

标题

内容摘录

191211

《新祝词》

我四万万同胞如新婴儿新出母胎,从今日起,为新国民

1913322

《宋教仁被刺纪详》

叠接友人密函,谓宋君前在南京时即有人潜随其后,希图行刺,请其谨慎自卫

191358

《杭垣近来之恐慌》

浙省自谣言七省独立二次革命大起,人心惶恐

1914131

《祭天祀孔》

有谓祭天祀孔可以化人俗,我则不信

191541

《官厅对于排斥日货之劝止》

墙上所贴同胞、爱国、抵制日货之通启及种种传单,触目皆是

1915517

《签押》

苟引以为耻者,则必人人奋起谋所以洗此耻二十一条

1916229

《今竞何如》

今者帝制论当烟消而火灭矣

1916916

赠送《新青年》样本,函索即寄

主任者独秀先生之主张:提倡旧伦理道德之讨论,介绍西洋近代文艺,输入适于我国之新思潮

191956

北京电

各校学5千人入使馆界执旗书:誓死争青岛及讨伐卖国贼曹陆章字样

阅读材料,围绕民国初年社会的整体或某一方面,自拟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13分)
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四、材料阅读

18.

央视春晚(15分)
材料一

中央电视台部分春节联欢晚会主题统计表

年份

晚会主题

年份

晚会主题

1983

团结、欢乐、希望

1994

团聚、自尊、奋进、期盼

1986

团结、奋进、活泼、欢快

1997

团结、自豪、奋斗

1990

团结、和谐、欢快

2000

满怀豪情跨世纪,龙腾报春庆振兴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春节晚会的流行歌曲节目中,《在希望的田野上》唱出了农村改革给人们带来的希望;《大海啊,故乡》抒发人们对故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太阳岛上》的歌词 幸福的生活靠劳动创造,幸福的花儿靠汗水浇,朋友们献出你智慧和力量,明天会更美好 反映了老百姓面对新生活的到来,内心充满希望和热情;港台歌手张明敏《我的中国心》中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唱出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依恋之情。
20世纪90年代,《我想有个家》唱出了市场经济大潮中在外打拼的青年人渴望亲情、温暖的内心倾诉;《春天的故事》热情歌颂了邓小平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及其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公元1997》反映了香港回归,祖国统一的盛况,1999年国人又把这种亲情和乡音浓缩在一首《七子之歌》中。
新世纪以来中国与世界日益联系在一起,2002年春晚的《与世界联网》将中国的泰山、黄河与日本的富士山、欧洲的多瑙河融合在一起;2003年的《爱在天地间》歌颂了 非典 时期医务人员大无畏的奉献精神;2014年的《天耀中华》赞颂了中华民族 风雨压不垮,苦难中开花 的大爱。

——摘编自邓紫芯等《从央视春晚流行音乐节目看时代的变迁》

(1)阅读材料一,说明联欢晚会主题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4分)
(2)阅读材料二,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央视春晚流行歌曲反映的时代变迁进行历史解释。(11分)

五、开放性试题

19.

理解与思考(8分)
下列为徐蓝教授主编的《世界近现代史》第三章的目录(节选)

冷战的起源

雅尔塔体系与冷战

战后美、苏国家大战略的对立

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美、苏、英在东欧、中欧和中近东的

对抗与冲突

美苏冷战政策相继出台

冷战的爆发

冷战的高潮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冷战的演变与世界其他力量中心的成长

东西方关系的变化与冷战高潮

中美关系的紧张与松动

西方阵营的分化

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

第三世界的崛起

世界多极化趋势和两极格局的瓦解

冷战态势的演变

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

中国对外政策的新发展

发展中国家与新的国际关系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冷战的终结

(1)阅读材料,为《世界近现代史》第三章的目录(节选)拟定一个标题。(2分)
(2)依据《世界近现代史》第三章的目录(节选),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组思考题。(6分)
要求:设计3~6个思考题;多角度、多层次涵盖该部分材料的主要内容;体现创新性和思考深度。

六、材料阅读

20.

商业思想(9分)
19世纪,西方自由主义运动盛行。自由主义者认为国民财富就是工农业生产的商品的总和,要增加国民财富就必须发展工业,重视商业贸易,他们极力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主张自由贸易、自由生产、自由经营。
19世纪中后期,中国重商派人士从各个方面论证商业的重要性。他们指出中外通商意味着一个新时代——商业社会的到来,商业应受到应有的重视,并驳斥持重本抑末教条的人为 迂拘之士 ,是害民之 虎狼 。他们把商业流通尤其是对外贸易当作财富的源泉,他们认为, 若英,若美,若法,若俄,若德,若英属之印度,无不以通商致富 ,主张中国与西方各国通商,积极进行 商战 (发展民族工商业,与西方列强进行商业竞争),挽回利权。

——摘编自王鑫踽《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历史演进》、刘旭蕊《西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演进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刘甲鹏《近代中西重商思想及其比较》等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阐释19世纪商业思想发展所折射出的中西方时代特征。(9分)

Baidu
map